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封建社会最后那几个王朝来讲,明朝是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朝代了,在蒙古元代和满族清朝中间代表中华正统在世界都打出响当当的名堂。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关键还得看其君王,而明朝前几任皇帝,无不在其就位时期创下过值得称颂的功绩,诸如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之治,明成祖朱棣的永乐盛世。
还有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宣德帝朱瞻基,也创下过为人称道的仁宣之治。
朱瞻基是明朝第三位皇帝的长孙,也就是第四位皇帝朱高炽的长子,按理说即位明朝第五任皇帝是板上钉钉,理所应当的事情。
但是事实却没有这么简单,他自己包括他父亲的登基之路都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和坎坷,特别是他是如何突破重围及时奔赴北京登基称帝的这件事,到如今600多年,还仍旧是一个谜团。
煦炽之争
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还没有登基时被赐作燕王。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集结兵马,挥师南下,发动靖难之役,等于仿造着他父亲又把中国上上下下又都杀了一遍。
在位的建文帝本人也是缺少谋略,只能派遣着一位又一位老将起兵北伐,但是光有胆识而无智谋,最终只能是被各个击破,城门失守,落荒而逃,至今建文帝被谋反之后的下落依然也没有一个定论。
朱棣夺位这件事或许在整个封建时期的历史上都属于大逆不道的行为,但在明朝前期则显得司空见惯。
几乎每次新皇登基都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虎踞龙盘,都在觊觎着那象征至高无上地位的皇帝宝座。
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在他皇爷爷朱棣篡位的时候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朱棣当时率大军南下,京城内部兵力空虚薄弱,朱高炽一人统领着剩余兵力据守北京。
当时北京周边很多表面拥护皇权正统的藩王正在摩拳擦掌,寻找着合适地时机在一锅乱粥中间分得一杯羹。谁拿下北京这一古都,自然就能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朱棣看人的眼光
。
作为其长子,朱棣从小就有意将朱高炽培养成一个文武双全的继承人。
面对北京内外各界传来的压力,朱高炽对内实施严管严打,防止内生叛乱,对外实施安抚拖延战术,尽量为朱棣南征赢得足够的时间,以及牵制住一定的人马。
这时朱高炽的二弟,也就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正追随着朱棣起兵靖难,朱高煦在战场上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在父亲朱棣面前累立战功,表现出非常勇猛的架势。
不过在朱棣看来,朱高煦虽然善战,但其性格太过刚猛,内心的想法很容易就表现出来,可当将军,但难成君王。
当然此时朱棣还没当上皇帝,考虑这些还为时过早,许多城池的攻陷还得仰仗这位急于求成的二儿子。
拿下帝都应天城之后,朱棣没有做迟疑,梦寐以求的皇位就在眼前,顾不得准备得多华丽,很快地就登基即位,改年号为永乐,并于1421年迁都北京。
作为长子,朱高炽也很快被立为皇太子,但这朱高煦丝毫不慌。
他笃信其父一生征战沙场,而兄长性格文弱,一定不如他能征善战更得圣意,并且这朱棣在私下里也一直给朱高煦画大饼,他也认为自己对于太子之位取而代之乃指日可待之事。
就这样迷迷糊糊地永乐时代也走进了尾声。
可这朱高煦无论怎么表现,日盼夜盼也等不到废黜长子立次子为太子的迹象,当然自小受朱棣夺位事迹影响的朱高煦早已明白成功要靠自己强硬争取的道理。
朱高煦本人也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一边扮好一个孝顺的好儿子,爱民的好亲王,一边在封地厉兵秣马,如果不能顺理成章立太子继皇位,那就金戈铁马重走一遍北伐之路。
朱棣晚年持续重病,命不久矣。太子朱高炽表面不动声色,面若平湖而心有惊涛骇浪。
他清楚朱高煦在军中威望极高,并且手握重兵,如若得知父亲病重,肯定会趁着驾崩之时强攻入朝争夺王位,不论孰胜孰败,对于结果大明王朝来说都是两败俱伤。
权衡利弊之后,朱高炽与朝中老臣商议,在朱棣驾鹤过后,对外先封锁消息,待登基大典结束,朱高煦那时再想起兵谋反也师出无名,无力回天了。
于是朱棣死后,被朝廷用宫内漆器熔成的棺材放置于朝堂幕布之后,硬生生做了两个月的“鬼皇帝”。
待到朱高炽在紫禁城匆匆登基的消息传到山东,朱高煦才知道自己被蒙在鼓里,见从朱高炽手里拿不到皇位,又把目光转向了现任太子朱瞻基。
拦不到人的必经之路,600多年的不解之谜
朱高煦对待朱瞻基就像是守在耗子洞口等着抓老鼠的猫,爪子都亮出来了,就差没直接一脑袋扑进去。
很多人这时可能会奇怪,朱高煦兵强马壮,并且在京中也有许多眼线和追随者,干嘛不直接“擒贼先擒王”,把朱高炽从龙椅上踢下来不就得了吗。
但从朱高煦看来,有朝内眼线通报朱高炽即位之后体态愈发肥胖,并且身形谈吐各方面都显得很疲弱,据太医的说法,朱高炽本身也患有重疾,没有很好的根治方法。
打打杀杀毕竟是为下策,假如熬个一年半载能够把朱高炽给熬走,自己再顺势除掉太子朱瞻基攻入京城,那么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当上明朝第五任皇帝,何乐而不为呢?
某日天刚一亮,朱高煦的亲信就急急忙忙入殿求见,朱高煦一看其人行色匆忙,料定必是大事,马上将屋内众人支了出去。
果不其然,亲信带来的是宫内眼线传出的密报,朱瞻基从京城被派往南京居守了。
南京身为明朝旧都,近些年来连遭大灾侵袭,特别是最近的时间段地震频发,城内民不聊生。
为了有朝一日能够班师重回南京定都,作为钦定的下一任接班人,朱瞻基是前往南京赈灾不折不扣的不二人选。
而身在山东的朱高煦一党在收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集结兵马,整装待发,誓要让太子这一趟南京之旅有去无回。
果然,刚到南京不到两个月,朝中便传来仁宗皇帝快要不行的消息,传旨让朱瞻基火速回归京城接收先帝遗诏并承袭皇位主持工作。
朱高煦一看时机成熟,立马兵分两路,一路主力部队向北京进军,一路秘密训练的小队前往太子回京的必经之地拦轿截杀。
自幼追随朱棣征战的朱高煦对南京到北京这段路程了如指掌,大到要走哪些道,小到哪天哪一时刻太子的人马会途径哪里都算得一清二楚。
并且以双方的速度做好了对比,也算准一定能在太子到达关口之前埋伏到位,这样看来朱瞻基恐怕是插翅难逃了。
另一边进军北京的主力部队也已接近兵临城下,只要太子朱瞻基被杀害的消息一到,这边便马上会杀进京城,夺位称帝。
事情一步步都如朱高煦料想的一样进行下去,守在咽喉要道的敢死队果真等来了太子的车驾。
说时迟那时快,为首的蒙面人刚一下令,数以百计的弓箭就从密林中鱼贯而出,数十个提着刀枪的士兵同时从另一边杀向车队。
太子的侍卫来不及做抵抗就被残杀殆尽,只余下翻倒在地上的太子车驾。
众人争先恐后朝着太子围攻过去,数把砍刀将轿子斩得七零八落,但却一直见不到半点血星溅出。
朱高煦急忙命人跳入轿内查看,出乎意料的是,本该被乱箭射杀于轿内的太子朱瞻基竟然不翼而飞了。
朱高煦眼看截杀朱瞻基计划失败,料定是朱瞻基提前得知刺杀一事,龟缩在南京城内不敢回京,所以他准备强行北上领兵入京。
可还没等朱高煦赶到,宫内便传来了朱瞻基于京郊良乡接受遗命,于十二日正式登基的消息。
这时朱高煦已经完全摸不着头脑了,明明自己离北京更近,行军速度更快,朱瞻基是怎么赶在自己前面,不仅正好在朱高炽驾崩前一刻出现在良乡领了遗诏,并且在紫禁城完成登基大典的。
这件事情不仅是朱高煦搞不清楚,就连到了现在已经过了600多年,也依旧是一个谜团。
众说纷纭
有了谜团,自然就会有猜想,关于朱瞻基是如何一时间内扭转局势并且平稳过渡到自己即位掌权的说法不论在朝中还是在民间都层出不穷。
最开始的说法是明太子在领旨回京时突然得到有人欲行刺杀之事,于是与原班车马脱离,于附近山野绕行进京。
但在朱高煦这里这个说法显然是说不通的,首先古代不如现在,公路四通八达,掏空国库也只修建了这么一条像样的进京道路,特别是附近的林野,人迹罕至,野兽横行,路上多是荆棘和沼泽。
假如朱瞻基选了这么一条路线,没有个一年半载是不可能安然无恙行至北京的。
还有的说是朱瞻基在圣旨下达前提前回了京,当时朱瞻基是被仁宗皇帝明确派遣到南京来的,而且时日也不长,怎么可能敢在圣旨未达擅自抗命离开南京,并且朱高煦一路上设置的岗哨也并未发现皇家人马途经的痕迹。
渐渐的,一个可怕的想法在朱高煦脑海中逐渐显现出来。
那就是明太子朱瞻基压根就没离开过京城,下旨命其南下南京只是一个引蛇出洞的幌子,引的恰恰就是他这条行将刺杀储君,北上夺位的“大蛇”。
现在朱高煦的谋反之名已经做实,而朱瞻基也顺利登基,等于已经被逼上了绝境。虽然表面上朱瞻基对朱高煦的举动不做反应,反而还大肆封赏,企图温水煮青蛙,慢慢耗尽朱高煦的精力。
对九五之尊渴求了大半辈子的朱高煦眼看再不做点什么这辈子就要含恨终生,索性不管不顾直接在乐城发兵造反。
朱瞻基这边也眼见时机成熟,为了显示新皇的威望,御驾亲征到乐城亲自平息了这场叛乱,并且在朱高煦投降回京之后将其及其党羽彻底铲除。
其实当时也有很多迹象似乎也印证了朱高煦当时的猜想,首先就是北京南京两地传旨下达时间都需要耗费20多天。
假如朱瞻基是提前得知朱高炽时日不多的消息,这时间从旨意开始下达直到其人回到良乡也要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那么朱高炽肯定撑不到朱瞻基回到的那一刻。
朱瞻基却是恰好在京郊良乡领了遗命,于是也产生了是朱瞻基出京后一直藏身于良乡,算准前去朱高煦拦截他的时日,命人提前结果了他的父亲。
而且根据宫内宦官描述,先皇驾崩之后,宫内就需要抓紧置办新皇登基的各类物品,但他们却发现这些物品早已准备就绪,一切就跟早就安排好的一样。
而据南京城内百姓所说,当时确实亲眼目睹了太子登临南京城的场面,并且也在许多方面做了相应工作。
后来,不管什么说法都类似于前面的猜想一样,都有可取之处,也都有十分致命的漏洞,所以朱瞻基这个存在了600多年的谜团,可能还将一直成为历史学家一道需要耐心攻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