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种蔬菜叫什么名字呢?”一位皇帝满脸坏意地问道。
眼前的蔬菜叫胡瓜,但是皇帝曾禁止过说话、写字带着“胡”字。
于是这位大臣只好给这种蔬菜重新起了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则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是今天的哪种蔬菜呢?
问出这个问题的皇帝是后赵的建立者石勒。提起这个人来,想必许多人会想到他将自己的儿子全部杀了。
石勒虽然说将自己的儿子全部杀了,不过他这个人也是有不少优点的,他成为皇帝的那段经历可以说是一段传奇故事。
石勒那时候据说来自匈奴旗下的一个部落,他父亲当时还是一个小首领。
这么来看的话,其实石勒那时候一点也不穷,最起码能吃饱饭。
只是非常可惜,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石勒人生中的巨大转折点就来了。
石勒小时候家乡闹了饥荒,一时间就算是那些有钱人家都吃不起饭了。
这么多胡人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向富饶的中原地区慢慢靠近了,也就是当时的西晋王朝。
中原地区虽然也被饥荒波及到了,不过情况要比塞外强多了。
为了吃到一口饱饭,塞外胡人只能向中原人低下了头。
那时候中原人大部分都是汉人,胡人和汉人的关系可以说是世仇。西周时期所建立的烽火台就是为了提防塞外胡人。
看着这么多胡人聚集了起来,许多汉人便有了一个想法。
给这些胡人一口饭吃也不是不行,前提是得让他们充当免费的劳动力,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人剥削的奴隶。
每收集完一批奴隶后,这些汉人就会找个囚车将他们拉到市场上卖了。石勒那时候就是奴隶中的一员,后来他被拉出去卖了。
后来有一位牧场主买了石勒等奴隶,平时没事的时候就让他们种地。
那时候石勒他们经常会听到喊杀声,慢慢地,石勒就和其他胡人讨论起了时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牧场主发现石勒这个人非常特殊,于是大格局的他便将石勒给放了。
虽然说被主人给放了,但石勒并没有感激他。因为在他心中,已经慢慢有了胡人和汉人两种不同的概念。
来到中原地区后,石勒才慢慢知道了自己就是汉人口中粗暴贪婪的胡人。
石勒那时候还不算太坏,所以他并不太认同胡人粗暴贪婪的特性。
此外,中原地区的样貌、风俗、生活环境等让石勒眼前一亮,同时他也非常疑惑:“为什么汉人占据着如此宝贵的地方,而他们胡人就要在塞外饱受风沙侵蚀?”
所以慢慢地,石勒逐渐出现了自卑心理,汉人在他心里始终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恢复自由身后,石勒很快招来了十八位骑着马的好兄弟,这十八骑便是他刚刚创业时的家产。
然后石勒以此为基础,逐渐发展壮大。就连面对西晋王朝时,都能和他们掰一掰手腕了。
要说这石勒也是一位能力非常不错的胡人,他的成功之路可以说是一帆风顺。虽然也给别人打过工,不过最后人家还是自己当上了老板。
这么一说,石勒非常像是一个现代爽文小说男主角。
在现实中,好像也有不少爽文男主角,许多人也是在网络上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评价”,说他们是有贵人相助。
但是大家仔细想一想,一般什么样的人才会得到贵人相助?
如果是一个平平无奇且又不努力的人,会有人帮助他吗?
对于那些贵人来说,帮别人就意味着投资。如果你没有什么突出优点让人家眼前一亮,人家又怎会平白无故帮你?
所以不要总是说什么成功人都是靠别人帮上去的,最主要的还得是靠自己努力,这样总有一天也会有贵人帮助你的。
石勒成功建立了后赵,不出意外,他是第一任皇帝。
虽然说已经成功当上了皇帝,但从石勒内心来说,他还是有自卑心理的,比如他非常不愿意听到别人说“胡人”这两个字,于是石勒在自己的国家特地颁布了一条禁令。
这个禁令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不论平常说话还是写字,里面都不能带有“胡”这个字。
此禁令一出,别说平民百姓们不知为何了,就连那些官员们都摸不透皇帝的想法。他们游牧民族当时就是简称胡人,这有什么不妥吗?
这就跟汉族人民自称汉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石勒对此没有进行太多解释,反正就是不能带有“胡”字,否则就会被斩首示众。
这条禁令对于那些老百姓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影响,受此影响最大的就是朝廷中的官员们。
大家平时都说“胡”说习惯了,这猛然一改着实有点难。平时说漏嘴也就算了,有一位官员在向皇帝石勒汇报工作时居然说漏嘴了。
众所周知,地方官员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京向皇帝汇报情况,那天襄郡太守衣衫褴褛地来到了朝堂上。
大家上朝都是穿得整整齐齐,所以这个太守显得太不合群了。
于是石勒就问他:“你怎么穿成这个样子上朝来了?是俸禄不够买不起干净衣服吗?”
这话可问到太守的心坎里了,于是他赶紧向皇帝开启了诉苦模式。
“我们那个地方的胡人实在是太难管理了,一个个桀骜不驯、嚣张跋扈,就连我这个太守都不放在眼里。”
“我之所以穿成这样来上朝,都怪那些野蛮的胡人们,他们抢我的钱财和粮食也就算了,就连我身上穿的衣服都抢走了。”
“最后没有办法,我只能在城中捡了几件破衣服穿着上来了。”
让太守没想到的是,自己光顾着诉苦了,早就忘了石勒曾经颁布过的禁令。于是石勒不仅没有同情他,还怒吼道:“大胆!你竟敢在朝堂上公然忤逆我!”
听到皇帝这么说,太守终于醒悟了过来。自己只顾着诉苦,无形中居然忘了说话不能带“胡”字。
于是他赶紧给了自己几个耳光子清醒了一下,接着赶紧向皇帝磕头请罪。
石勒见状也是哈哈大笑,接着他就饶了这个太守。
石勒非常清楚,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太守他并不是故意那么说的,他完全是沉浸在悲苦经历中无法自拔了,所以“胡”字是不经意说出的。
这太守也是的,他不仅说了“胡”字,还说了他们多么野蛮,难道他就没有考虑过同样是胡人的石勒的感受?
所以平时说话一定得注意啊!即便是再慌张,也要考虑清楚每一句话再说。
不过这个太守也是命大,那时候的石勒勉强算是一位仁君,他知道太守并不是故意的,所以这次就免了他的罪。
不过石勒这个人还是有点坏的,这次虽然免了太守死罪,但马上他就给太守安排了一道新题目。
下朝后,石勒对太守说:“你去洗洗澡换一身衣服,费用由国家承担,收拾得干干净净后来赴宴。”
到皇帝家吃饭,这是何等的荣誉。
太守见状非常开心,于是他赶紧回去收拾了。
正当君臣两人吃得正开心时,一宫女端过来了一盘胡瓜。
不就是一盘菜嘛,太守也没有放到心上,随后石勒问他:“你说这种菜叫什么名字呢?”
这个问题可把太守给吓坏了,毕竟这种蔬菜的名字带有“胡”。要是他再说一遍的话,估计真的该去见阎王了。
看着不知所措的太守,石勒也是一脸坏笑。
据说胡瓜这种蔬菜甘甜可口,后来是从西域传进来的,中原人民吃了都说好,所以胡瓜那时候在中原非常受欢迎。
当然了,胡瓜到现在依旧受欢迎,说出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大家就明白了。
看着眼前的胡瓜,太守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终于他想出了应对之策。
太守对石勒说道:“金樽甘露,玉盘黄瓜。”意思就是说,这是黄瓜。
看到这里大家就应该明白了,我们现在吃的黄瓜之前叫胡瓜。因为这是当时胡人境内特有的一种瓜,所以之前叫胡瓜。
想必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困惑:“黄瓜摘下来后明明是绿色的,为何却叫黄瓜呢?”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儿时的我们,父母和爷爷奶奶同样不知如何回答。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我们之所以不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不是没有听说过这段君臣故事,而是没有见过黄瓜完全成熟后的样子。
在我们现代看来,黄瓜软了蔫了就是老了,其实它变黄了才是真正老了。
黄瓜完全成熟后就会变成黄色,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个常识,所以太守才给黄瓜起了这个名字。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那时候的老百姓吃的都是完全成熟后的黄瓜,而不是如今我们吃的绿色黄瓜。
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黄瓜这个名字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即便是现代和古时候吃的样子不一样了,这个名字依旧是保留了下来,这也是为何不叫它绿瓜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