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4个官职级别不高,权力却很大,就连大臣督抚也得忌惮三分
创始人
2024-10-31 04:42:07
0

       前言
       在清朝,皇帝的地位无疑是至高无上的,他手握着绝对的权力,统治着这个帝国。然而,在这个看似皇权凌驾于一切的体制中,却也存在着一些制衡的力量。它们似乎权力很小,但实则能够对皇权形成强大的约束。它们,就是清朝几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小官职。
       在清朝,为什么会存在几个权力很大的小官职?它们又是如何能够制约皇权,让身居高位的臣僚也要忌惮三分的呢?且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故事背后的秘密。


       特殊时期产生的特殊职位——学政
       学政之设置,与清初的特殊国情有很大的关系。明亡之后,满清入主中原,要面对一个完全不同于满洲的社会环境。如何顺利地完成这一过渡,使新政权得以巩固,这对满清统治者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于是,清廷便采取了一系列不同于明朝的制度安排。学政,就是这样一个制度安排产物。
       学政职位设置的目的,一是要巩固统治,二是为科举培养人才。顺治年间,满洲入主中原后,汉族士大夫抗拒满清的情绪很强。为化解汉族士人的疑虑,清廷设置学政一职,用以安抚人心。


       这些学政多选择两个族并重的官员来担任,以示满汉一视同仁。同时,清廷也意识到,科举是培养人才、铸就忠心的重要途径。如果科举制度不健全,皇帝的臣子也就难以培养。设置学政,正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科举,培养忠心之才。
       然而,这一仅设置于地方的小官职,在后世许多大臣心中却成了一根梗——它很小,但权力十分大。为何学政的权力这么大?这与它的职责分不开。


       监督大员的“小官”
       乾隆年间,清廷规定学政不仅负责本地区教育发展,还需监督各地政务。与此同时,它还获得了一项至高无上的权力——向皇帝密折的权力。只要学政认为某地督抚做法有误,它就能径自向皇帝告状。这样一来,身为地方长官的督抚就要时刻提防,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这学政“小官”举报了。
       这样的权力安排,主要是皇帝为防止地方势力过于膨胀所设。倘若督抚过于得势,未来说不定会威胁中央朝廷。但有了学政这一监督,督抚就得老老实实地听从皇命,不敢造次。
       当然,对于当地督抚来说,学政无疑是他们最头疼的痛。这么一个五品小官,竟然能随时揭他们的老底——这要是被皇帝记恨上,他们的官运就可以告别了。正因如此,这些督抚才会对区区五品的学政忌惮三分,生怕惹恼了它。


       驳回圣旨的独特体系——六科给事中
       六科给事中这个职位,最初是在明朝中期设立的。它的主要职责,是监察百官,以及向皇帝进谏。与其他谏官不同的是,六科给事中拥有一项独特的权力——驳回圣旨的权力,这就是所谓的“封驳权”。只要它们认为皇帝的某道圣旨有问题,就能够将其驳回重写。这无疑是在明朝所罕见的“制约皇权”举措。
       到了清朝后,这一传统并未完全打破。尽管六科给事中的权力较明代有所削弱,但它监察百官的权力仍然存在。它能够监察六部中的种种失误,并随时向皇帝告状。一旦它认定某大臣有过失,那这位大臣就别想安稳地官居一官半职了。


       借助六科给事中之眼,皇帝能一览朝政得失,从而对百官加以处置。所以,尽管这种监察方式似乎在影响皇权,但对皇帝而言,它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决定生死大事的郎中——刑部秋审处郎中
       在清朝刑部系统中,有这样一个机构:秋审处。它负责审理全国重大刑事案件,并最终定夺案件的轻重。可以说,秋审处郎中手中握有生杀大权。它定案后的结果,往往决定了犯人的生死存亡。
       面对这样权责非凡的职位,皇帝自然选择了最优秀的人选。这些秋审处郎中大多是深谙法律、办案丰富的才俊。与之相比,刑部尚书常常只是被空降至此,对法律知识了解有限。这就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小官管大官”局面。


       在很多案件审理中,刑部尚书往往要求秋审处郎中的意见,然后据此做出决断。毕竟,法律知识决定着案件定性的准确性。没有法律功底,刑部尚书也只能跟着这些法学专家的鼻子走了。
       这样的权力安排也大大提高了秋审处郎中的地位。很多秋审处郎中后来都成为了侍郎、尚书这样的刑部高官。而它强大的影响力,也让身居高位的刑部官员不得不对它抱有敬畏之心。


       弹劾三品大员的掌权者——十五道掌印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这个官职,最初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监察百官,防止朝政腐败。它有权随时弹劾包括三品大员在内的各级官吏,这可以说是它最核心的权力。而十五道掌印监察御史,正是负责监察十五个省份政务的监察御史。
       这些监察御史弹劾上官的事迹,在明清时期已是家喻户晓。有传言说,若一名监察御史任期内没能弹劾掉一两个大员,那它的同僚们就会认为它“工作不力”,收了好处。这固然有些夸张,但也道出了监察御史“以下犯上”的主要工作内容。在它们眼中,弹劾权力远远高于自身的官品。


       然而,这么强大的权力从何而来?实际上,它们大搞特搞的背后,往往有皇帝的支持。皇帝会在幕后指使它们弹劾自己想斩除的大员,一旦它们的弹劾奏折呈上,皇帝就有了合法的理由将这些大员给废黜了。
       这样一来,监察御史也就成为了皇权制衡朝臣、巩固皇权的利器。正因有了皇帝这面盾牌,这些五品小官才有恃无恐地指点各级官员。


       结语
       通过上文的讲述,我们可以看到,清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下,的确也存在一些特殊设计的制衡皇权措施。这些制衡措施主要体现在几个特殊官职的设置上。尽管这些官职级别不高,但它们有效地约束和监督着地方长官的作为。与此同时,这些官职的存在也更好地服务于皇权的运行。因为有了它们督察百官、替皇帝排忧解难,皇帝对朝政的掌控也愈加牢固。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清朝视为皇权至上的典型。在它细密的权力经络中,这些制衡因素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使整个政治生态得以平衡运转。正是基于这种平衡性,这部巨大的帝国机器才能持续高效运转两百余年之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6年了,赖文峰仍忘不了杨钰莹... 1996年底,正值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为了一个男人,杨钰莹突然宣布退出歌坛,而这个男人就是赖文峰。可没...
他是江西历史上唯一的皇帝,出自... 在中国历史上,建朝定都的北方城市占据主要的大头,南方几乎没有像县这样的千年古都。但是你不知道,在江西...
小米 Watch S3 智能手... 作为一名运动手表评测博主,我一直对小米 Watch S3 智能手表充满了好奇。毕竟,小米作为一家以性...
古代骗术界的八大门派:“蜂麻燕... 从古至今,骗术就一直存在,而且在古代的时候,这些骗术还有专门的一些门派,而这些门派也都做着一些见不得...
肺结节普遍率80%?专家解读:...   中国肺结节人群超1.3亿且越来越年轻。据最新数据统计,我国肺结节高危人群已达1.5亿,每年新诊出...
看大明,太监组成的司礼监,凭什... 明朝的司礼监,一个由太监组成的机构,自其成立之日起便与文臣主导的内阁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双元权力结构。它...
九重紫:庆王到底多爱万皇后?母... 《九重紫》中逆党口中的“上位”并不是庆王,而是万皇后,不是庆王相当皇帝,而是万皇后想做女皇帝,这两者...
清明上河图密码:她让宋朝美人有... 《清明上河图密码》正在热播中。该剧中角色众多,好多位中年实力派演员同台飙戏,比如张颂文、周一围、、是...
她身为皇后,却因长得太美被太子... 相信很多女子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但是如果你生在古代,拥有绝世的美貌,却不一定能够给你带...
非人哉:精卫身为鸟儿却爱吃石头... 在《非人哉》漫画中,精卫的午餐非常特别,她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根据漫画里展现出的内容来看,精卫的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