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啊。
这两天去了趟香港看艺术中心的新展,又翻出了衣柜里几年前买的这件香奈儿千鸟格外套。本来很忐忑以为穿不下了,结果穿上还好诶。 ▼
因为过去一年没有怎么拍摄出镜,我经常穿一双运动鞋就出门了,导致这次要跟崔斯坦一起出门的时候被嫌弃~她现在每天都有认真穿,非常有拿捏女明星的架势,在我们去香港前,特意跟我说,请不要再穿那双旧运动鞋,不然怕我在她身边会非常自卑。
我就勉为其难没有穿那双走一万五千步都不累的运动鞋,但出门还是想要穿得舒服一些,所以就找出了这双几年前出差长途出差必备的靴子。虽然这一身都是旧衣服,但是穿上也让自己感觉挺提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穿搭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当天的状态。如果穿得邋里邋遢,就会感觉整个人也懒懒的,干啥都提不起兴致。反之,如果稍微认真打扮一下,就会感觉整个人都利落了不少,做事情都更有动力了。
之前在2024年度总结里提到这句话, “面对人生至难之事,也要有盛装赴宴的心情。”好多读者都有共鸣。 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 这个看似很“玄学”的观点—— 穿衣真的会影响人的自我感知和当天状态吗?
其实这背后还有不少专业说法呢!一起来看看:
1. 利用穿衣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我之前不是坚持打卡认真穿了挺长一段时间吗,后来分享过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通过认真对待穿衣这件小事,我也更认真对待自己了。
这件小事成为了一个锚点,产生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认真穿了以后也会想要认真做一下别的。而当你对自己的状态很满意地出门时,那一天的心情都变得明媚了。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被自己认真对待,这样的每一天都很值得期待!
我有不少朋友也发出过类似感慨:如果某天认真穿了,感觉行动力都会变强、效率也会变高。
反过来也是,如果有天头发很油或者穿得皱巴巴,就总是会担心自己很邋遢,甚至有时候不敢直视别人。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觉得,我穿什么,难道不是由当下的心情决定的吗?
但其实,穿什么也会反过来影响一个人的状态。
心理学上 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具衣认知(Enclothed Cognition): 衣服带来的身体感受和象征意义,能增加相关的身份认同。 比如在实验中,穿实验服的人比起随便穿的人,完成 相关 任务时注意力更集中、表现更好。
这也可以解释听起来非常玄妙的“穿衣磁场”。为什么穿着合适且喜欢的衣服可以提高能量,因为当我们穿着得体舒适的衣服时,更不容易被分散注意力。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也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到:“身份是由表演塑造的,而服饰是这一自我构建过程重点的关键工具。”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选择的衣服代表了你想要传达的形象,它可能也是你在这个环境里面扮演的一个“角色”, 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一点,通过穿衣打造一个想要的“好状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比如,有人在备考的时候会特意穿上校服~
这一点在工作中当然也很受用——
穿着睡衣,披头散发地居家办公时,工作效率极低,总是想窝在床上沙发上;去年很流行的“班味恶心穿搭”,也很容易带来消极的感受;而有质感、带一点正式感的上班装,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提升工作中的信心。
年后刚开工不久,评论区就有很多小伙伴让我写写通勤相关的选题,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得体又轻松的上班装,能帮我们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治愈“节后综合征”~
2. 多穿“对的”衣服
什么是“对的”衣服?
其实就是契合自己个性,能够表达自我的衣服。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喜好,比如她爱看的电影、喜欢的书,或者是从家居布置、做事风格等等,观察出一个人的特点,但有时候她的穿衣风格里却没有这种一致性,这一点我在做素人改造的时候经常能感受到——不合适的衣服有时候会压抑一个人的个性和表达。
职业造型师Molly Bingaman曾经在一次TED演讲中分享过: 我们注重外表、注重穿衣,根本原因是希望“被看到”、能“和外界发生联系”,而 这和品位、年龄、时尚知识的关系都不大,核心是要能体现真实的自我 。 ▼
这个真实指的不是朴素、不打扮,而是要选择自己有共鸣的衣服。▼
对的衣服,应该是个人魅力的表达和延续。
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这件衣服挺火,但我get不到;或者尝试了某个很火的单品以后发现自己驾驭不了,其实就是没有共鸣的体现,那它就不是你的衣服(至少目前不是)。
如果你对自己的风格还不明确,挑选衣服的时候,不妨找找感觉,抓住内心有共鸣的瞬间。 关于风格探索,多 翻翻我们以前的相关推送也有帮助,哈哈。
3. 低能量时怎么穿衣?
大家应该都有过这种感觉:状态不好的时候,打不起精神,干什么都没兴致,整个人浑浑噩噩的,更别提研究穿什么衣服了。
那穿衣能帮我们走出状态低谷吗?其实是有用的——
但凡让你有一点不舒服,都不要穿
因为在能量低的时候,不舒服的衣服只会让你觉得更加不舒服。
这时候就放弃衣柜里那些“美丽废物”吧!腰围紧到无法呼吸的无弹牛仔裤、有点扎皮肤的毛衣、冻肚子的超短背心、沉甸甸的大衣、又硬又挤脚的尖头恨天高、重得难以抬脚的厚底鞋,等等。
那一丝难受感可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某个瞬间悄无声息地让我们崩溃。
首选廓形宽松、面料亲人、款式简单的衣服,比如羊绒毛衣、针织开衫、卫裤等。确保衣服有一定的舒适度和服帖度,自己能够活动自如。
穿得舒服不等于随便穿
在能量低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想要随便穿一下。
但是一旦随便穿了就会发现,其实这样是更难恢复能量的。随便这个词,听起来就有点自我放弃的味道,在心理上让自己陷入了一种“我不想好起来”的状态里。
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衣服是身体的容器,它的形状/版型会影响你身体的能量级。”低能量时,把身体放进一个更挺拔的容器里,能量 可以提升好几个度。
能量不足时,不妨穿一下幸运色
黑色是很多人的安全色,“心情不好就穿一身黑”,很好奇有多少朋友有过这样的习惯。▼
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黑色可以象征权力、优雅、正式,但常常也代表悲伤、压抑、抑郁等消极情感。在本就心事重重的时候,大面积黑色可能会把人压得更加喘不过气。
《图解色彩心理学》▼
工作室小伙伴诗勤很有共鸣,她说去年有一天心情很差时穿了一身黑,虽然是最喜欢的黑旗袍,但一天下来心情不仅没有变好,反而越发想“创飞全世界”。
这个时候不妨穿一点幸运色。很多人都会有那么一两个对自己来说稍微特别一点的颜色,通过在穿搭里面增加自己喜欢的颜色,也能给自己提气。
即便黑色是你的本命色,也不需要每天都大面积穿,可以适当调剂一下能量~
4. 注重与衣物的联系
看了这么多关于整理和断舍离的书后,发现大部分都有一个共通的点:就是要让衣柜里的衣服流动起来,也让能量流动起来。
勤打理
很早以前就和大家分享过,衣服显贵的秘诀不在于价格,而在于是否有好好打理。▼
定期打开衣柜查看衣服的状态, 剪掉线头,清理毛球,洗净污渍,粘掉浮毛,熨平褶皱,缝补掉落的扣子 。
我很建议大家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比如小型蒸汽熨斗、毛球修剪器、除毛刷、除味喷雾、针线盒。有了这些趁手的工具,打理衣服其实很简单。这个过程甚至很解压。
叫醒自己的衣柜
衣服真的要经常穿。经常穿,衣服就会和你产生羁绊,你对它就会更了解,从而更有可能穿它,形成一个好的循环。
不常穿的衣服,即使就在眼前放着,找衣服时也会自动略过,完全想不起它的存在。如此一来,之前选购衣服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全都浪费了,这件衣服放在衣柜里也只是浪费空间。
像我开头分享的那件千鸟格外套,一直以来我对它都是很有感情的,还记得第一次穿它是《今天也要认真穿》在上海签售呢。▼
这次在香港路过酒店楼下的香奈儿进去逛了一下,提了一嘴我的外套袖子有点长(当时还没买任何东西),店员就主动说可以帮我改,然后真的叫来师傅帮我量身然后拿去改了!关键这件是好几年前的且并不是在他们店买的诶!真是又惊又喜。这件外套的“履历”就这样又多了一抹亮色哈哈。
每隔一段时间整理一下衣柜
尝尝整理衣柜,把不穿的衣服断舍离,可以让你在下单的时候变得更谨慎,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因此还省了很多钱!本来在购物车里加了几件衣服,后来看了一下自己的衣柜,发现其实不用买。
物尽其用也是我的新年flag之一。最近在努力叫醒自己的衣柜,发现我的衣柜还是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很多衣服过了几年再看依然很喜欢。
黎贝卡的话:
好啦,简单总结一下——
01 利用穿衣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02 多穿契合自己的衣服;
03 低能量时,穿穿幸运色;
04 注重与衣物的联系。不穿的衣服断舍离,已有的衣服经常穿+勤打理。
最后分享一下后台收到的美丽买家秀吧!
yuanyuan圆:登高望远,祝卡卡新年也步步高升。PS.苏格兰羊绒太暖,但我是爬得最快的那个!▼
竹子:现在的衣橱基本被卡卡家衣服或者卡卡推荐的品牌占满了 , 过年穿着卡卡家衣服去了昆明和大理,云南很美,这次过年很幸运遇到了苍山瑞雪️,有机会还想去云南好多次。▼
已经给这两位老读者准备了小礼物,也欢迎更多朋友踊跃晒图呀。
新的一年, 祝大家都有一个 高能量衣橱!
晚安,我们后天见:)
编辑:诗勤 统筹:Meow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我们【missbecky@beckysfanta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