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思远出生在广西的一个小村庄,那是1908年的一个宁静早晨。家境并不富裕的他,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天赋,总是爱捧着一本书在院子里看。年纪小小的他便被村里人称为“小书生”。
程思远一路从乡里的私塾学到城里的中学,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高中毕业那年,他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成为一名年轻的文书。正值社会动荡的时代,中国各地纷纷兴起反抗旧势力的革命运动。程思远所在的第七军,正是由李宗仁和白崇禧领导的,被称为“钢七军”的这支部队,在北伐战争中屡立战功,声名显赫。
然而,在解放战争的战火中,这支曾经所向披靡的部队最终被四野几乎全歼。战争的残酷让程思远深刻体会到了政治斗争的无情与复杂。由于出色的文才,他被李宗仁选为秘书,这让他得以近距离观察国民党内部的权力纷争。程思远见证了蒋介石与新桂系之间的明争暗斗,权力的交替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忧虑。
1934年,程思远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远赴意大利留学。在异国他乡,他不仅钻研学问,还积极关注着国内的局势。他常常与在意大利的中国留学生们讨论中国的未来。一次,程思远在报纸上看到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暴行,心中忧虑不已。于是,他提笔给李宗仁写了一封长信,劝说他团结国内的进步力量,共同抵抗外敌。
1937年,当全面抗战爆发的消息传到意大利时,程思远毫不犹豫地收拾行囊,踏上了回国的路。他知道,祖国需要他,他要为民族的独立与自由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国后,程思远积极投身到抗日的行列中。他不仅参与了多场重要战役,还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抗日宣传和动员工作。他与各地的抗日英雄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通过他们的故事,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抗日大军中。
1938年春天,程思远接到了一封来自南京的信件。这封信来自白崇禧,将军任命他为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的秘书。程思远当时正在家乡广西,收到这封信时,他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他知道,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重大的责任。
几天后,程思远赶赴南京,与白崇禧见面。白崇禧看着这个年轻人,点了点头,“听说你在北伐战争中表现得很出色,我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来协助我。”
程思远谦逊地答道:“将军,能为国家效力,是我的荣幸。”
白崇禧笑了笑,“好,明天我们就出发去台儿庄。”
台儿庄战役期间,程思远与白崇禧日夜奋战,制定作战计划,协调各部队行动。一天晚上,白崇禧召集所有参谋开会,程思远带着一份作战地图,指着上面几个关键点说道:“将军,我认为我们可以在这里设下伏击,日军的补给线会受到严重打击。”
白崇禧点了点头,“不错,这个计划可行。传令下去,明天一早行动。”
果然,程思远的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功,台儿庄战役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队的士气,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战期间,程思远不仅参与了多次战役,还积极发动爱国青年参军。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战败,程思远随李宗仁等人撤退到香港。在香港,程思远找到了一份在报社担任专栏作家的工作。虽然离开了战场,他依然关注着国内的局势。每当他写下关于抗战岁月的文章,总会回忆起那些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
在香港的岁月里,程思远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也没有放弃对内地的关注。他时常与昔日的老首长李宗仁通信,探讨国内的局势变化。每当有国内的消息传来,他都会仔细阅读
一天,程思远正在香港的书房中翻阅报纸,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信。这封信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写的,信中提到,希望程思远能代表李宗仁前往北京,共商李宗仁回归祖国的事宜。
程思远对这封信感到十分激动。他回忆起抗战期间与周恩来总理的多次谈话,那时的他们在战火纷飞中讨论国家的未来,周恩来的睿智与坚毅深深影响了程思远。他决定立即启程前往北京。
在北京的几次会晤中,程思远与周恩来总理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总理问道:“思远,这些年来你一直关注着国内,我们很高兴看到你们愿意回来。李宗仁先生的意见如何?”
程思远答道:“总理,李将军对回归祖国十分期待,他希望能够为国家的建设出一份力。”
周恩来点了点头,“很好,我们会全力支持李将军的回归,也希望你能继续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贡献力量。”
1965年,程思远和李宗仁终于踏上了回乡的路。他们的归来,受到了国内人民的热烈欢迎。程思远回到家乡广西,看到熟悉的景象和乡亲们的笑脸,心中感慨万千。
回国后,程思远积极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他进入了全国政协,致力于民族团结和融合事业。
改革开放初期,北京的天空总是显得特别开阔,仿佛在预示着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在这片土地上,程远山,一个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的老人,正步入自己人生的辉煌阶段。他曾是战火纷飞年代的军事谋士,如今他全力支持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并于1988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他又被任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程远山居住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四合院里,日常生活简单而有规律。早晨,他总是早早起床,先是练习书法,然后读书。一卷在手,仿佛能看透世事百态。他的书房墙上挂满了字画,每一幅都透露出他的高雅志趣。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记者来采访他,记者问:“程老,您每天都如此简朴,为什么不享受一下更好的生活呢?”
程远山微微一笑:“年轻人,简朴是我的习惯,书籍是我的朋友。物质生活再丰盈,也比不上精神的满足。”
程远山的一生,注重养生保健,他坚持每日晨练,饮食清淡,以至于身体一直非常健康。一次,他在家中招待几位老友,大家品着清茶,谈论着国家的大事和未来的发展。程远山说:“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国家的变迁,现在是我们尽最后一份力的时候。”
2005年的春天,程远山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享年97岁。他的离去,让无数人感到惋惜,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程远山不仅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更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深度好文计划#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