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何龙袍这个帝王专属服饰会有黑、黄、红三种主色?其背后的波澜壮阔历史是什么?
龙袍,作为中国古代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服饰,其演变历程与中国历史的起伏变迁息息相关。从秦始皇创立帝制,身着黑色龙袍,到隋唐定黄、汉Tang定红,再到历代沿用,龙袍的颜色变迁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秦始皇创立黑色龙袍而被历代帝王敬畏避让
公元前221年,嬴政消灭六国,在咸阳建立大秦帝国,自称“皇帝”。此时的他志得意满,对自己的伟大功业深信不疑。于是他独创“皇帝”之称号,明确标志出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还独创“朕”一词作为皇帝的自称,沿用两千多年。
为彰显皇权的独特性,嬴政穿上黑色龙袍接受百官朝拜。黑色龙袍从此成为秦朝皇权的标志。之所以选择黑色,一方面是秦国传统颜色,一方面黑色庄重简洁,符合秦人崇尚战斗的性格。
202年前,汉王刘邦进入咸阳,接手秦朝河山社稷。当年目睹秦始皇巡游的景象深深震撼了他,发誓要走上帝王之路。如今终于实现。为缅怀秦始皇开国功勋,他沿用黑色龙袍。然而好景不长,汉文帝即位后,考虑到射德细微变化及对国运的影响,改为红色龙袍。
此后两千年间,再无任何一位帝王使用黑色龙袍。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尊崇秦始皇这位开天辟地的成功者。作为第一个皇帝,他奠定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的基本制度,功绩举世公认,无人能及。
因此历代君主对他都心存敬畏——包括那些篡位夺权的武人,也不得不对秦制表示赞叹。正因见证秦朝辉煌,也更让人惋惜它的短暂。所以无人敢触犯黑色这个禁忌,淡出历史长河。
隋文帝决定龙袍定为黄色而成为历代沿用
南北朝战乱之后,杨坚统一南北,建立隋朝。此时的他久经沙场,见证过太多宫廷权谋。所以非常重视加强中央集权,稳定常规。其中最明显的举措之一,就是制定黄色为皇权龙袍的专属颜色。
杨坚这样做主要基于两个考虑:第一,黄色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早在三皇五帝时代,黄帝就以黄为姓氏颜色。《诗经》中也有“维黄”的美誉。作为汉族共同血脉传承的图腾,黄色寓意神圣不可侵犯。第二,从五行学说看,黄色属土,理应承继上一朝的火德。这符合中国古代典籍中所强调的“生生不息”思想。
因此,杨坚下令在龙袍上绣有5对9条龙,分别置于前胸、后背、两肩、双膝等关键位置。5和9分别代表“五德终始”和“九五之尊”两个吉祥数字,以彰显君临天下的合法性。这也成为后世君主龙袍的标准配置格式。
为确保质量,龙袍必须使用上等的辑里湖丝料制作。这种丝质柔软轻盈而颜色鲜艳,经久不衰,色泽温润,与黄色最为般配。同时明令规定,黄色专为皇室专用,百官和黔首不得擅自使用,以示对皇权的崇高敬意。任何人僭越违令者,一律论罪论刑。
杨坚运筹帷幄之中,自然考量万千。他期望通过这些举措,使隋朝的皇权神圣化并世袭化,以巩固集权统治。事实证明,齐王朝确实在制度层面保持住短暂元气。后世历代君主看在眼里,沿袭使用,这也成为中国朝代更替的一大典制。
汉文帝根据五行相生定义红色龙袍而被历朝沿用
杨坚的外甥杨广登基后,改国号为“唐”。本可以任意更改龙袍颜色,但他并未这样做。因为伯父定下的黄色龙袍已经成为皇权神圣性的符号,接受度极高,毋庸置疑。于是唐朝仍旧使用黄色龙袍,一直延续下来。
相对而言,西汉文帝改黑为红的举措则更有讲究。他继位之初,曾短暂使用黑色龙袍以示对先祖刘邦的尊崇。但是很快便意识到,这与汉朝火德气运不符。于是重新考量后,果断下旨将龙袍更换为红色。
这一决定实际上植根于中国古代典籍文化之中。根据《周易》“乾卦”注解:“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五行学说将这个“五”解释为五行相生的重要支撑,必须世代相承才能长治久安。而汉朝作为秦朝的接班人,自然应承前朝水德而生出火德。所以文帝选择红色(火德)来生产黑色(水德),正符合这个逻辑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西汉与东汉在这件事上的态度并不相同。东汉的皇室倾向简素朴拙,对等级礼制不那么讲究。他们使用的龙袍以紫红色为主,只在节庆大典时才临时新增装饰。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西晋灭亡。
直到东晋南渡之后,司马睿重整南朝体制,才恢复汉代“九五之尊”的典制。这也为隋文帝定下黄色龙袍打下基础。所谓“古为今用”,历史并非单线倒退,而是螺旋循环往复。这一点,从龙袍色彩的演变中也可见一斑。
结语:龙袍演变折射中国非线性历史
历史并非简单重复,它更有智慧。这一点,正如龙袍色彩变迁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秦始皇定下黑色龙袍,成就帝王符号,却也因短视被历代敬而远之。杨坚聪明顺应潮流,但又有自己的坚持,所以黄色龙袍被沿用千年。而汉文帝不囿于前人,敢于变通,所以红色龙袍演绎五行文化的独特视角。
种种迹象表明,龙袍的演变演化,正折射中国历史的非线性循环往复。它们互文互释,使这段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异常立体丰富和生动活泼。站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当以史为鉴,汲取历史智慧,开创古为今用、创新变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