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短剧《南宫谣》热播,产教融合成为最强“推手”
创始人
2025-04-15 21:51:37
0

近日,古装剧《南宫谣》(开机时暂名《凤临天下》)在某平台热播,并迅速登顶全网短剧热播榜。这部剧是由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指导,该校文化管理系教师孙林担任总制片和导演。《南宫谣》以“项目化实战教学”模式为跨领域、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创新范本,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又一成功案例。

作为项目化教学的探索,《南宫谣》从策划到上线全程贯穿于教学实践之中。孙林带领师生团队将前期拍摄、后期制作、海报设计、宣发运营等全流程业务转化为一个个教学案例,覆盖《数字媒体案例开发综合实务》《新媒体设计实务》《短视频设计与制作》等核心课程。学校文化管理系的艺术设计、出版商务等相关专业近300余名学生参与海报设计、预告片剪辑等实战任务,实现了“课堂即片场,作业即作品”的教学目标。

《南宫谣》剧照

指导学生完成《南宫谣》上线海报制作

“我们通过‘项目示例演示+实战操作’双轨并进,让学生全程参与从脚本分镜到成片输出的每道工序,真正掌握影视制作的全链条技能。”孙林说,这种真学实做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更让教学成果直接对接市场需求,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为了构建“教学—实践—就业”的完整闭环,学校相关系部领导带队调研横店影视城,与多家影视制作、服化道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项目实践平台。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利用假期驻扎行业一线,将实践经验反哺教学,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教师既是课堂上的导师,也是片场里的制片人。”文化管理系主任王红英介绍,这种“双师双能”模式让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前沿,学生既能掌握影视制作技术,又能熟悉市场运营规律。例如,在《南宫谣》宣发阶段,学生团队通过数据分析优化了推广策略,这正是“技术+运营”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成果体现。

上海版专表示,今后学校的相关系部将通过产教协同,为学生持续打造课堂、片场、市场的人才培养链,以行业需求为风向标,锻造兼具审美判断力、技术执行力与文化传播力的复合型影视新生力量,推动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原标题:《古装短剧《南宫谣》热播,产教融合成为最强“推手”》

栏目编辑:王蕾 图片来源:上海版专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王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古代骗术界的八大门派:“蜂麻燕... 从古至今,骗术就一直存在,而且在古代的时候,这些骗术还有专门的一些门派,而这些门派也都做着一些见不得...
什么运动对心脏最健康?研究发现... 站着、坐着、走路、爬楼梯、跑步、睡觉……这大概是不少人一天中的所有行为。这些行为会对心脏健康产生什么...
《侦察兵》里搜索队长王德彪,一...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电影业刚刚开始发展。中国电影人秉承初心,在一幕幕黑白电影作品中,尽己所能,做到最...
我是刑警:击毙张克寒谁功劳最大... 《我是刑警》张克寒案已经告一段落了,现在的剧情已经开启了新的案件了,但围绕着张克寒案的讨论声还没有停...
《六姊妹》直到发现母亲遗嘱,何... 随着十余日的更新,由央视扶持的现实主义家庭情感大剧《六姊妹》,已经播出到了近半的剧情,除了作为主角的...
赵丹的前妻黄宗英:一生结4次婚...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19...
“珠影四朵金花”之左翎:父亲患...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20...
1993年,刘晓庆采访李讷,李... 1993年,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年份。这一年香港回归的钟声尚未敲响,互联网的浪潮还在孕育,中国大地正经...
《大奉打更人》第一军神魏渊:与... 在《》的剧情中,魏渊的前尘往事浮出水面,这位被打更人崇拜的偶像,听到名字就肃然起敬的人物,原来过往是...
江湖情义12:打沈鸿宝,加代不... 沈鸿宝说:“哥们,我跟段老大关系好。段老大都说话了,跟段老三都说了,让我拿赔偿,这个事拉倒了。你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