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富可敌国的宦官,为什么皇帝一声令下被凌迟?
创始人
2024-10-31 07:25:36
0

明朝的政治体制使得帝国的权力天平偏向了内朝(宦官集团),外朝(文官集团)成了摆设。而如果皇帝懈怠政务,那么皇权就会落到宦官手里,宦官专权时,整个文官集团并没有人能够站出来反抗阉党。于是,宦官们开始把持朝政,破坏纲纪且无所顾忌。

一、大背景①: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定下一个基调:皇权独尊,压制官僚集团。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他很勤快,但他的朱家子孙可不勤于政务,况且丞相已经被废了。 那怎么办? 有办法,明成祖朱棣后期,朱棣开始给予宦官们权力,之后宦官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而皇帝和朝臣逐渐被边缘化,大明的运作就慢慢转移到宦官手里。 ②:第二代宦官之王刘瑾的眼泪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瑾每退朝对属言,辄泣下。为什么有时权倾朝野的刘瑾公公会有在心腹面前痛哭? 刘瑾回答说:“如今天下人的怨恨都集中在我身上,我真不知自己将来会落得怎样的下场!” 可见,刘瑾还是能够预见自己未来惨淡的命运。 二、北京老宦官的逆袭之路 刘瑾本姓谭,出生于景泰元年(1451年),五六岁的时候,被一个刘姓太监收为养子带进宫,开始了在深宫里任人驱使的宦官生涯。 刘瑾虽然没啥文化,也没有过硬的背景,但他还是靠着个人努力混迹于宦官圈子,还成了大太监李广的心腹,随后他由权宦李广引荐,转到东宫侍候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 后来李广事败被杀,刘瑾也差点丢掉了性命。

因为明武宗年龄尚小,玩心较大,无心朝政。以马永成为首的八个太监(刘瑾也在其中)被称为“八虎”。他们抓住小皇帝的弱点,成天用鹰犬、歌舞、角觝等玩物引诱十五岁的小皇帝,想方设法满足小皇帝喜欢逸乐的癖好,由此博得皇帝的宠信。 以“八虎”为首的阉党们搅得皇宫鸡飞狗跳,不得安宁。而皇权也逐渐转移到太监手下,这一点引起朝中大臣的反感和不安,皇宫表面看似毫无波澜,实则暗流涌动。 三、两股势力的较量

正德元年(1506年)冬天,一场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间的生死对决无可避免地爆发了。朝中官员联合起来想要一举铲除“八虎”,以清君侧。这次事件是刘瑾命运的重要转折点。此时的文官集团,外有司礼监太监王岳支持,内有李东阳、韩文等政坛老手把持局面。 文臣的带头大哥是户部尚书韩文,他率先发难,发动五府六部各衙门官员联名上疏劝谏明武宗。在这次反“八虎”行动中,内阁、六部九卿等各级权力机构的官员更是达成了空前绝后的共识。 为什么文官集团这次如此团结? 说到底还是宦官集团触犯了文官集团的利益,如果宦官们继续把持朝政,皇权就进一步落到太监们的手中,文官们将在权力中心被边缘化,文官的梦想是什么?修身治国平天下呀!如果皇帝不听朝中大臣的话,那么他们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揭露“八虎”罪行的奏折不断地送到皇帝手里,皇帝也很懵(毕竟年龄小经历事少),而“八虎”的反应是什么呢? 瑾等亦廉知王岳密奏事,八人者遂夜趋上前,环跪哭,以头抢地。 都吓坏了,惊恐万分之余,赶忙商讨应对之策。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已经尝到权力甜头的“八虎”岂能坐以待毙,他们公推“巧佞狠戾,敢于作恶”的刘瑾作为他们的代表,去争夺司礼监这个实权职位。 刘瑾又在皇上面前痛哭,哭诉自己的委屈,而刘瑾是皇帝幼年的玩伴,身边的红人。结果来了个大反转:

“倒虎派”太监王岳被杀,刘瑾接任司礼监太监,继而李东阳、韩文等朝廷重臣为了避风头相继罢官。结果:文官朝臣们原指望能够联手将“八虎”踢出中央朝廷,结果却成全了这帮宦官。他们以闪电般的速度夺取了宫中实权,刘瑾更是坐上了宦官的头把交椅。 四、第二个宦官时代的到来 刘瑾当上了太监头目后为了更好地把持朝政,他更是让皇帝沉迷玩乐,无所作为,他和皇帝一同玩耍时,然后又在皇帝玩兴正浓时递上一沓奏章让他批阅,搞得小皇帝极为不爽,冲着刘瑾吼道:“朕要你干什么用?怎么老是拿这些东西来烦朕?” 刘瑾就“不情愿”地获得了权力,成了皇权代言人,他上台后做了令人深恶痛绝的两件事:清算余党、贪污腐败。 刘瑾将大学士谢迁,郎中李梦阳,主事王守仁等53位朝臣列为“奸党”,清理出中央权力机构。此后他更加为所欲为,以致后来又民谣嘲讽他:京城俩皇帝,一个朱皇帝(明武宗),一个刘皇帝(刘瑾)。

那么问题来了,明武宗果真不知道刘瑾的胆大妄为吗?如果皇帝真的很懦弱无能,刘瑾架空皇权、把持朝政是分分钟的事儿,但事实是当初小皇帝重用刘瑾的宦官集团时,是为了制衡文官集团。 而现在刘瑾已经把文官集团打的落花流水,这已经达到了皇帝的目的,那为什么皇帝还要留下他呢? 五、处理政务、贪污受贿

因为刘瑾也在处理朝政,为皇帝分忧。①:拒绝心腹的儿子充当状元,让他儿子靠真才实学,保住了科举制度的清廉 ②:制定补充法律条文,执法甚严,打击贪污之风,打倒了许多贪官污吏,控制住了官官相护的局面。 ③:赋税改革,降低农民负担。 刘瑾降低地方赋税,特别是受灾害严重的赋税被极大的降低。史料记:”三月,甲辰,振浙江饥又停本年杂款银六万两以宽民力。 在《亚洲华尔街日报》评出的50个世界级“千年最富”排行榜上,大太监刘瑾赫然在列。 报纸是这样介绍的:“刘瑾是中国明朝一个宫廷太监,他滥用职权,聚积了巨大的财富,最后因叛逆罪而被处死。” 《亚洲华尔街日报》所给出的数字,也是最大的数字,即黄金1205.78万两,白银2.59亿两。 要知道,当时明朝每年财政收入是白银200万两,他一人财富相当于大明150年的收入总和还多。

这里面有多少民脂民膏啊!刘瑾只为他一人欲望服务,而置大明社稷于不顾。六、宦官之王的覆灭记 正德五年(1510年)春,甘肃的安化王朱寘鐇以刘瑾乱政为名,举兵造反。 朝廷派御史杨一清和监军张永去剿灭叛军,平叛任务结束后,明武宗设宴犒赏张永等人。 这次宴席上,张永献上朱寘鐇讨伐刘瑾的檄文,并揭露了刘瑾所犯下的十七宗罪。 在听完张永的汇报之后,皇帝只说了一句话:“刘瑾负我。”

第二天就派人包围了刘瑾的府邸,经核查,刘瑾除了众多金山银山外,还有伪玺、玉带等禁物。在刘瑾的手扇里,还搜出了两把匕首。皇帝听了龙颜大怒,他不曾想到心腹太监竟然会密谋造反,皇帝可以容忍他的贪污腐败,可密谋造反是绝对不允许的,由此,皇帝下令将刘瑾凌迟处死。 据说割了刘瑾三千多刀才凉凉,百姓们争着花一文钱买他的一片肉,以此来祭奠被刘瑾害死的亲人。 总结:刘瑾就算再精明再阴险,只要皇帝不让他插手政务,他就只是个太监。可当皇帝懈怠政务时,便给了他可乘之机,但皇帝玩够了,一声令下,他就暴毙街头。

究其原因,在封建社会,皇权的至高无上性和排他性使得皇权代理人可以兴风作浪一时,而皇帝想得到自己的权力时,则是易如反掌。普天之下,皆为皇帝之家所有,阶级的落后性也预示着封建社会的灭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古代骗术界的八大门派:“蜂麻燕... 从古至今,骗术就一直存在,而且在古代的时候,这些骗术还有专门的一些门派,而这些门派也都做着一些见不得...
什么运动对心脏最健康?研究发现... 站着、坐着、走路、爬楼梯、跑步、睡觉……这大概是不少人一天中的所有行为。这些行为会对心脏健康产生什么...
《侦察兵》里搜索队长王德彪,一...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电影业刚刚开始发展。中国电影人秉承初心,在一幕幕黑白电影作品中,尽己所能,做到最...
我是刑警:击毙张克寒谁功劳最大... 《我是刑警》张克寒案已经告一段落了,现在的剧情已经开启了新的案件了,但围绕着张克寒案的讨论声还没有停...
1993年,刘晓庆采访李讷,李... 1993年,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年份。这一年香港回归的钟声尚未敲响,互联网的浪潮还在孕育,中国大地正经...
《六姊妹》直到发现母亲遗嘱,何... 随着十余日的更新,由央视扶持的现实主义家庭情感大剧《六姊妹》,已经播出到了近半的剧情,除了作为主角的...
赵丹的前妻黄宗英:一生结4次婚...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19...
“珠影四朵金花”之左翎:父亲患...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20...
26年了,赖文峰仍忘不了杨钰莹... 1996年底,正值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为了一个男人,杨钰莹突然宣布退出歌坛,而这个男人就是赖文峰。可没...
《大奉打更人》第一军神魏渊:与... 在《》的剧情中,魏渊的前尘往事浮出水面,这位被打更人崇拜的偶像,听到名字就肃然起敬的人物,原来过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