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评《老广的味道》:以美食为切口,讲述百姓生产生活智慧
创始人
2025-02-12 18:57:47
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记者:徐平

《老广的味道(第十季)》剧照资料图片

食之有味,大道若朴。正月初二起,由广东广播电视台摄制的美食人文纪录片《老广的味道(第十季)》在广东卫视及爱奇艺、优酷、腾讯、哔哩哔哩四大视频平台播出。 这部纪录片承袭岭南文化之根脉,以美食为切口,通过食物展示人与土地、人与社群、人与社会的三重递进关系,讲述百姓的生产生活智慧

从第一季到第十季,《老广的味道》通过视听语言展示岭南地区“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文化,以及辐射东南亚、北美、东亚的华侨文化,通过“民以食为天”之主线,讲述农耕文明的辛勤劳作、家族乡土的血脉传承、大地丰赐的人间美味,使岭南故事在海内外互联网平台上形成情感共鸣的传播效应。

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卫视频道副总监,《老广的味道(第十季)》执行总监制、总撰稿王世军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这部纪录片坚持人物故事的微观叙事,在每一集中5到6个人物故事的叙事结构里,强调劳动者的代表性、独特性、生活化、平民化,例如三代养蚝的渔民、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坚守古法的酿酒师等等,通过跟拍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关键抉择,以小见大呈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老广的味道》文本创作坚持“不做道理说教,只做点睛一笔”的文风,坚持把食物作为文化载体,例如以“一碗潮汕白粥配杂咸”象征移民文化的简朴与包容,用“客家酿豆腐中空填肉”暗喻族群迁徙中的智慧妥协,通过食物哲学传递岭南文化的生存策略。王世军介绍,通过以上创作手法,《老广的味道(第十季)》得以突破传统美食纪录片的框架,将饮食作为切入点,勾连起地理、历史、族群、经济等深层结构,最终指向岭南文化中“在坚守中变革,在流动中扎根”的精神本质。“这种创作路径既能满足国际视野下的文化猎奇,又能唤起本土观众的情感共鸣,实现‘贴地气’与‘传能量’的双重诉求。”王世军说。

《老广的味道》以独特视角深入岭南美食腹地追根溯源,通过“食物—人—土地—文化”的叙事逻辑,将饮食升华为一种人文精神的载体。《老广的味道》工作室创始人、第一季至第十季总导演李伊平表示,全片从不偏离人这个主题,擅长以手艺人为载体,呈现代际传承与创新博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匠人日记式跟拍,例如为了拍摄马来西亚槟城汕头街的权记鸭粥粿汁的故事,导演组24小时跟拍,记录下祖孙三代人的劳动节奏和真情对白,以及对故土文化的深情依恋。更重要的是,纪录片让手艺人用方言讲述技艺口诀,同时配合镜头叙事,从而形成了观众可以感受、可以体验,并产生向往的情感传递。

“《老广的味道(第十季)》通过纪实精神、人文主义和视听媒介的融合,深刻展现了岭南饮食文化的魅力,而‘人才是岭南文化之美的核心’这一理念更是贯穿其中,成为连接美食与文化的关键纽带。”王世军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花鸟使”“县主”是什么,李现... 作为开年第一部大剧,1月7日开播的古装剧《》显现出不错的品相。该剧由华策影视出品,丁梓光执导,张鸢盎...
开年现实改编悬疑《漂白》,太炸... 《漂白》上线了。国产犯罪大片 ,幕后班底和演员阵容,让不少观众认为他是今年的悬疑剧黑马 。 改 编 ...
央视终于出手了,靳东、于和伟、... 2024年落幕,这一年有很多好的电视剧,你认为最好看的是哪些?前不久,央视就公布了第三届电视剧年度盛...
信息差与古代政变:揭秘古代名将... 古代将军成功发动叛乱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信息传递较为困难。由于通信落后,基层士兵对自己参与的叛乱活动...
民间故事:“日不晒根,口不吞阳... 民间故事:“日不晒根,口不吞阳”,晒根与吞阳都有何含义?古代的俗语和谚语,虽然有些是基于封建迷信,但...
古代中东:城市规划与市政建筑        编辑|屏风浊影深       古代中东地区的城市规划和市政建筑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
大寒|新型“电子榨菜”微短剧,... 今天(2025年1月20日),大寒节气到来,此时正值岁末,年味渐浓,2025年春节档影片陆续定档,大...
【慎点】震碎三观的土味短剧爆火...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学姐的口袋”,了解更多内容文稿 | 学姐的口袋视频 | 学姐的口袋01《闪婚老伴...
盐城举行投资环境说明会:邀您“... 新民晚报讯 (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王叶州 李金龙)向“新”而行,“盐”续精彩,“城”就梦想。昨天上...
开播首日冲上“榜一”,4天就大... 《朝云散》的开场,便是一场令人背脊发凉的中式恐怖大秀:深夜里,巡夜的更夫被一白衣女子引入舞动的鬼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