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粽子还绿的端午档,观众为什么不愿意看电影了?
创始人
2024-11-02 10:38:55
0

五一档之后的端午档,曾备受大荧幕期待,结果没想到传统节日的档期,也如今年的五一档一样,一绿到底,和粽子的颜色倒也挺般配。 端午档11部(6部主推)新片总票房只有4亿出头,票房冠军《扫黑·决不放弃》勉强迈进了亿元俱乐部,其他几部大片还是千万级。

这个数字不仅与曾经动不动就单片单日票房过亿的成绩大相径庭,连口罩缓冲期间的端午档成绩都打不过,延续了大银幕2024从春节档后便开始的冷清。 正常情况下,票房失利往往与电影口碑息息相关,电影质量太烂,便会打消观众的热情,但打开这一次的端午档几部新片反馈,虽不惊喜,却也不算太差。 口碑得到大部分观众认可的高质量作品有。

胡歌、高圆圆主演的《走走停停》目前评分便一路走高,不仅豆瓣拿到7.9分,还收获观众“不枯燥的文艺片”赞赏,是很耐看的一部电影。 类型大片有。 目前的端午档票房冠军《扫黑·决不放弃》,主演是有多部悬疑片实绩加身的肖央,口碑目前该片口碑两极分化较为严重,题材却很有张力。

扫黑、警匪、喜剧……多种元素重叠包圆了市场讨喜的元素,再加上对社会现象刻画的尺度突破,对类型片爱好者来说,是一部挺不错的选择。 如果觉得不够过瘾,那还有难出爆款却总能保底的港片《谈判专家》。 合家欢爱情片也有。 网剧《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的衍生电影也是这届端午档人气偏高的存在,别管你对原IP感不感兴趣,假期有个爱情片,就很适合年轻人结伴而行。

如果对国产电影不感兴趣,还有海外片《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万神》《美国内战》,6部主推大片,题材各不相同,这组选片,对不同受众基本上都照顾到了。 然,题材够丰富,口碑也不算全员翻车,基本上每部电影都各有各的看头,可怎么这个端午档,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走进电影院买单了呢? 有位网友的总结很犀利: “最让人绝望的并不是片子哪不好,而是承认你片子还行但是根本不想看。”。

观众的观看欲逐渐消失了,是2024年大银幕票房受挫的根本原因。 五一档失利时,各项数据便显示观众对电影新片的观看欲望在降低,到了端午档,观众自己都忍不住出来感叹,不是新片不好看,而是就是不想看。 但客观来说,造成观众这种感受的原因,仍旧要回归电影本身上面,观众的感受不是一蹴而就,电影市场也不是突然变得低迷,它是长期积累的产物。

在这方面,三个因素影响很大。 其一,大荧屏新片口碑长期寡淡,是重创观众热情的根本原因。 时间线拉回4年前,相信很多观众都经历过每周习惯性看电影,朋友聚会、生日庆祝以及情侣约会,看电影都会是行程优选的日子。 那时候,去院线看电影就像出门吃饭一样普遍,但彼时大众的观影习惯并不是受消费主义裹挟,而是由一部部爆款电影、全民观影热潮“培训”出来的。

从《唐探》到《红海行动》再到《流浪地球》《哪吒魔童降世》,国产电影接连大爆,观众对大银幕热情逐渐飙升,看电影变成一件有意义且充满惊喜的活动。 在强大观影市场的驱动下,每年春节档、国庆档都拥有让海外市场都羡慕的基础票仓,一系列好的作品,养成了一群忠诚度高的观众。 简单来说,就是好东西吃多了,观众便养成了去吃的习惯。

想让观众养成习惯,投喂好东西可以做到,想要摧毁观众这种习惯,投喂平庸或糟糕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到,养成与毁灭,规律是一样的。 近两年电影票房虽然仍旧拥有春节档、国庆档的狂欢,但仔细看观众反馈便能发现,很多观众凑了热闹,却并没有从热闹中得到收获。

经常会出现虽然不至于给电影差评,却又说不出哪里好的体验,甚至有被营销套路骗麻了的情况。 到了2024年,大银幕更是至今没有一部真正的口碑王炸出现,这种情况下,观众对院线观影,便会产生“可有可无”的鸡肋感,尚未去看,便已经提前乏味。 其二,票价刺客越来越多。 电影市场口碑惊喜逐渐走低,票房却逐渐走高,尤其是口罩期结束后,院线电影票价相对2019年时期明显跨越,很多观众都感受到了差距。

七话所在的城市,经常普通时间段的2D剧情片都能飙到50+以上。若价格与服务、电影质量成正比上升,相信仍旧大部分观众并不会觉得这个走向有问题。 可糟糕就糟糕在,前两者并没有因为票价上升而上升,反而在走下坡路,如此一来,原来对观影还能保持住热情的观众,在消费体验上又遭遇了一波攻击。

其三,2024大银幕目前一直欠缺领头羊。 正如网友所说,2024新片里质量好的作品其实存在,比如清明档有《草木人间》,端午档有《走走停停》,纯论口碑,可圈可点的作品还是很多的。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口碑之作,受众与口碑突破性,并没有成了票房领头羊的状态,要么叫好不叫座,要么口碑虽好却仍旧难以破圈的瑕疵。

当下市场缺少的,是题材有惊喜的高质量大片,或者受众宽泛的口碑神作,观众想要的是一部看完能够引发感官或内心共鸣,产生讨论欲望的电影。 比如《周处除三害》,即使这部电影口碑并没有那么完美无缺,却也因为视角、尺度的突破,引发过一波观众讨论热情,若口碑再进一步,其实便可以暖场。 观众已经不想看一时热闹,热闹之后什么共鸣也得不到的作品,因为这类作品大家看得太多了,量多的时候,平庸、普通,有时候也是浪费热情。

比如影片《一闪一闪亮星星》和《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也许剧版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可普通受众,在没有收获惊喜的情况下,便会觉得期待被辜负。 那大银幕“领头羊”迟迟不出来,又是什么原因呢? 或许,同样受到了大银幕前些年的“复制”思维影响,前几年的电影行业很喜欢无限“复制”,直到把一个题材搞到让观众逆反才罢休。 比如喜剧大爆,喜剧题材便扎堆涌现,主旋律大爆,这一题材便被拍到让不少观众产生逆反情绪,如果不是科幻投资成本过高,可能科幻也要被拍烂了。

大家的精力都集中去“复制”爆款,能够给到“全新创造”的资源便少了,精品与重复便陷入新的循环,量变不足,质变便难以持续。 想要解决目前大银幕的冷清现状,理论上很简单,只要有部领头羊出现,只要连出几个真正的口碑大爆款,观众看电影的习惯,很快便会重新养回来。 可无论做“领头羊”还是做出口碑神作,都需要电影行业坚守初心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做好电影,这又是一件不能走捷径的事情。 行业不能总是指望着出现一两个有电影情怀的人扛起这份责任,更不能总是在别人起到领头羊效果后只顾得割韭菜,否则,被反噬的冷清循环,便永远不会停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6年了,赖文峰仍忘不了杨钰莹... 1996年底,正值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为了一个男人,杨钰莹突然宣布退出歌坛,而这个男人就是赖文峰。可没...
他是江西历史上唯一的皇帝,出自... 在中国历史上,建朝定都的北方城市占据主要的大头,南方几乎没有像县这样的千年古都。但是你不知道,在江西...
小米 Watch S3 智能手... 作为一名运动手表评测博主,我一直对小米 Watch S3 智能手表充满了好奇。毕竟,小米作为一家以性...
古代骗术界的八大门派:“蜂麻燕... 从古至今,骗术就一直存在,而且在古代的时候,这些骗术还有专门的一些门派,而这些门派也都做着一些见不得...
肺结节普遍率80%?专家解读:...   中国肺结节人群超1.3亿且越来越年轻。据最新数据统计,我国肺结节高危人群已达1.5亿,每年新诊出...
看大明,太监组成的司礼监,凭什... 明朝的司礼监,一个由太监组成的机构,自其成立之日起便与文臣主导的内阁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双元权力结构。它...
九重紫:庆王到底多爱万皇后?母... 《九重紫》中逆党口中的“上位”并不是庆王,而是万皇后,不是庆王相当皇帝,而是万皇后想做女皇帝,这两者...
清明上河图密码:她让宋朝美人有... 《清明上河图密码》正在热播中。该剧中角色众多,好多位中年实力派演员同台飙戏,比如张颂文、周一围、、是...
她身为皇后,却因长得太美被太子... 相信很多女子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但是如果你生在古代,拥有绝世的美貌,却不一定能够给你带...
非人哉:精卫身为鸟儿却爱吃石头... 在《非人哉》漫画中,精卫的午餐非常特别,她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根据漫画里展现出的内容来看,精卫的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