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秋鹤”、“撕这般”,87版红楼梦为什么越来越“不好看”了?
创始人
2025-02-03 20:26:17
0

央视87版《红楼梦》,真的是越来越“不好看”了。

无论喜欢与否,在各版《红楼梦》电视剧作品中,87版的可看度一直都是最高的,只要喜爱《红楼梦》,它就是无法忽视的存在。

现在除了央视,大家可以在越来越多的平台上看到这部剧,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会发现,如今能看到的剧集,跟记忆中的“经典”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第一次在某讯看到这个字幕,几乎喷饭。

因为它出现在这个场景,忍不住就想给“秋鹤”两个字配个对子,比如“春苗”、“雏燕”什么的,吃货的话,也可以用“烧鸡”、“烤鸭”来对。

平台为了照顾新世纪大众的观剧习惯,也为了方便不熟悉《红楼梦》原著的观众,给所有的台词都配上字幕,这本来是件好事。不过这样的结果,一看就是工资没给够。

也别只褒贬其他平台,央视自己的状况也不太妙。

这是八台新改的字幕:

这是原版的字幕:

能看出区别吧。

一个传播传统文化的作品,显得没怎么有文化的样子,真的不太好。

因为要把4:3的画面改成16:9,就对原始图像简单裁切,破坏了原有的构图,也使得原来的字幕无法使用。

补的字幕大概率是语音识别自动生成的,显然连校对的工序都没有。

要知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影视剧,字幕本身,就是独立的艺术作品。

那时的影视行业,有一个专门的职业,叫做字幕师。

每一帧字幕都是手写、精心制作的,仅一部电影的字幕,最少要耗时半个月。

87版《红楼梦》当然也不例外,它的片头、诗词、歌曲,上千条字幕,都出自书法家之手。

“红楼梦”和“满纸荒唐言”,是书法大家沈尹默的手笔。

而其它字幕,都来自一位当时年仅二十三岁的书法新秀。

书法家李纯博,1964年6月生于北京,后来任职央视戏曲和音乐频道副总监,曾两次担任春晚导演、三次担任戏曲春晚导演,在多个赛事中担任评委。

他是新闻工作者,同时又擅长书法、能拉京胡,是个多才多艺的人。

据说李纯博四岁开始习字,下过大功夫,曾经师从郑彦伟、萧劳、徐之谦、欧阳中石、刘炳森等诸位先生。

1978年,他获得北京市青少年书法比赛奖第一名,1980年至1982年,又连续三届,获得北京市书法比赛一等奖。

大约就是这样耀眼的成绩,使得他被87版《红楼梦》剧组看见。

电视剧里这些字幕,虽然都是同一个人写的,却也各有变化,字体都不相同。

林黛玉替贾宝玉写的应制诗《杏帘在望》:

林黛玉的老师贾雨村写的中秋诗:

这是《晴雯歌》:

还有《题帕三绝》:

当年的87版《红楼梦》播出时,很多书法爱好者都是把这些字幕当作字帖来用的。

李纯博也出过硬笔书法字帖,至今还有朋友在收藏、使用。

一部好的艺术作品,每个细节都不可或缺。

本文为我来我看见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花鸟使”“县主”是什么,李现... 作为开年第一部大剧,1月7日开播的古装剧《》显现出不错的品相。该剧由华策影视出品,丁梓光执导,张鸢盎...
开年现实改编悬疑《漂白》,太炸... 《漂白》上线了。国产犯罪大片 ,幕后班底和演员阵容,让不少观众认为他是今年的悬疑剧黑马 。 改 编 ...
央视终于出手了,靳东、于和伟、... 2024年落幕,这一年有很多好的电视剧,你认为最好看的是哪些?前不久,央视就公布了第三届电视剧年度盛...
信息差与古代政变:揭秘古代名将... 古代将军成功发动叛乱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信息传递较为困难。由于通信落后,基层士兵对自己参与的叛乱活动...
民间故事:“日不晒根,口不吞阳... 民间故事:“日不晒根,口不吞阳”,晒根与吞阳都有何含义?古代的俗语和谚语,虽然有些是基于封建迷信,但...
古代中东:城市规划与市政建筑        编辑|屏风浊影深       古代中东地区的城市规划和市政建筑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
大寒|新型“电子榨菜”微短剧,... 今天(2025年1月20日),大寒节气到来,此时正值岁末,年味渐浓,2025年春节档影片陆续定档,大...
开播首日冲上“榜一”,4天就大... 《朝云散》的开场,便是一场令人背脊发凉的中式恐怖大秀:深夜里,巡夜的更夫被一白衣女子引入舞动的鬼火之...
【慎点】震碎三观的土味短剧爆火...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学姐的口袋”,了解更多内容文稿 | 学姐的口袋视频 | 学姐的口袋01《闪婚老伴...
猴哥哪吒海边游玩,秒变游泳高手... 又到了非人哉更新的时间了,九月失眠的故事已经结束了,猴哥再次回归,与哪吒龙女红孩儿他们一起海边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