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独家专访陈都灵:“住进片场”的沉浸式历练之路
创始人
2025-04-23 17:39:08
0

陈都灵的演技常被形容为“刷题式训练”,这背后是她清晰且扎实的成长轨迹。

十年前,她凭借苏有朋执导的电影处女作《左耳》中“小耳朵”李珥一角,以清透灵动的形象走进大众的视野。十年间,她选择了一条“住进片场”的沉浸式历练之路,无论角色大小、戏份多少,每一次出演都像是她演技题库中的一道必刷题,稳步积累着经验与厚度。

近几年,陈都灵在多部热播剧中塑造了一系列令人眼前一亮的角色。真正让观众和市场见证她蜕变的,是她在《长月烬明》中大胆突破——撕掉“初恋脸”标签,诠释出一个亦神亦妖的复杂角色。这位娱乐圈“学霸”,用实力展现了荧屏上的无限可能。

眼下,古装智谋爽剧《雁回时》正在热播,陈都灵挑战了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角色:“白切黑”的庄寒雁。这位开篇即被污蔑为“赤脚鬼”的庄氏嫡女,在宅斗的漩涡中从求生者蜕变为破局者,其成长弧线引发观众强烈共鸣。在陈都灵看来,这是一个在命运中淬炼的成长型角色,和自己颇有几分相似。

回溯陈都灵这十年的演艺之路,她并不以“红与不红”来定义自己。她坦言,只要能认真拍戏,接到新鲜且具挑战性的角色,逐步突破自我,收获不同的经历,“我觉得就很好”。近日,南都娱乐独家对话陈都灵,围绕她出道十年的心路历程展开深度复盘。她始终希望为观众带来更有新意的角色,不被标签束缚,在演员这条路上走得稳健而长远。她坦露这十年的成长心得:“现在会笃定和积极地去面对未知的挑战。”

以下为她的自述——

要学会与角色共情

最早拿到《雁回时》的剧本时,庄寒雁这个角色的性格就特别吸引我。她是一个在我走近她之前,就让我觉得是一个好有力量感、内核好稳的女孩子。这部戏大概拍摄了100多天,在一个宅院里实景拍摄。《雁回时》基本上每一场戏的戏剧张力都很强,对我的体力和情绪消耗都特别大。

有一场戏是需要我在一天之内把所有在街上奔跑的戏全部拍完。在拍摄和姨娘(周如音 王艳饰)的戏份时,上午我们可能彼此还在剑拔弩张,恨不得杀死对方,到了下午又需要回到维持表面上和谐的状态;跟母亲(阮惜文温峥嵘饰)的对手戏也是一样,上一场戏和母亲还在非常剧烈地争吵,下一场已经是母女情深的阶段,情绪上一直在反复跳跃。

在剧情里,庄寒雁也有很多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命运的桥段,在拍摄的时候导演也会要求我尽全力,所以为了力求真实的拍摄效果,我也是真的在用手去挖土、用板车去拉尸体,所以对体力的挑战很大。

在我看来,庄寒雁是一个刚柔并济的人,她是一个在“宅斗”背景下成长的,重新把自己养育了一遍的女孩子。她从故事的一开始是一个求生者,到了最后成为了一个破局者。庄寒雁在性格上的转变,也让我看到了角色内心的强大,感受到了她有一种能在废墟中重塑的能力: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哪怕是在逆境中,庄寒雁都有一种非常向上的韧劲和生命力。

我很难去定义庄寒雁有怎样的角色底色,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她面对不公命运时的“迎难而上”。庄寒雁很坚强、很果敢、很有力量,成长经历了很多坎坷起伏,复杂性在于,她有一条撕裂又重构的人生轨迹。她并不是断情绝爱只为了复仇,也不是每一步都会做出超出常人预判的选择,而是在命运中淬炼的一个成长型角色。

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开始拍我就需要演出一些跟庄寒雁情感连接非常深层的戏份。拍完后,我也会觉得,在那个当下我的情绪跟庄寒雁似乎真的可以感同身受,能共情到她的一些喜怒哀乐。我自己也很欣喜,会感觉我真的又走进了一个角色的内心。在演庄寒雁时,我每天也会去思考,如果是庄寒雁遇到这个事情,可能跟陈都灵本人也会有点不同。我觉得,庄寒雁给我带来了更坚定和勇敢的力量,这可能就是属于角色潜移默化地去教会我一些做事的认知或者方法。角色能够反哺给我的力量,也让我感到很兴奋。

要从角色本身出发

刚出道那会儿,我接的很多角色有点像镜子,映照着我自己的模样或者某块熟悉的碎片。这个角色可能很大程度上跟我本人的形象,或者我的某种特质很像。那时候,我只会去思考这个角色有什么地方是我能共情的,是能赋予这个角色的。我习惯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就像在自己的记忆里找答案,去填满角色的样子。后来,接到的角色开始变了,像一扇扇不一样的门,通向完全不同的世界——类型不一样了,每个角色的性格、所处的环境都非常不同。

我意识到,自己也要变了。我开始从角色本身出发,去想象她的性格,想象她的喜怒哀乐,用她的眼睛去看戏里的每一个细节和表现。我会写人物小传,像个侦探似的拼凑她的前史,琢磨她为什么会变成剧本里的模样。这种转变,像从独角戏变成了双人舞,我和角色不再只是单方面的联系,而是开始彼此靠近,我试着走进她的内心,去懂她。

每拍完一部戏,下一扇门打开,我的注意力就自然挪到新角色身上,上一个角色的影子会慢慢淡去。我从不刻意跟她们挥手告别。拍完戏后,有时会歇一阵子,或者进入新的环境,不用再活成某个“她”时,我也不会急着把“她”打包封存。

那些情感还在心里,我更期待等到剧集播出时,看看我饰演的她能不能走进更多观众的心里。

其实每一部戏拍到快杀青的时候,我都挺舍不得的,像跟一个老朋友道别。我常想,虽然我和她们经历不同、性情各异,但能在拍摄的这段时间里短暂相遇,去活一遍她的人生,这种缘分挺珍贵的,我心存感激。

不能只看当下

去年播出的《大梦归离》,我饰演的文潇是一个给我留下了很多回忆的角色。播出的时候,我既开心又紧张。一方面是当时的拍摄很辛苦,想到终于可以播出了;另一方面,因为是群像剧,所以剧组整体的氛围特别好,我们相处得很开心。播出的时候我就观众一样,一集一集全程开着弹幕追剧。

因为文潇跟那种一上来就很强大的“神女”不太一样,她也是一个成长型的角色。有场戏她被打伤后躺地上,我看到弹幕里大家讨论“感觉这个神女很弱”,这让我开始想,当下的观众到底更想看到一个全知全能、有主角光环的角色,还是更愿意看到一个有变化、有成长,但不那么完美的女性角色?在群像戏里,剧本能承载的内容有限,我怎么样才能在有限的内容中把她演得更丰满?怎么样让大家看到和理解她的前史?这些问题也让我意识到,演一个角色,要尽可能抓住一切细节,哪怕是剧本和台词没给到的东西。

像《长月烬明》里的叶冰裳,她身上有很多恶,但并不代表她天生就是如此。她也经历了很多事,才慢慢变成观众在荧幕上看到的性格,看到的那些恶。演她时,除了颠覆以往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让我感受到,塑造一个角色不是只演她的现在,而是要去探索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而不是仅仅把她的坏演出来。现在拍《月鳞绮纪》,也是群像戏,我就会在拍摄和准备时多去思考,哪怕没有台词和剧情的时候,也能通过表演让角色更立体。

要有一份责任感

可能这两年集中播了几部古装剧,所以大家看到我演的古装题材会比较多。其实我演过一些年代剧、现实主义题材,还有历史题材也挺多的。但我不会刻意把接到的角色或剧本分成什么题材,也不会担心被某一种类型框住。

我还记得经常收到一些剧粉写的信,字里行间满是对角色的共鸣。当时就觉得,我饰演的角色不再是虚构的符号,不仅仅是离生活很遥远的形象,而是活生生的,能触碰到观众心底的存在。做演员,是还得有一份责任感的,我希望通过角色带给看到这些角色的观众一些真正的力量。

每部剧播出被观众看到时,我心里会有点忐忑,担心自己有没有把角色的方方面面带到大家面前,能不能让观众足够了解她。我希望角色被看到时,能像一盏小灯,照亮谁人生中的某个角落某个时刻,甚至能让观众从她们身上找到点什么,获得一些力量和思考。

对我来说,我尽量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性格去演。表演是场回归,回归到角色本身,去探索她是什么样的人,要把角色当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去对待,而不是只注重题材和类型。我希望自己的每部戏都能有所突破,在创作上,在选择剧本上,让自己有更多突破的机会,去获得一些跟之前的角色不一样的东西。

要学会把情绪暂存

当下的状态我挺满意的,事业上有兴趣有挑战,生活中也能保持热情,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当然也会有焦虑感,但更多是在自我突破上。哪个演员不想被看到?我也想多演一些能给观众带来惊喜的角色,也希望自己不被定义,在这条路上走好,走得更远。

工作步调紧张时,如果有不好的情绪,我会尽量在工作中解决内耗的根源;如果是生活中遇到一些事让我感到内耗,我可能会通过别的方式转移注意力,不让自己一直耗在情绪里。人不可能永远是理性的,也不可能永远是感性的,大家在生活中都有很多事要做,我觉得每个人都是感性和理性共存的状态。

做演员久了,现在遇到有情绪的时刻,我可能会像一个储存器、像一个抽屉一样。当情绪出现时,我会告诉自己,这个情绪有点太影响生活和当下要做的事了。如果实在影响,我就抽离一下,把情绪先放进抽屉里存起来,让注意力转到别的事上。等过了一阵子,没什么事做了,我再把抽屉拉开去解决。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这个可能是我自己的感受。

之前我说过“长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因为我觉得生活中面临的很多事,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成长不是突然就什么都明白了,十几岁会内耗的东西,可能二十、三十几岁时还会遇到。只不过每个阶段面对这些问题时,自己会更成熟,会有一些新的方式去解决,这就是我说的循序渐进。

过程是最重要的



做演员的这条路上,有很多人给我提了建议,也遇到了很多很好的前辈。如果说印象最深的,必然是拍《左耳》时的苏有朋导演。那时候我对这个行业完全不了解,也没有相关培训,对演员这份职业、对影视行业的认知是空白的。但他让我知道,拍戏不是件特别容易的事。

每一个角色的诞生都不容易,是台前幕后很多人苦苦思索出来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细节。每位幕后工作人员的匠心精神,也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我想慢慢朝着我心目中那个很好的样子靠近。

提到野心,其实我跟大家想象的不一样,是一个比较“丧燃”的状态。我不会给自己强行定一个目标,只想做好自己,把当下的事情能做好就够了。在角色选择上,我想接触更多不同的、有吸引力的角色。那些角色可能有些特质会打动我,或者是从未尝试过的类型,激发我去演绎的欲望。能演不同类型的角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希望今后能在角色中迎接更多未知的可能,尽量让每部戏、每个角色都呈现出新的层次,能演出不一样的东西。

对我来说,做演员的过程是最重要的,做好这个过程中能做的事,尽可能让自己的一些经历都有收获,不白走一趟。今年是我出道第十年,我觉得自己还没到什么类型都能游刃有余的地步,还有很多题材、角色我想去探索。我不太知道自己算不算红,也很难定义,我不会用红不红定义自己。只要能好好拍戏,不断接到有新鲜感、想挑战的角色,在工作上慢慢有些突破,收获不一样的经历,我就觉得很好。

回看这十年,当年的我还比较青涩,对很多事充满未知与探索。现在每天要面临很多工作的挑战,但很有新鲜感,比那时候的自己更有自信了,会笃定和积极地去面对一些未知的挑战。我想对十年前的自己说,希望你可以自信坚定地走下去,去做你认为正确的事,一定要勇敢遵从内心的声音。十年后的我可能会感谢现在的自己,对她说,辛苦了,感谢你现在也一直在路上。

陈都灵对粉丝说的话

“希望你们也可以获得能量”



非常感谢大家愿意了解我,也愿意这么多年一直陪伴我走过这么长的路,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除了感受到大家对我的支持以外,我也会思考我能够给你们带来一些什么样的能量。比如说我在演戏时,会获得一些力量。我希望把这份感动、这份力量,带给一直关注我的你们。希望你们看到我在这十年里有所成长、有所进步了以后,也会在生活中去获得某种能量,可以一直向上、一直进步。

粉丝问答

@是小陈的喔喔奶糖: 想问问嘟嘟,最近有没有学会什么新技能?

陈都灵:最近对运动还蛮感兴趣的。因为拍《雁回时》这部戏对体能的消耗比较大,所以在拍摄前就开始有意识地让自己在每天起来的时候,能够保持有一个基础的锻炼量。一开始是跑步,慢慢地会上一些小力量。在杀青了之后,我也接触了更复杂的一些运动训练。再加上现在拍的《月鳞绮纪》,之前有一个武训阶段,当时也是每天有针对性地去训练威亚,还有我把游泳这项运动也捡起来了(笑)。

@养只小灵兔: 嘟嘟最近开心的事是什么?

陈都灵:可能因为最近在拍摄《月鳞绮纪》,我饰演的角色雾妄言也给了我很多觉得有突破,或者是一些感动的瞬间,就觉得蛮开心的。还有《雁回时》也播出了,庄寒雁终于和大家见面了,也不单纯只是开心,也会有一点紧张和忐忑:我到底有没有把庄寒雁这个角色很好地带到大家面前,让大家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她。

@草草不吃草2333: 今年还想挑战些什么事物?

陈都灵:可能还是想多学一些技能。当时拍《雁回时》是有一个遗憾的,可能很多粉丝朋友们也知道,就是在骑马的时候马不听话。因为庄寒雁在剧中骑马的戏份没有那么多,所以我当时跟马也没有那么熟悉,在马术上也没有学得特别熟练。希望未来有机会的话可以去精进一下,学会这项技能。今年还想挑战下乐器,虽然之前拍戏有过接触,但也没有学得很精,运动这方面也希望能继续坚持下去。

采写:南都记者 林经武

图片:受访方供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古代骗术界的八大门派:“蜂麻燕... 从古至今,骗术就一直存在,而且在古代的时候,这些骗术还有专门的一些门派,而这些门派也都做着一些见不得...
什么运动对心脏最健康?研究发现... 站着、坐着、走路、爬楼梯、跑步、睡觉……这大概是不少人一天中的所有行为。这些行为会对心脏健康产生什么...
《侦察兵》里搜索队长王德彪,一...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电影业刚刚开始发展。中国电影人秉承初心,在一幕幕黑白电影作品中,尽己所能,做到最...
我是刑警:击毙张克寒谁功劳最大... 《我是刑警》张克寒案已经告一段落了,现在的剧情已经开启了新的案件了,但围绕着张克寒案的讨论声还没有停...
赵丹的前妻黄宗英:一生结4次婚...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19...
1993年,刘晓庆采访李讷,李... 1993年,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年份。这一年香港回归的钟声尚未敲响,互联网的浪潮还在孕育,中国大地正经...
《六姊妹》直到发现母亲遗嘱,何... 随着十余日的更新,由央视扶持的现实主义家庭情感大剧《六姊妹》,已经播出到了近半的剧情,除了作为主角的...
“珠影四朵金花”之左翎:父亲患...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20...
《大奉打更人》第一军神魏渊:与... 在《》的剧情中,魏渊的前尘往事浮出水面,这位被打更人崇拜的偶像,听到名字就肃然起敬的人物,原来过往是...
《知否》:王老夫人被皇帝褫夺诰... 导语:王舅母刚嫁入王府的时候还觉得,王老夫人是一位非常通情理的婆婆,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初,她进门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