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了这点,罗昊天没在18楼待多久便兴奋地离开了,他要先去看看23楼的情况。
23楼没让罗昊天失望,这户人家的这间屋子被装修成了“娱乐房”,里面放了套大功率的K歌设备。为了保证不吵到邻居,屋主在装修时,特意做了隔音,四周都进行了软包处理,窗户那里是封死了的,他的嫌疑可以彻底排除。
看到这,罗昊天心中了然,18楼F号的嫌疑进一步增加,彻查此户所有人员!
第十章 操场埋尸
安排完案子上的事,罗昊天匆忙往医院而去,他问过父亲,母亲这会儿刚好醒着,他要赶在母亲休息前和她说上两句话。
身为人子,侍奉双亲是本分、是孝道,可作为一名警察,他亏欠父母实在太多了。不仅是父母,他还亏欠妻子……和儿子。但没办法,“双手”将国徽托起便成了警徽,警察二字承载着责任与使命,而刑警又是警察中的利剑,如何能不冲锋在前?
罗昊天赶到时,父亲正用棉签沾着水给母亲湿润嘴唇,她手术后一段时间都不能进食,连喝水也不行,全靠静脉输入营养液维持身体所需。
母亲虚弱的样子让罗昊天心中酸涩无比,他脸上却露出笑容喊了声:“妈。”
母亲嘴唇动了动,和以往喊罗昊天时的口型差不多,可罗昊天几乎听不到声音,他强忍着难过,上前双手握住母亲的右手:“你别说话,多休息。”
父亲给老伴润完嘴唇,放下棉签和水,对罗昊天说:“你陪着你妈,我出去抽根烟。”
罗昊天点了点头,稍后,父亲身影从他眼前经过,他只觉这个男人突然间老了一大截,背微微驼起,走路的步子变得蹒跚,连说话的声音也远不如半年前有底气。
他不敢再想下去,别过头,继续和母亲说着话。当然,基本都是他在说。
母亲身体非常虚弱,体内的麻药劲也还没完全消散,父亲抽完烟回来的时候,母亲已经再次入睡了。
罗昊天原打算让父亲休息一晚,自己守着母亲,结果王贵打电话让他马上回去。
“有新线索?”罗昊天拿着手机出了病房。
“今晚要到先锋一小挖尸!”
“谁的尸体?”这个消息实在过于震撼,罗昊天必须要确认一下。
“还能有谁!”
“哪来的消息?”罗昊天只觉心跳速度猛地加快了不少。
“我马上要赶过去,今晚要完成这件事,你先回来再谈!”
罗昊天回到病房,欲言又止,父亲看他的样子就知道是单位有事,劝他去忙,只叮嘱他开车小心些,不要分神。
向晓雨还在蓉城警方的协助下排查时代公寓的重点人员,罗昊天出医院后给她打电话说了这事,她想着罗昊天近日办案和照顾母亲两边忙,睡眠严重不足,独自驾车不安全,非要跟着一起,罗昊天开始不同意,后面拗不过,又听向晓雨说她已经把排查工作协调好了,后面她再过来一趟就行,再者,若是学校真挖出了尸体,她作为痕检员,回去也能帮上忙,罗昊天就同意了。
“到底什么情况呀?”一上车,向晓雨就迫不及待地问。
“说是十年前先锋一小食堂施工时,在杜长明二人失踪当日,工地上填埋了两个坑,王大队收到了可靠线报,他们的尸体就在其中一个坑里。”
“这……这可开不得玩笑。”向晓雨正喝着饮料,差点呛水:“弄出这么大的动作,万一没挖出来怎么办呀?”
“虽然我不知道老王的情报来源是什么,但凭我对他的了解,他敢挖,就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把握。再者,选择在夜里行动,也是要缩小影响,留下退路。”出了城,罗昊天加大了踩油门的力度,炯炯有神的目光随着车灯,一并向前方的黑暗射去。
一小时后,勉州市先锋一小食堂外侧,灯火通明。
现场两台挖机同时作业,短时间内已经破开上面的水泥层,挖出了一个直径三米、深两米的大坑,还有两名工人拿着工具在旁边严阵以待,等挖机离场,他们就迅速开工。
两名挖机司机、两个工人,虽然都是临时找来的,却都来自市政府下属的投资公司,相对而言比较可靠,并签订了保密协议。
除了他们,现场还有十来人,分别来自先锋一小、市公安局、市电视台和报社。副局长苏捷带着一众刑侦人员,媒体也是他们邀请的,作为整个挖掘过程的见证人。
先锋一小这边则是校长黄洪兴、副校长曾怀安和后勤部长李伦,几人表情各异。黄洪兴面色凝重,接到保卫处电话时,他正在家中书房冥想着接下来该怎么办,听闻警方已经带着挖机强行闯入学校,他惊得近乎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黄洪兴一边指示保卫处阻止警方进一步动作,一边开车往学校赶,路上打了好几个电话出去,对方不是市教育局的领导就是市政府的官员,黄洪兴希望通过他们疏通公安局的关系,延缓这场突如其来的侦查。
然而,黄洪兴的算盘落了个空,公安局显然是有备而来,不给校方任何回旋余地,不仅杀了他个措手不及,带队人还是挂着副市长头衔的市公安局局长代云成,有他坐镇,除了市里一、二把手,谁还能力挽狂澜?
虽是如此,警方还是给黄洪兴留了一丝颜面,等着他赶到后,由副局长苏捷向他通报了事件的来龙去脉,与张斌向罗昊天透露的差不多,说是警方收到可靠情报,学校食堂下方埋有尸体,牵涉到一起陈年命案,希望校方配合调查。
黄洪兴马上提出顾虑,说会影响学生上课,苏捷抛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此事高度保密,就算真挖出了尸体,我们也不会立即公布,而会等到案件侦办结束后才公布,算一算时间,那个时候学校已经放暑假了;如果没挖出尸体,校方就说是对老旧管道、线路进行改造,更不会有什么影响。
“黄校长,收到线报的第一时间,我就向(市委)书记报告了此事,他也一再叮嘱我要缩小影响,所以,我才来亲自督阵。这点你放心,在没得到组织的许可前,消息不会传出去。”代云成笑呵呵地讲,表面听来,他是给黄洪兴吃定心丸,实际上是在施压。他一发话,黄洪兴再不好说什么,只得表态说校方会全力配合。
此后,开始施工,代云成目的达到,就在秘书陪同下离开了现场,并将指挥权交给了苏捷。
和黄洪兴凝重、焦虑表情不一样的是,曾怀安更多表现的是一种疑惑。这天他作为值班校领导留守,第一时间接待了警方,听闻这个消息时,首先想到的也是对学校的影响,之后听了警方的解释,又开始好奇,打听是什么案子,下面埋的又是谁,对此,苏捷以暂时保密为由,没有回答他。
罗昊天到达现场后,与苏捷、王贵两人钻到旁边的一辆警车上,对相关案情作了进一步交流。
“真要挖出了杜长明的尸体,提供情报的线人能否出面作证?”罗昊天问。毕竟,单靠赵富光的一张纸条,还不足以将黄洪兴定为嫌疑人。而这个线人能如此精准地找到杜长明的尸体,显然知道一些内情。
“挖出尸体后还有一系列侦查工作要做,等你们忙完了再考虑这事。”苏捷含糊其辞道。
“找出尸体就算迈进了一大步,他娘的,咱们搞这么大的动静,可别扑个空!”王贵咧嘴说。
苏捷瞪了他一眼。
王贵自知失言,忙“呸”了几声:“肯定不会扑空!”
罗昊天又简单把蓉城的情况做了个汇报,差不多一支烟的功夫,三人就从车上出来,返回到挖掘现场。
这时,挖掘机已经撤走了,张斌带着工人在坑里手动挖,向晓雨在一旁指挥,生怕他们一不小心挖坏了尸骨。
机械换人工,速度慢了许多。时间一点点过去,现场除了挖掘的声音,不再有其他声响,众人都眼睁睁地盯着下面,生怕一眨眼就错过重要时刻似的。
黄洪兴让人弄了些夜宵和饮料,却压根没人动它们。
夜里十一点二十分,有了重大发现,一只套着衣服的手臂“出土”,衣袖里空空的,只剩下白骨。
苏捷当即让工人全部上来,换了包括向晓雨在内的三名刑警下去,开始了更为细致的挖掘与勘验。
记者们面带兴奋地记录着这一切,再看黄洪兴,脸色如土,额头上浸了不少汗珠,出神地盯着下面……倒是曾怀安,见着他这样子,代替他履行起了主人的职责,招呼从坑里上来的工人们吃东西喝水。
次日凌晨三点十五分,挖掘工作结束。
熬了半宿夜,似乎所有人的精神劲都有些差,在灯光的照射下,脸色偏白。但警方脸上的兴奋神色,仍然溢于言表。
现场最终只挖出了一具骸骨,肌肉器官已经完全腐化,经法医初判,其为男性,年龄在45岁到50岁之间,身高一米七左右,后脑勺上有明显的钝器击打伤。
死者的死亡时间在八到十二年前,且骸骨直接被埋在土里,没有棺材等物件,因此排除正常下葬情况。他身上穿着衣服,裤包里没有任何物品,一时无法确定身份。
对警方来说,骸骨的出现就代表着此次挖掘取得了全面成功。一来,能够向校方和上级领导交差;二来,骸骨初检的各项特征都与十年前失踪的杜长明极为吻合。下一步,警方将通知杜长明的家人前来辨别,同时,法医会从骸骨上提取DNA与杜长明直系亲属进行比对。一旦确定死者就是杜长明,该案的侦查将突飞猛进。
看到真挖出了尸体,黄洪兴的态度好了许多,表达震惊的同时,拍着胸脯保证会全力配合警方调查,并恳请警方按先前所说,暂时不要公布该事,以免对学校的教育工作产生影响。
苏捷代表警方答应了黄洪兴,在安排专人运走骸骨后,把现场交还给了黄洪兴,由校方负责对挖出的坑进行回填,以及天亮后向师生员工解释。
“怎么只有杜长明呢?”回刑警队的路上,向晓雨首先发问。
“过于武断!晓雨姐,你可是痕检员,怎么这么不严谨,现在还不能确定那就是杜长明。”开车的张斌马上说。
“女人的直觉向来很准的。”向晓雨坚持道:“何况还是一个女刑警的直觉。”
“说到准,我倒是觉得,今晚之所以能够马到成功、一击即中,这条情报才真是准。”张斌话峰一转:“天哥,你之前就负责杜长明的案子,你觉得情报会是谁提供的。”
“能做到这么精确,肯定是知情者啦。”向晓雨凭着自己的刑侦经验,抢先分析道:“不管尸骨是不是杜长明,至少有一点能肯定,这个死者是被人谋害的,而提供情报的人,十之八九都是参与者啦。”
“既然是参与者,都选择和警方合作了,怎么不一股脑把其他人全都交代出来?”张斌反问。
“这个……”向晓雨求助地看着罗昊天,他正在擦风油精,以消除熬夜带来的身体疲惫。
罗昊天一边将风油瓶揣回裤包,一边说:“局里那么多警种,除了咱们,还有禁毒、经侦、监管等等,他们也有各自的线人和情报来源,之所以局里只给情报,而不把人给咱们,肯定是还牵扯到其他大案,暂时不合适罢了。领导站得高看得远,比咱们考虑得周到,咱们就别瞎想了。话说回来,现在局里送了咱们一份大礼,咱们也该卯足劲干一场了!”
第十一章 再次较量
当罗昊天风驰电掣地从蓉城赶到先锋一小参与挖掘时,陈卫华信步走进了苏荷酒吧。他知道刑警队今晚会有大动作,相比于刑警对食堂挖尸还带有几分忐忑与怀疑,陈卫华的内心只有激动与渴望,因为他知道来龙去脉,亦对探测仪的精准和汉堡的高超技艺充满信心,但他无法去现场观看,只能继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今夜,苏荷酒吧就是陈卫华的战场。
上次发觉自己被公交车上的小贼跟踪后,陈卫华及时将相关情况向上级作了汇报。有了鹰眼捕获的小贼面部图像,特勤处很快就核实了二人的真实身份。
他们都是盗窃惯犯,其中,陈卫华认得的那人叫韩洋,他是团伙中的一个小头目,盗窃手法也比较高明,很少被人抓住把柄,最近一次被公安机关处理已经是半年前了。另一人是新加入团伙的成员,上个月才从拘留所出来。
潜藏者身份特殊,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时刻留意,不能做出有可能暴露身份的行为。而在公交车上与贼们较量,就增加了暴露的风险,上级最初是不同意陈卫华这种做法的。只是,特勤处长虎猫对这个手下钟爱有加,在听取了陈卫华的想法后,松了口。
陈卫华说:“潜藏者是为执行重特大任务而潜藏,但在一生中,没有任务的空档期占绝大多数,他们不像正面战场的警察,随时穿警服或办案子或进行集中政治学习,缺乏存在感和职业认同感,如果见到现行的违法犯罪行为还隐忍不发,长期下去,心性都变得麻木了,何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热血情怀?”
“当然。”陈卫华补充道:“一切以不暴露身份为前提,并且,我也只是提出建议,如果你们不批准,我肯定不会去做。”
虎猫知道陈卫华的本事,为了安全起见,他又带着陈卫华去了特勤处专门的培训基地,全面检测了陈卫华防偷盗的能力,答应了他的请求,但也约法三章:不要每次碰到都出手,出手率得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以下,一旦决定出手,必须有百分之百把握。
能争取到这种结果,陈卫华已经很满足了。虎猫拍着他的肩膀,勉励道:“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不仅是潜藏者终生的信念与支撑,也是每个警察的职业操守,但有些警察,当着当着就丢了初心、忘了使命,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
对于韩洋认出陈卫华一事,虎猫反复问了当天交锋的细节,认为陈卫华没出纰漏。在查了韩洋的履历后,虎猫更是肯定,韩洋的技艺比陈卫华差了至少三个档次,绝不可能察觉出异样。
那么,韩洋到底为何会盯上陈卫华呢?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陈卫华,也让虎猫坐立不安。换作平时,他们可以好好商量一番对策,但如今陈卫华已经苏醒,且正在执行重要任务,出不得岔子。
为了快刀斩乱麻,虎猫最终决定发挥特勤处的职能优势,在经得局长同意后,他让全市公安手里的情报网络上报近一个月以来的所有信息,无论大小。
情报汇总后,竟有一千多条,但这对特勤处来说只是小菜一碟,汉堡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并进行计算,一小时不到,就梳理出了63条关联信息,他再人工逐一浏览它们,又选出8条信息,通过对它们之间逻辑关系进行构建,找到了答案。
汉堡最终使用的原始信息只有3条,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列,分别是:
1.有人在市公交公司高价买去了部分车辆行驶途中的车内监控资料,包含10、12、17三路车。
2.城区一些偷盗团伙之间,有人分享着十二张视频监控画面的截图,让干活时留意这些人,十二张画面里,有一张就是陈卫华。
3.有人拿着一张特定的截图,想要知道图中人物的个人信息,这张图里的人,也是陈卫华。
第一二条信息发生时间在陈卫华与韩洋在公交车上交锋之后、韩洋跟踪陈卫华之前,第三条信息的发生时间在韩洋跟踪陈卫华之后。
汉堡的推论是:盗窃团伙察觉出有人动了手脚,又因为每名当事贼始终没有与对方正面接触,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就花钱疏通关系,买来了相关路线的公交车监控视频进行查看,通过系列筛查,选出了十二个可疑人员。韩洋在团伙里不可一世,结果同样着了道,吃了陈卫华的亏,所以他心里憋着口气,把这些人的模样记得深,当晚在苏荷外与陈卫华偶遇后,认出了他,就一路跟着他去了,后面又向人打探陈卫华的个人信息,是为了确认公交车上动手的人到底是不是他。
虎猫和陈卫华都认可了汉堡的推论,虎猫在所有线索里选了20条,要求相关警种盯紧,有情况及时跟进。韩洋查陈卫华的那条线索就隐藏在这20条之中,另外不相关的19条都是掩护,以免暴露出真实意图。
所有潜藏者的身份在系统黑匣子里都是高亮关键词,一旦有人查询,会立即向虎猫报警。
不久,虎猫就收到了这条期盼已久的报警,查询指令来自一个禁毒民警的数字证书,细查得知,是一个辅警盗用证书所为。虎猫不仅没有阻止他,还在这之前对陈卫华的个人信息进行了排序,着重突出他曾在苏荷与人打架被拘留的经历。
据线索回报,这天晚上,双方将在苏荷进行信息交易,陈卫华特意过来,是要让韩洋一伙再好好瞅瞅他“放荡不羁”的一面。
陈卫华进入苏荷时,韩洋一伙已经去了一阵子了,这是汉堡提供的信息。他在后台调用了苏荷周围所有的天网监控,并将韩洋的人像设为触发条件,一旦他出现,就会自动提示。
夜场是各类案事件高发的区域,为了预防犯罪,也为了案件发生后取证方便,警方在安装天网监控探头时,对这些地方都会特殊照顾,尽量不留死角。
陈卫华找到位置,点了酒就开始欣赏舞台上的表演,兴致来了又下场跳舞。
通过跳舞,陈卫华自然地游走于舞池,探知着里面的情形,找到了韩洋所处的位置。
跳完两曲后,陈卫华回到自己座位,却发现那里已经坐了个女子,走近一看,是上次那个叫 “兰兰”的陪舞女郎。她也不客气,自顾自地喝着陈卫华点的酒,见陈卫华回来了,起身向他迎来,热情地嗔道:“你不够意思啊,来了也不找我。”
“我刚才没看到你啊。”陈卫华故意说,顺势捏了下兰兰的脸蛋。
刚才陈卫华第二次转到韩洋桌子周围时,多停留了一阵,目的就是让他们注意到他,现在他背对着韩洋,如果韩洋有盯着他,就会发现他这个轻佻的动作。
陈卫华意外的是,上次他摸兰兰屁股被拍开了,这次肢体接触,兰兰没有拒绝。
后面的时间,他们喝酒、跳舞、大声说话,像是一下子熟悉了不少。灯红酒绿间,有那么一刹那,陈卫华看着兰兰,恍然地想起了曾经苏荷的头牌——为了他而违抗老板命令的苏月。
无论是与兰兰周旋,还是怀念苏月的愣神,都没有影响陈卫华在韩洋视野中演戏。他没有刻意再靠近韩洋那帮人,甚至没去瞅他们,只是像一个正常的夜场老手一样,喝酒、把妹、在舞池中扭动身躯。
这些行为,加上因打架而被拘留的履历,足以让韩洋消除陈卫华是便衣反扒民警的疑虑了。
但从韩洋对陈卫华上心的程度来看,虎猫和他都认为这还不够,他们推测,韩洋会有更直接的试探。
兰兰的脸又喝红了,精神也愈发亢奋,跳舞时搂着陈卫华,摆动得很疯狂。
接连跳了几曲,陈卫华嚷着累了,两人摇摇晃晃地回到桌子前,刚坐下一会儿,陈卫华突然站起身,上下摸自己的衣服兜。
“找什么啊?喝酒。”兰兰一手端起一个杯子。
“我手机掉了!”陈卫华酒醒了大半,身上摸了没有,就弯腰在桌下找,还是没有,又返回舞池,低头在地上搜索。
兰兰陪着陈卫华在舞池里穿梭了七八分钟都没找到手机,这才说有可能是被人偷了,酒吧人多,尤其是跳舞的时候,就像挤公交车一样,小偷容易下手。
陈卫华顿时兴致全无,点的酒还有几瓶没喝也不要了,借兰兰手机报了警,警察过来后,带他俩一起去派出所做了笔录,让等消息。
走出派出所时,已经过了12点,兰兰说还要回酒吧去拿东西,陈卫华就打车先把她送过去,自己再回住处。
一路上都没人跟踪,关上房门并反锁后,陈卫华才彻底放松下来:这关总算过了。
陈卫华和兰兰跳倒数第三支舞时,韩洋也下场了,倒数第二支舞时,韩洋趁着靠近陈卫华的半分钟,偷走了他的手机。整个过程,陈卫华了如指掌,却不动声色。
偷走的手机的的确确是陈卫华一直用的,里面的日常使用痕迹也没清除。只不过,特意植入了一些观看色情视频的痕迹。
韩洋拿走手机,若是技术差解不开锁就罢了,直接售卖给二手商;若是解开了锁,那就更会加深陈卫华是一个喜欢打游戏、逛夜场的闷骚手语老师的印象。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韩洋一伙排除陈卫华的“嫌疑”,不再纠缠他。
此时的陈卫华还不知道,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再次与韩洋打交道。
洗了把冷水脸后,陈卫华坐到电脑前,点了支烟,打开天龙游戏的客户端,特勤处之间联系的游讯APP就是这家游戏公司开发的。
进入游戏,陈卫华快速点开好友列表,虎猫没有在线。
汉堡的头像是亮着的,陈卫华查看对方状态,系统提示为“副本中”,陈卫华发消息问:“什么门派?”
“大理段家。”汉堡很快回复,又问:“你呢?”
“逍遥无尘。”
“大理”和“逍遥”是天龙游戏里的两个门派,但“段家”和“无尘”是特意加的,这是特勤处识别身份的口令。
确认身份后,汉堡说:“你手机已经被格式化了。”
“这么快?可惜了你弄的那些使用痕迹,浪费表情。”
“这是好事,他们对解开你手机失去兴趣,说明已经排除对你的怀疑。”
“嗯。”对此,陈卫华也比较满意,不再过多计较,明日一早他就会去商场重新买部手机。
“我把黑影做出来了,还原度百分之七十。”
“我看看!”情急之下,陈卫华冷不丁被烟呛了一口,汉堡能还原百分之七十,陈卫华认为,凭着自己对学校职工的掌握,基本能判断出黑影的真实身份。
两分钟后,陈卫华在保密邮箱看到了那段还原后的视频,与视频一并传来的,还有汉堡根据图像里人物的比例测算出的真人身高、体重等数据。在反复播放十多次后,陈卫华心里冒出了一个人名:萧恒。
视频里自始至终都没拍下黑影的正面,陈卫华先是从体形和身高锁定了一个范围,有八名男老师符合。最后让他确定此人身份的,是发型。
本来,在昏暗环境中,是看不清一个黑影的发型的,但当天晚上有风吹动,视频里,有三四秒时间,环境的风力变大,那人的头发被吹了起来,看上去有五六厘米长度。
除了陈卫华自己,学校里留这个长度头发的男老师只有两人,再将这两人与前面通过体形、身高锁定的八人取交集,就只剩下了萧恒。
这个答案没让陈卫华太过意外,倒是有种猜想被证实的成就感。潜入先锋一小后的第三个月,他就给虎猫提交过一个名单,上面列出了他认为最有可能是匿名举报者的人员,当中就有萧恒的名字,理由有二:一是萧恒爱看推理破案题材的小说;二是萧恒作为一个男人,却比较八卦,好到处打听消息。
表面看来,这两点也没什么特别奇怪的,所以一般人不会察觉有异,但陈卫华在知晓匿名举报事件的前提下,再有意识地观察,就觉得它们非常吻合一个暗中调查者的特点了。
首先,萧恒本身不是警察,破案不在行,而通过阅读推理类书籍可以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其次,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八卦爱好者,学校发生什么事都喜欢插一嘴,那样就能把自己的真正调查目的与方向隐藏起来。
众所周知,赵富光是黄洪兴的手下,而匿名者暗示黄洪兴就是谋杀杜长明的凶手,萧恒在这特殊时期偷偷潜入赵富光宿舍的行为,与匿名者身份相符,他应该是带着某种对案件的想法进去找什么东西。
刑警队是在萧恒之后才进入赵富光宿舍的,他们在里面找到的碎纸和衣服内层的钥匙,都是通过专业手段获取的,萧恒没发现倒也正常。陈卫华担心的是,有没有什么比较显眼的线索被萧恒先得了去。但很快,他又不担心了,举报者的目的就是让警察查明真相,如果萧恒真是举报者,他拿到重要证据后肯定是要交给警方的。
陈卫华想不明白的是,萧恒在杜长明失踪后好几年才进入先锋一小,他是听谁说的这件事,又为何要像个刑警似的揪着不放?
上次陈卫华故意引导着萧恒去调查保安高锐与赵富光的关系,不知他有没有实施。
“正好明天要去一小上课,得找机会和他聊聊。”陈卫华打定了主意。
还有件事陈卫华觉得奇怪,晚上和兰兰喝酒交谈时,兰兰问了他两个问题。第一个是问他有没有女朋友,女朋友长什么样,第二个是愿不愿意为了女朋友杀人。
陈卫华没有女朋友,这个只需如实回答即可,没必要骗她。至于第二个问题,他巧妙地说:“等我有了女朋友再考虑。”
兰兰没有接着追问下去,陈卫华明显感觉到,她问这两个问题时,整个人的神态和之前完全不一样,非常炙热,满脸期待地等着陈卫华回答。在陈卫华回答后,眼神里又全是黯然。
引起陈卫华警觉的是兰兰突然提到“杀人”,且提问时非常认真。当时陈卫华的注意力都在韩洋身上,没有往深了套她的话。如今仔细回想起来,凭着对当时各个细节的还原,陈卫华肯定,兰兰有很重的心事。
虽然兰兰与当前的任务没有关联,但陈卫华觉得,在她身上有发生刑事案件的预兆。稳妥起见,他让虎猫查一查兰兰的个人情况。
除了侦查已经发生的案事件,预防案件发生也是警察的一大重要任务。陈卫华想要排查掉这个隐患,也是对兰兰的一种变相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