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韩剧,医疗题材扎堆。
从年初的《重症外伤中心》到上个月的《狂医魔徒》。
一部接着一部播出,人气口碑都不错的作品。
而在其中,有一部格外引人注目。
自打传出立项新闻时,就已经是万众期待。
要问为何?
因为它是《机智医生生活》(以下简称《机医》)的衍生作品。
30多万人打出9.5分的《机医》系列,绝对称得上一句「神剧」。
第二季完结之后,剧迷就一直呼吁着「再来一部」「永远拍下去」。
如今,《机医》第三部还没有声音,衍生剧先产出。
女主还是因《狩猎》《超异能族》而人气渐长的新生代演员高允真。
原作一众角色也是挨个客串出现,让人十分欣喜。
这部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剧集,到底能不能延续前作品质?
咱们这就来看一看——
《机智住院医生生活》
언젠가는슬기로울전공의생활
《机医》系列是围绕在同一家医院工作的五名医生的日常生活的故事。
他们既是同事,也是从大学一路携手走来的20代老友。
五个人分处不同科室,性格也五人五色。
分开来,是在各自科室顶起一片天的能力超强的医生。
但只要在一起,就会变回幼稚的模样。
为了一颗糖果,都能打起来。
《机医》中除了五个有趣的人物,情节也非常逗乐。
但凡看过的人,都不会忘记不少名场面。
像是曹政奭饰演的李翊晙出场,是被儿子用胶水把《星球大战》中黑武士的帽子粘在了头发上。
不得已,只能去朋友的医院求救,却意外被拉去做手术。
各种看起来离谱的搞笑桥段,被巧妙的音乐与剪辑技巧轻巧地勾连起,看得人捧腹大笑。
而能达到这种水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仰仗于导演申元浩与编剧李祐汀。
这二位是创造出《请回答》系列的大神组合。
最擅长的,就是拍摄朴实、自然、充满乐趣的生活流故事。
同时,他们两人也最擅长对人情与生活进行细腻地描写。
就像我们在《请回答》系列中能看到一个大时代中属于小人物们的喜怒哀乐。
在《机医》中,医生不再是全能的神。
即便是业务水平顶尖的教授,也会有许多「不能」的时刻。
这个神圣职业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平凡人拼尽全力地努力着。
我们还能在一个个病人的来去中,体会到生命的宝贵与人情的力量。
《机智》特别的一点在于,在有生有死的医院中,沉重与悲伤不是故事的全部。
虽然鱼叔几乎每集都会被病人的故事搞到流眼泪,可是在最后都还能从伤痛中看到希望。
而且在这个剧中,也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坏人。
没有反派,没有刻意为主角制造危机的对手,也没有故意破坏五人组神仙友情的「第六者」,一切都是自然、温馨的日常。
导演申元浩曾说:
「通过和我们日常生活很像的故事,一起认同他们的生活,一起生气,笑着,像日常一样轻松共鸣的作品。」
两部都是9.5的分数证明,《机医》做到了。
人们被其五人组的友情和他们的医者仁心深深打动。
这部衍生剧《机智住院医生生活》(以下简称:《住院医》),导演与编剧并不相同。
但正是因为《机医》的美好,人们还是对它有着超高的期待。
这次的主角团,不再是经验丰富的教授。
而是刚进入医院,接受临床培训的妇产科住院医生。
在韩国,住院医师是指完成医学院学习和实习后,进入医院进行进一步专业培训的医生阶段。
吴怡英(高允真 饰)是一名根本就不想成为医生的丧系住院医师。
她每天上班就是消极怠工,脑袋中想的就是如何从医院跑路。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之前就是这家医院的住院医。
但因为一个严重的失误(具体原因还未揭露)被踢出了医院,从此对这份工作产生了抵触。
后来因为家庭破产,自己也欠款高筑。
刚好遇上住院医师扩招,又被姐姐走关系弄了回来。
金思备(韩怡芝 饰)是一名学霸住院医。
她因为读了该医院妇产科徐教授的文章,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妇产科医生。
从小到大,她学业一直是坐拥第一。
各种理论知识都被刻在了大脑中,绝对的优等生。
表南景(申诗雅 饰)则是一个在外表上过度追求的住院医。
上班要穿得漂亮,头发也要有自己的小巧思。
虽然能力不错,但总是想要在工作摸鱼的女孩。
严在一(姜有锡 饰),这届住院医中唯一的男丁。
在投入医学之前,是一个只发过一张唱片的爱豆。
他对成为医生有着极大的热情,但碍于能力有限,总是好心办坏事儿。
不难看出,与《机医》比起来,《住院医》的主角在权力层级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他们不再是教授别人知识,决定病人未来的教授,而是成为要从基础学起的小菜鸟。
因此《住院医》比起《机医》,少了一些轻松,多了更多班味儿。
他们四个每天有处理不完的由教授分配下来的学业任务,和护士送来的病人问题。
但因为能力有限,总是会在各种意想不到的地方出差错,被教授与前辈责骂。
像是严在一,因为发现病人在发烧,就拿了两个冰袋让病人夹在腋下。
殊不知发烧的病人实际体感却是发寒,冰袋无疑是雪上加霜。
并且因为缺少与病人交流的经验,而与病人产生不同程度的误会。
就像金思备,虽然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完全不懂得如何与病人沟通。
只会像毫无感情的病情通报机器,让本就难受的病人,心情更加糟糕。
最终导致病人直接告状到教授那里。
另外,因为四人虽然同属一个科室,但能够跟着教授近距离接触病例、手术的机会并不是完全的平均。
这也就导致,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而这,也让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些危机。
当然,教授也不是生来就是教授。
《住院医》要讲的就是这些新手医生们,如何通过严苛的训练和跌宕起伏的医疗生活不断成长,并收获友情的故事。
就像这部电视剧还有另外一个名称——
《总有一天机智的住院医生生活》。
但,故事中的住院医生可以先不「机智」,电视剧的创作者却不能「不机智」。
鱼叔就直说了吧。
如果你是抱着想要获得和《机医》一般的观看体验,那你就赶紧跑。
虽然是同一个世界观中的故事,《住院医》却是满满的扁平感、标签感与幼稚感。
别的不说,就先来说说人设。
《机医》中的五人组,也是个性分明。
但每个人的性格色彩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在一个主要特点下,有着不同的面向,有优点也有缺点。
就像最讨人喜欢的李翊晙。
他一直是最能共情,替别人着想的人。
但在面对一个不断说着要给女儿换肝,人却消失好几天的父亲时,他还是下意识认定,这位父亲就是屈服于人性中自私那一面了。
可后来得知,这位父亲消失多日,是为了能够达到可以换肝的标准指数。
李翊晙也开始反思自己。
他意识到,因为自身认知与经历而随意评断他人,自己也存在局限性。
这种情节并不会让我们觉得李翊晙是一个不好的人,反而会因为这种瑕疵,而让他的形象更加鲜活。
而在《住院医》中,四人组的形象却十分单薄。
他们作为千禧世代的年轻人,喜欢用MBTI来将人进行分类,贴标签。
当然,这种贴标签分类,如果只是停留在日常说笑倒也无碍。
但绝不能影响到创作中的人物刻画。
在这部剧中,编剧好像也是用这样的方式,用一个特定的人设去固定每个人的性格色彩。
像是丧系的吴怡英。
为了展现她对医生这一职业的抵触,不断加码展现她的不靠谱与不负责。
例如拒绝教授给她锻炼的机会。
例如在面诊会上睡着。
此外,还放入不少不专业的医师操作。
如进手术室总是忘记防污要求,忘记撕掉护目镜上的膜,连缝针的线头也不知道扔到哪里。
要知道,一年住院医确实是新人,但也不是傻人。
更何况吴怡英还是一个「回读生」,怎么可以连最基础的事情都做不到。
或许编剧是有意为之,就是为了让观众看到她的成长。
剧中也的确有剧情演到吴怡英在意外接生了一个孩子后,被新生命的到来所震撼。
但当编剧用了9分力去描写一个人的糟糕不靠谱,那么这1分的感人场面再怎么用「圣光」和慢镜头烘托,也难以令人共情。
感受到最多的,还是吴怡英对医生这一职业的不尊重,以及这个角色的不讨喜。
这种不讨喜还延伸到了对深层次问题的讨论。
原剧《机医》中,女主蔡颂和也有一个住院医学生。
有一回,这个住院医十分着急地劝一个要动手术的病人改选蔡颂和做手术。
表面原因是,蔡颂和的手术方式更加合适,是为了病人好。
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如果选择蔡颂和,那么身为学生的他也可以参与手术,为自己的学术论文增加病例与数据。
但是《机医》并没有着重描写其中的复杂。
只是轻描淡写了一笔蔡颂和严厉地让龙医生向患者道歉的情节。
如此一来,就将人性中微妙的复杂面举重若轻地表现出来。
可在《住院医》中呢?
编剧选择浓墨重彩地加入「雌竞」的情节。
简单来说,就是让一个女性前辈在教授面前勤快努力,但私底下却各种给看不惯的女性住院医使绊儿。
例如故意打电话告诉吴怡英有一个非常紧急的患者要做手术,要求她做好准备。
结果却根本没有这回事儿,让吴怡英被其他医生排挤。
之后,还要再安排一个教授与男住院医前辈打脸这位女前辈的「爽文」情节。
顺道发展出吴怡英与这位男前辈的感情线。
如此抓马的剧情,还是我们熟悉的「机智」系列吗?
截至目前,《住院医》已经播出了四集。
但是人们讨论最多的还是每集又有哪位《机医》老面孔来客串了。
这部衍生剧的评价,则大幅翻车。
不仅分数与原作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还被嘲「蹭热度都蹭不明白」。
对此,鱼叔也只想感慨:
要不,我们还是再等等《机医3》吧。
相信它会来的。
总有一天会来的……吧?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推荐」吧。
助理编辑:旺达的托马斯
下一篇:初夏穿赫本的白裤子,清新又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