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刑警》中的神秘“配角”,值得你的关注
创始人
2025-01-12 14:08:37
0

于和伟领衔主演的刑侦大剧《我是刑警》近来圆满收官,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深受观众喜爱。

作为食物营养研究人员,这部剧让我们印象深刻的除了刑警的勇气、睿智、责任心,还有一个神秘的“配角”——大豆,成为其中推动两个大案的案情进展的重要因素。

其一,李埋伏(李国英)团伙有组织有预谋通过挖地道、粮秤做手脚、“洗豆”等“缜密操作”盗取国家粮库大豆200余吨。其二,抢劫杀人犯张克寒靠着炒黄豆,信心满满地以“野外生存”方式和警方“躲猫猫”。这些情节无一不引发关于大豆的思考:

1

小偷为什么瞄上了大豆?

李国英黄豆盗窃案,原型是1999年结案的鹤岗李树清团伙粮库盗窃案。

李树清案并不复杂,1998年,黑龙江省鹤岗警方偶然抓到了两个挖地道偷盗粮库的人,然后开始对全市粮库进行排查,发现鹤岗粮库总共损失达到2000万元。其中第二粮库新华分库,还因为损失巨大,在第二年倒闭。剧中刑警们在储存黄豆的粮库下面,发现了巨大的地道。这地道里面,不光宽敞,而且设计还挺科学,通风、照明、通讯一样不落,最宽敞的地方都能放下一辆微型汽车。李埋伏这伙人,又是租门面开饭店,又是挖地道,还通过磁力发生器对粮秤做手脚,仅用2个月时间就偷走了200多吨大豆。

他们多次作案,但每次都只偷大豆。这是为什么呢?秦川警官在剧中的解释是因为大豆颗粒大而圆,便于通过输送管道运输,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笔者认为应该还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大豆价格高,更值钱。案发地鹤岗市,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儿的房价,其实鹤岗也处于我国粮食主产区,鹤岗市耕地面积大、作物种类多,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

我们查了一下,案发时的1998年,玉米的价格大约是0.63元/斤,稻谷是0.65元/斤,而大豆是1.1-1.5元/斤。可以看出大豆明显比其他粮食品种更值钱,偷一吨大豆可以顶得上两吨玉米或稻谷。即使经过20多年来粮食市场的跌荡起伏,今天的大豆价格仍是玉米的两倍左右,是粮食里面单价最高的。

二是大豆用途广,需求大。相比其他粮食作物,大豆的用途多种多样。在剧中,李埋伏团伙通过多种渠道“洗豆”,将所盗取大豆“洗白”为正规渠道,卖给小油厂。大豆油性价比高,是我国消费量最大的植物油,榨油后的豆渣可作为优质蛋白饲料。大豆还可以做成豆腐、豆皮、豆瓣酱等多种食品;大豆纤维、大豆复合材料可应用于纺织与工业特殊材料;大豆还是工业润滑油、油漆和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在化工产品制造和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李埋伏团伙偷了大豆之后,很容易转手卖掉变现。

经以上分析,大豆与其他大宗粮食作物(小麦、稻谷、玉米)相比,不仅“量多、好偷”,还“好储、好销”,使得大豆成为李埋伏团伙偷盗的“首选”。虽然在此部连续剧中大豆是以被盗货物的面貌“出场”,但也从侧面很好地体现了大豆在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

为何选择炒黄豆作为野外生存食物?

《我是刑警》用最长篇幅讲述的张克寒抢劫杀人案,取材于侦破历时长达8年、前后枪杀11人的周克华抢劫杀人惊天大案。

第十九集中,刑警们在张克寒遗弃的生活物品中,发现了炒黄豆。剧中秦川警官解释说,熟黄豆是军队野外生存时要带的,这种食品易保存,也方便吃,能维持身体必需的能量,两个袋子有十多斤,够他生存四十天的。

如果严格按照营养学标准来计算,用十几斤炒黄豆维持一个成年人40天的正常能量需求是有些勉强的,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大豆相较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的营养优势。

大豆原产于我国,已经有超过八千年的栽培和食用历史,因其能量高、营养足,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从《中国食物成分表 标准版(第6版)》查询得知,每100克小麦、稻米、干玉米能提供346-352千卡的能量,100克小米能提供361千卡能量,而100克大豆能提供390-407千卡能量,大豆的能量要高出将近15%

除了能量密度高,大豆营养也很丰富,富含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约为35%,而且所含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很接近于人体蛋白质构成模式,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大豆中脂肪含量也较高,约为16%,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约占85%,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含量高达50%,且消化率高,还含有较多磷脂;大豆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34.2%,近半为膳食纤维;大豆还含有丰富的钾,每100克含1503毫克,再加上其他像大豆异黄酮、植物固醇、大豆皂苷等多种益于健康的成分,让大豆有了“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的美誉。

对于穷凶极恶的罪犯来说,方便携带、营养丰富的大豆是其躲避追捕的野外生存神器,而对于彪炳史册的英雄来说,大豆同样是助力创造奇迹的重要法宝。无论是在抗日战争中与日军长期周旋的东北抗日联军,还是建国初期的北大荒开拓者,炒黄豆都是他们攻坚克难必不可少的“好帮手”。

现如今,炒黄豆作为野外生存神器的故事已经远去,但在动物性蛋白备受欢迎的当今社会,营养丰富的大豆作为优质植物性蛋白的代表,正在各种食品加工工艺的助力下,以休闲豆干、健康豆饮、新型植物肉等百变姿态融入我们的生活,备受减肥人群的欢迎。

中国大豆种植分布广泛,东北是优质大豆主产区,尤以黑龙江、内蒙古最为集中,每10颗大豆就有约6颗来自这两省区,这也是为什么关于大豆的故事不少都发生在这里。

近两年我国大豆产能明显提升,自给率也稳步提高,虽然市场价格受进口冲击有所回落,但大豆注定不是一个平凡的角色,关系食用油供给安全和饲料粮供给安全,国家对大豆生产的支持力度会加大,咱们可别错过了身边的宝贝。

看完本文,建议读者找出《我是刑警》中跟大豆相关的剧集,顺便打开一包大豆休闲豆制品,再刷一遍也许会有新的收获。

作者:农业农村部食物与食物营养发展研究所 朱大洲 聂莹

原标题:《我是刑警》中的神秘“配角”——大豆

监制:王岩 编辑:倪杨金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花鸟使”“县主”是什么,李现... 作为开年第一部大剧,1月7日开播的古装剧《》显现出不错的品相。该剧由华策影视出品,丁梓光执导,张鸢盎...
开年现实改编悬疑《漂白》,太炸... 《漂白》上线了。国产犯罪大片 ,幕后班底和演员阵容,让不少观众认为他是今年的悬疑剧黑马 。 改 编 ...
央视终于出手了,靳东、于和伟、... 2024年落幕,这一年有很多好的电视剧,你认为最好看的是哪些?前不久,央视就公布了第三届电视剧年度盛...
信息差与古代政变:揭秘古代名将... 古代将军成功发动叛乱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信息传递较为困难。由于通信落后,基层士兵对自己参与的叛乱活动...
民间故事:“日不晒根,口不吞阳... 民间故事:“日不晒根,口不吞阳”,晒根与吞阳都有何含义?古代的俗语和谚语,虽然有些是基于封建迷信,但...
古代中东:城市规划与市政建筑        编辑|屏风浊影深       古代中东地区的城市规划和市政建筑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
大寒|新型“电子榨菜”微短剧,... 今天(2025年1月20日),大寒节气到来,此时正值岁末,年味渐浓,2025年春节档影片陆续定档,大...
开播首日冲上“榜一”,4天就大... 《朝云散》的开场,便是一场令人背脊发凉的中式恐怖大秀:深夜里,巡夜的更夫被一白衣女子引入舞动的鬼火之...
【慎点】震碎三观的土味短剧爆火...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学姐的口袋”,了解更多内容文稿 | 学姐的口袋视频 | 学姐的口袋01《闪婚老伴...
猴哥哪吒海边游玩,秒变游泳高手... 又到了非人哉更新的时间了,九月失眠的故事已经结束了,猴哥再次回归,与哪吒龙女红孩儿他们一起海边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