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过半,我发现了一个剧情的缺陷,或者说漏洞。
作为一部讲述寻常百姓家长里短,见证一个时代变迁的年代剧,那些在小巷里行走奔忙、哭泣欢笑的女人们却好像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她们都没有娘家,也没有一个娘家人出场。
黄玲曾聊起过她的娘家,说她父亲也是有文化的人,她儿子“庄图南”的名字就是外公起的,但也就这么一句而已,再无其他信息。
黄玲的邻居、闺蜜宋莹说,自己是从外地招工进苏州棉纺厂的,于是,她的娘家人,也从未出现过。
小巷里的另一户人家,老吴的再婚妻子张阿妹,有点自私,也爱算计——算计也只是算计丈夫的儿女,无关其他——张阿妹也没有娘家。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时代,这些没有娘家的媳妇们,不用做“扶弟魔”,也无需因为娘家的拉扯而产生矛盾。
如此,让她们少了牵绊,没有软肋,可以轻装上阵,能够随心所欲地恣意生活。
宋莹爱美爱赶时髦,双职工家庭,又没有娘家和婆家的负担,她的生活最是舒展开心。
黄玲虽然前期被婆家欺负伤害,可一旦觉醒后,她就有底气跟婆家抗争到底,不怕离婚,最终赢得了胜利。
电视剧不是生活,用不着面面俱到,但作为一部家长里短的家庭剧,媳妇们全都没有娘家,并没有来自娘家的问题和矛盾,这份烟火气就有点打折了,就缺了一点真实。
整部剧中,唯一一个有娘家的女人,是黄玲的小姑子庄桦林——她的娘家,那也是黄玲的婆家。庄家父母除了偏爱的小儿子之外,对儿子女儿是一视同仁地欺负和剥削,真是糟糕透顶。
在那个清贫的年代里,寻常百姓,尤其是从乡村进城的“凤凰男”“凤凰女”们几乎都有一堆拖后腿的穷亲戚。
但林武峰和宋莹竟然都没有,也从来没有一个亲戚上门求助,所以他们才能不被打扰,过着夫妻恩爱的幸福生活——显得极不真实。
庄家父母很糟糕,其实也可以理解,那一代的家长,都对最弱的孩子最偏向,而对能力最强、过得最好的孩子要求最高。
于是很多家庭矛盾由此产生。
剧中因为黄玲没有娘家,所以她与婆家的“战争”理直气壮,她是一个“完美受害者”,没有人不站队她。
如果,黄玲也有个娘家,她的娘家也需要她不时帮扶、时不时来打扰呢?可能就说不清谁更有理了,成为一副烂账。
其实,在那个年代,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大多数人的原生家庭,都问题多多。那时候不仅物质贫乏、精神认知也都达不到现在的高度,比如,没人知道什么叫“边界感”——像剧中宋莹和黄玲相处得那么和谐的,其实很难。
《小巷人家》不仅缺失了娘家,婆家也只有一个庄家。而那老两口简直渣到极点,有些言行实在难以理喻——要儿子的工资也就罢了,得知儿子儿媳单位都开不出工资了,还要,实在不像正常的父母了。
是不是,在编剧的耳闻目睹中,对那一代人的原生家庭实在是没有好感,于是要么回避,要么加以丑化,以表达内心隐秘的厌恶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