唐朝的诗人都非常大胆,经常借用诗句讽刺皇上,这种事李白肯定不陌生,他写的《阳春歌》明着是歌颂唐玄宗的功德,实际上借用赵飞燕的典故讽刺唐玄宗沉迷于杨贵妃的美色,迟早会像汉朝皇帝一样断送掉自己的国家。 李白为人放浪不羁,敢于写得罪唐玄宗在很多人意料之中,让人想不到的是,杜甫这么低调的一个人在关键时刻也写了一首诗得罪唐玄宗,接下来我们就来看杜甫写了哪首诗得罪唐玄宗,又是哪两句成为了千古名句。
边塞诗大家都不陌生,这是描写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唐朝高适、岑参都是这个流派的代表诗人,杜甫一介文人,我们似乎很难将他与边塞诗联系在一起,但他也写过边塞诗,今天要说的《前出塞九首·其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公元751年,吐蕃控制青海一带,唐玄宗实行开边政策,派胡人哥舒翰攻打吐蕃。吐蕃全部军事力量都集中在石堡城,通往石堡城的路只有一条,周围全都是城墙或者悬崖峭壁,如果哥舒翰强攻,他们很可能还没靠近石堡城就掉下悬崖,或者是被躲在石堡城城墙里面人的杀掉。
唐玄宗为帮助哥舒翰拿下石堡城,将西北所有可以调用的6万大军都给了他,尽管石堡城易守难攻,但哥舒翰全军上下都誓死要占领石堡城,全都不要命地冲向石堡城,将石堡城里的吐蕃人杀到只剩下区区400人。 经此一战,唐军吐蕃都损失惨重,但唐军消灭了吐蕃主力,收复青海,掌控住河西走廊,哥舒翰因立下战功被唐玄宗大大重用,打赢胜仗的人都非常高兴,只有杜甫愁眉苦脸。
杜甫不是一个好战的人,写了《春望》、《兵车行》等反战诗,他看到唐朝长期开疆拓土,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感到痛惜,就写了《前出塞九首·其六》,这首诗全文只有40个字,第三、四句已经成为千古名句,很多人都在战争剧里听过,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射敌人就要射敌人的马,要抓敌人就要抓敌人的首领。 诗句后四句才是杜甫真正想说的,他想告诉唐玄宗杀人要有个限度,立国总要有个限度,如果有人来侵犯,只要把侵犯的首领抓住就行了,又何必造成更多生灵涂炭?
唐朝是一个在战乱中越来越强大的国家,289年历史对外发动的战争有130多起,还有200起内战,唐玄宗执政期间,唐朝大规模对外宣战,如此好战的一个人怎么会听得进杜甫的劝告,杜甫这么做无疑是鸡蛋硬要往石头上撞,但是杜甫为了天下百姓苍生着想,宁愿得罪唐玄宗也要写诗反对他打仗。 杜甫是751年写的《前出塞九首·其六》,4年之后“安史之乱”就爆发了,叛军冲入长安城,唐玄宗早就带着杨贵妃逃跑了,留下一城的无辜百姓惨遭叛军屠杀,杜甫心中更加幽怨,他1400多首诗有大部分都是这时候作的,诗的风格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
756年,唐玄宗儿子唐肃宗被推上皇位,杜甫赶去唐肃宗登基的灵武,结果在路上被叛军抓到带去长安,不过还好他因为官位太小并没有被囚禁,杜甫被放出来后想起了家人,于是写下经典名句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第二年,杜甫终于来到灵武,希望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但他因为帮宰相房琯说情被唐肃宗贬到华州,之后一直没被重用。763年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只是写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喜悦之情,却没有离开四川回长安,7年之后他就在忧国忧民中死去。
杜甫如果早生几年,跟李白一个时代,他还能过上几年好日子,可以边游山玩水边作诗,可偏偏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使自己一生政治理想都没有实现,在怨恨中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