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观众们对于主旋律电影的态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这种根本性变化指的是逢主旋律必然是差评。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按理说不论是不是主旋律,只要它是电影,就应该从电影的角度给出一个判断,好片还是烂片一目了然,并不会因为某一部电影是主旋律而被贴上烂片的标签,因为这不过是一种题材的影片而已。但是这个变化就悄然发生了,慢慢的变成了并不以电影本身而作出评判,反倒是将目光汇聚到了题材上,这是让人费解的。主旋律很烂吗?
这个问题的回答用一部影片,一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影片《焦裕禄》做回答,如果大家从电影的角度去看,就会很快的弄明白这个问题,主旋律并不烂,而是创作者烂。
《焦裕禄》是一部讲述我党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好干部焦裕禄故事的电影,本片由著名演员李雪健主演,全片围绕着焦裕禄在兰考县的短短两年时间所做的事情,讴歌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是如何不忘初心使命,为了人民事必躬亲的。影片本身催人泪下,题材也是超越了时间的。因为这种精神不论在什么时代,总是会鼓舞一部分人奋勇前行的。
这是对于这部影片的溢美之词,如果你看完了这部影片,了解了焦裕禄这个人之后,就会觉得这并非空洞,而是实实在在的,非常合体的。焦裕禄做了啥惊天动地的事情吗?没有,焦裕禄不过是做了一个普通的党员该做的事情,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仅此而已。然而就是这样的品质,在任何时代,在任何一个崇尚信仰的时代,却成为了凤毛麟角,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这部影片本身没有太多可以说的,影片的质量不错,人物的设定不错,美术的运用不错,场景的搭建以及还原也不错。但为什么总有人因为题材而对于本片中给出更多的负面评价呢?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对于主旋律影片的一种偏见。
在影迷当中似乎有着一种鄙视链,欧洲的大于美国的,美国的大于日韩的,日韩的大于印度的,印度的大于我们的。等到了我们这一层级,也有两种划分,艺术的大于商业的,批判的大于主旋律的。没有人知道这个逻辑是谁划定的,但是人们却都按照这个逻辑去做了,因此,《焦裕禄》这部影片在豆瓣网上的评分并不高,即使是本片的质量过硬,即使是本片的演员演技精湛,即使是本片的美术构图也不错,即使……但由于本片是弘扬正能量主旋律题材的影片,一部分人可以不假思索地打上负面的标签,美其其曰,这是自由。
当然,骂人的话可以在心里说说,不用表达出来,我们可以对于电影本身的质量作评判,但是却无法因为题材对于一部电影做太多的划分,当然,电影总少不了宣传的作用,然而在表达电影宣传的作用的时候,我们需要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要宣传真善美,还是假恶丑?这个不言而喻了吧,但为什么别人宣传真善美就可以,自己宣传就不行?这里一定有一个参看的逻辑,逻辑就在于一部分人对于西方的价值观有一种宗教迷信,而对于自己的价值观却有一种鄙夷甚至于不屑。
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但是这个现象就在现实中真实发生了,就如同莫言曾经说“文学就是用来批判的,”这句话一样,电影如同文学一样,他们都是一种媒介,是媒介,自然就有双重作用,批判和赞扬,批判是电影,赞扬不是电影了?显然这是说不过去的,然而秉承着这种观点的人却堂而皇之地认为自己是自由公正的,这未免有点滑天下之大稽。
艺术本身是包容的,但是穿上了意识形态的衣服之后,艺术也就有了国界,当西方艺术铺天盖地的垄断了整个艺术界且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所有非西方艺术的时候,艺术也就失去了包容性,因此,那些崇尚着西方艺术的人面对一种自己无法理解的人或者是事情,本能的就将其归于一种笼统的概念,就比如主旋律,只要是反对就行了,不必要纠结对错好坏,因为你是异类,你跟别人不一样,所有的负面的词汇就会向你袭来。
逻辑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却有着无数的人信奉这就很尴尬,没有人会去思考,艺术本身是多元的,坏的是艺术,好的同样也是艺术,且艺术并不会被一种标准所左右,看到不一样的艺术形式的时候,是否能先思考下不同在作结论呢?诚然,我们的期待是好的,但是现实却是这么糟糕,面对《焦裕禄》鄙夷大于感动的人,他们不是不相信这个故事,只是不愿意这个故事更多的出现在我们当中。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