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有冒充皇帝的,冒充皇后的,冒充太子的,咄咄怪事怎么回事?
创始人
2024-10-31 02:54:50
0

弘光帝

说起明朝迷案,大多数人都知道泰昌帝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但这三案对明朝政局影响较小,是外敌威胁甚小的情况下的内斗。而明朝更出名的则是弘光南渡三案,这三案是明朝末世下的党争,在不顾北地沦陷情况下,明朝官僚仍在内斗。

一、泰昌三大案和东林

明朝疑案众多,最著名的则是泰昌三大案,严格来说,三大案发生在泰昌登基前后,但泰昌帝朱常洛在位仅29天,所以将三案笼统地称为泰昌三大案。即万历末年的“疯子”张差堂而皇之地进入太子东宫,拿棍棒打击太子朱常洛的梃击案;朱常洛吃了李可灼进献的红丸,旋即暴毙的红丸案;朱常洛死后,其宠妃李选侍、魏忠贤占据乾清宫揽政,并控制皇长子朱由校,其后朱由校被群臣救出,居住太子宫,在群臣的压力下,李选侍最后离开乾清宫,此事件过程复杂,疑点颇多,故称移宫案。

明代朝廷

泰昌三案涉及宫内斗争、皇位继承、文官党争、阉党清流,但负责三案调查和给其定性的多为东林党,所以今天许多人认为在三案调查中,东林党同伐异,甚至更激进的人认为三案为东林党炮制,当然这种说法完全不成立。无论如何,从以后的历史上看,东林扶植的天启帝反而对东林展现了巨大的离心倾向,大肆提拔阉党,所以泰昌三案可以看作是东林“作品”。

二、弘光朝的开局

泰昌三案以后,东林掌握了舆论,主宰朝廷。东林塑造出的贤王朱由检登基,在东林的鼓动下,1629年,崇祯帝做“逆案”,将依附于魏忠贤的阉党分为六级,处罚从处死到罢职不等,彻底消灭了北京的阉党势力。而1644年弘光帝为阉党马士英扶植,马士英和好友阮大铖对东林展开了血腥报复。南京东林和阉党开始了新一轮党争,双方厮杀进入白热化,所以弘光帝登基后第一句话就是“诸臣无肯为我用者”。双方白热化斗争的产物就是南渡三案,即大悲案、童妃案、伪太子案。此三案几乎就是泰昌三案的翻版,是官员依门户朋党展开的斗争。三案影响了弘光帝的合法地位,致使湖北军阀左良玉有了造反借口,使得南方人心涣散,最终导致南京破城的悲剧。可以说弘光三案是弘光灭亡的直接原因。

崇祯

三、大悲案

大悲案相当简单,但因为涉及党争,所以变得复杂起来。1644年11月,弘光帝已经登基,是月,有僧人大悲夜晚叩响了南京洪武门,自称崇祯皇帝,旋即被兵马司逮捕。兵部尚书、掌管京营的张国维说:“此等妄男子,但当速毙之,一经穷究,国体不无少损。”要求立刻处死他。但是很快,南京市坊就流传出大悲是真崇祯、张国维想要杖杀君父的谣言。张国维无奈之下,只得将大悲送交三法司。但在三法司的审讯中,大悲竟然改口,说自己是齐王系宗室,获封齐王,后改封定王,与潞王朱常淓相识。在三法司刑讯下,他又改口说自己只是和尚,而潞王好僧道,常布施,自己受其人品感召,认为潞王“应为天子,欲弘光让位”,随后又牵扯出礼部尚书“水太凉”钱谦益、户部左侍郎申绍芳为谋主。钱谦益、申绍芳马上上书自辩。负责审讯的官员赵之龙等人建议从速结案,以免波折。

明代和尚

阉党核心成员、著名剧作家阮大铖则密谋将“大悲案”扩大化,趁机将支持潞王的东林党全部网罗进去。在阉党的策划下,大悲案被塑造成了一个旨在颠覆弘光政权的造反案件。随后阮大铖发挥其专业特长,造出“十八罗汉”“五十三参”“七十二菩萨”等绰号,冠在东林人士头上,想将东林党、复社全部株连殆尽。

而弘光帝朱由崧不愿大杀四方,遂发出上谕,将大悲定性为“诈伪”,斩首于西市。主政的马士英也不愿分裂南京人心,也不同意阮大铖的株连计划。就这样,大悲案才从形式上结案。但大悲案将明朝官僚对皇帝人选的分歧公开化,朱由崧究竟有没有资格继承皇位这一争论,直到弘光灭亡才停止。

今人认为,大悲肯定不是崇祯,他就是一个想趁明朝南渡之机谋取私利的混混,一如西晋南渡之时产生了晋元帝姓牛的谣言、北宋南渡之时出现了假公主案。但阉党却想利用这个简单的案件株连东林,由此引发党争,因此事件变得复杂。

阮大铖

四、童妃案

早在弘光登基后,就有河南人童氏称自己是朱由崧世子时的妃子,南明河南巡抚陈潜夫曾奏报此事,弘光不予理睬。至1645年3月,童氏再次找到河南巡抚越其杰,宣称自己是皇妃,河南巡抚只得派刘良佐将其送到南京,并指示刘良佐暗中试探真伪。刘良佐派妻子刺探情报,按照刘良佐妻子所说,童氏自称17岁入宫,册封为曹内监,生一子,名叫金哥,今在宁家庄。刘良佐夫妻信任了她,对她礼遇有加,童氏由此跋扈,大摆皇后架子,闹出了不少笑话。

到南京后,弘光帝不见她,甚至称其为妖妇,让锦衣卫严刑审问。狱中,童氏仍说某月日入宫,某月日洛阳城破,自己如何逃脱等细节,并哀求见弘光一面,但弘光仍然置之不理。童氏最后饿死于狱中。

锦衣卫监狱

弘光帝过激的反应,引发时人浮想联翩,甚至连扶植弘光的马士英都怀疑不可能有人愚蠢到冒充弘光的妻子吧,童氏大概率就是弘光的糟糠之妻。所以当时大部分官员都劝弘光见她一面,慎重辨认,但弘光坚持不见。由此市坊又传出弘光流亡途中和童氏相恋,但太后嫌弃其出身而棒打鸳鸯的故事。

童妃案给弘光的人品造成了巨大的恶劣影响。在古人观念中,好人一定是好皇帝,人品卑劣者一定不能信任,现在弘光帝连糟糠之妻都不要了,人品极差,这种人当皇帝,百姓能有好日子过吗,所以童妃案严重打击了弘光帝的政治威信,给南方抗清事业带来极坏的影响。而利用童妃案煽风点火的,则被认为是反对朱由崧的东林党,是东林对阉党的反击。

四、伪太子案

和童妃案时间极度接近,给弘光帝正统性再行削弱的是伪太子案。

1644年12月,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的仆从在南下途中遇到一个少年,其内衣绣有龙纹,自称崇祯太子,仆从大惊,将其送到南京。1645年2月,高梦箕上奏此事,弘光旋即让昔日的东宫太监李继周、杨进朝辨认。但在太子身份确定之前,太子的消息已经在江南传开,江南人心备受鼓舞。弘光帝大怒,立刻处死了和这位“太子”有接触的太监。此举有些不打自招的嫌疑,辨认“太子”的进程由此得到了东林、士子、诸军阀的关心。但随着教过太子读书的大学士王铎出面辨认,这个“太子”马上承认自己是假的,只是想和仆从骗钱。而扬州督师的史可法也通过出使北京的左懋第了解到,真正的皇太子已经殉国,那位南京“太子”必然是冒牌货。

马士英

虽然伪太子身份坐实,但舆情汹汹,历代愚民都是如此,他们只愿相信自己以为的真相,借此反政府、反国家,“众论益籍籍, 谓士英等朋奸,导王灭绝伦理”。伪太子案直接涉及了弘光帝的合法性,湖北军阀左良玉趁机干预政事,上书“保全太子”,并激烈批评马士英擅权,以清君侧为借口,自武昌举兵造反。马士英仓促调集江北四镇南下,致使江淮空虚,清军长驱直入南京,弘光政权由此灭亡。

文史君说

弘光三案,作为政治案件,每案背后必然牵扯党争。而野史更是利用三案大胆推测,弘光帝不是福王朱由崧!比如黄宗羲就说马士英为了拥立之功,找人假冒朱由崧。万斯同则说福王系在洛阳已经死绝,在童妃是真的前提下,推断出福王为假,所以他不敢认。这些风闻都有一个共同影响,就是削弱了弘光帝的合法性,分裂了南方人心。明朝党争真是贻害无穷啊,历史给人的教训永远都是最深刻的。

参考文献

计六奇:《明季南略》,中华书局,1984年。

苏德荣:《潞王朱常淓杭州监国考及其降清问题评价》,《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古代骗术界的八大门派:“蜂麻燕... 从古至今,骗术就一直存在,而且在古代的时候,这些骗术还有专门的一些门派,而这些门派也都做着一些见不得...
什么运动对心脏最健康?研究发现... 站着、坐着、走路、爬楼梯、跑步、睡觉……这大概是不少人一天中的所有行为。这些行为会对心脏健康产生什么...
《侦察兵》里搜索队长王德彪,一...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电影业刚刚开始发展。中国电影人秉承初心,在一幕幕黑白电影作品中,尽己所能,做到最...
我是刑警:击毙张克寒谁功劳最大... 《我是刑警》张克寒案已经告一段落了,现在的剧情已经开启了新的案件了,但围绕着张克寒案的讨论声还没有停...
《六姊妹》直到发现母亲遗嘱,何... 随着十余日的更新,由央视扶持的现实主义家庭情感大剧《六姊妹》,已经播出到了近半的剧情,除了作为主角的...
赵丹的前妻黄宗英:一生结4次婚...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19...
“珠影四朵金花”之左翎:父亲患...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20...
1993年,刘晓庆采访李讷,李... 1993年,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年份。这一年香港回归的钟声尚未敲响,互联网的浪潮还在孕育,中国大地正经...
《大奉打更人》第一军神魏渊:与... 在《》的剧情中,魏渊的前尘往事浮出水面,这位被打更人崇拜的偶像,听到名字就肃然起敬的人物,原来过往是...
江湖情义12:打沈鸿宝,加代不... 沈鸿宝说:“哥们,我跟段老大关系好。段老大都说话了,跟段老三都说了,让我拿赔偿,这个事拉倒了。你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