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注入灵魂 山月照亮文心
——《俯仰岐阳关》创作谈
文/冉前锋
我从小在长江边一个叫磐石的滨江古镇长大,一条浩浩汤汤的长江从上游的一里峡呼啸而下,长江水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山麓曲敞,潴水横流,江溪交汇,别有洞天,洁白的沙滩后面上百根百年黄葛老树将古镇掩映得严严实实。从狮子岩往下看,明清建筑风格的古镇前翘后扬,像一艘整装待发的龙舟。青石蜿蜒的街道曲径通幽,青砖黛瓦的老街拔节升高,一条澎湃的长江水扯起绸缎般的身躯飘然而来,桅杆尖耸的木船在明镜般的水面上上下流淌,刺向湛蓝的天际,哗哗的流水声是我童年的催眠曲。帝王宫庙小学的临窗书桌上,我看见了汹涌澎湃的江水,听见了颤如上古清音的船工号子。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孩子一样,我流连在这个临江小镇的大街小巷中,游泳划船、抓鱼摸虾,去沙坝跳沙崖淘沙洞,到石板林捡长江石和船木,去大沟青苔上打“梭梭板”,从下码头下水横渡长江。十九岁那一年,我在下码头坐上机动船,到长江上游的泸州警校,离开了这个长江边的小镇。
走进文学,完全是出于偶然。虽然自幼喜欢看书,仅仅是出于爱好而已,没有想到去写作。年轻时在公安系统工作二十年,大都在刑警队基层派出所工作,有了一定的工作体验,处理了一些难忘的案件,接触了民间千奇百怪的事情。有一次,一个北京从事影视宣传工作的同学问起我们对她拍摄的警察题材的影视剧观后感,我不便褒贬,就向她讲起了我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对方无不惊愕,因为她拍摄的警察题材电影与我们乡村警察的状态完全不同,是她闻所未闻的故事,建议我把它写下来。于是动笔写下了第一个乡村警察题材的中篇小说《虎踞江南》,发表在公安部治安局主办的《派出所工作》杂志上,时间是2008年,连载了四期,得稿费五百元。当年十月接到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的通知,到西安参加了公安部组织的西安笔会。借那次机会,我看到了兵马俑的震撼战阵和高耸入云的大雁塔,延安黄土高原褐色窑洞和漫山遍野血色狗头枣,壶口瀑布澎湃巨浪和一泻千里的黄河水。最难忘的是,见到了受邀前来授课的贾平凹老师,第一次聆听了文化大散文的理念,几乎颠覆了我对散文写作的认知,受益匪浅,影响至今。
《派出所工作》是一个内部刊物,原名《警察文摘》,以刊发全国公安系统的文章为主,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虎踞江南》这篇小说当时写出来后,并未投稿,而是由一位同事把它挂在公安内网上,反响强烈,立刻成了震撼性的事件。令我和同事更想不到的是,当时刚刚实行网上办公,内网就像是长江的万千支流一样,直接连通了全国几万个派出所的办公网络,并且一直传到了《派出所工作》杂志社。在一个午后,我在下乡的路上,接到了《派出所工作》杂志社编辑老师打来的约稿电话。就这样,我的这篇处女作完全没有通过投稿程序,是先在网络上有了百万点击率的基础上,最终才被杂志发表。
后来因为一些变故,我中断了文学创作。
我进了爆破企业工作后,长期在工地上辗转,随身携带的行李里必定有一个充电台灯和几本文学书籍,作为业余消遣,边走边读,走遍了山山水水,也接触了百样人生,了解了和我一样在人生道路上沉浮的芸芸众生和他们的喜怒哀乐。我活着,感动着,行走着,打量着,天长日久,日久天长。一个秋雨乍歇的晚上,我躺在床上看书,隔壁传来工友下班后嘈杂的喧闹声,他们在打牌喝酒,看书看不进去了。我走出工区夜巡。傍晚下过一场小雨,泛白的水泥地上有少许积水,一轮满月挂在天幕上,月色如水,天地生辉,印在地上树木竹影如海藻青苔,在秋夜晚风中摇曳生姿。想起苏轼那篇散文《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矣!”,文学瞬间给了我安静的力量。第二天,一位和我年龄相仿的工友在下班后独自在寝室里喝酒,借以消除一天劳作的疲惫,天明发现的时候他已经没有生命体征。
我第一次有了迫在眉睫的生命紧迫感,有些事,等不到天明。
“同为红尘悲伤客,莫笑谁是可怜人”。为这位工友申请到赔偿后,我捡拾自己杂草丛生、千疮百孔的精神后花园。笃定文学创作这一信念以后,仿佛听见了一里峡澎湃的江声,穿过岁月幽暗的河流,朝我喷涌而来!
我重新拿起了荒废已久的笔,抒写远去的江边岁月,难忘的山水体验,走过的高山深谷,经历的百味人生。我从散文开始,从逐渐远去的时光里,打捞那些难忘的人和事。经过一段时间,陆续写下了三本散文集《大江东去》《泉从山边来》和最近由百花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俯仰岐阳关》。现在读这些文字,还脸红心跳,不忍卒读。然而文学创作如渡河之舟,扬帆之船,似蚂蚁上树,低开高走,已经停不下来了。我计划从今年起,转型写小说,开始短篇小说的创作,目前已经动手写了三篇,完成的两篇在后期修改中,一篇还在创作中。还计划把十多年前那个中篇在纯文学杂志上发表,呈现给读者。还有一个长篇小说在资料准备和素材收集中,预计时间跨度上百年,空间跨度达渝川鄂三省,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始动笔。我想通过这一系列的小说创作,打造心心念念的云阳文学故乡。
五年以后,我就退休了,与当下时兴的青年作家无缘。我仍然相信只要热爱,就会盛开!星光不问来时路,明月朗照夜行人。
这几年,我在《延河》《野草》等国内一线杂志上发表过一些散文,还有两篇在省级刊物过审,整个创作无可圈可点之处,所以羞于谈论。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生体验,就如我幼年看见的长江,在生活的逼仄峡谷,漩流猛浪中被裹挟,被流浪、被沉浮,被留下或带走,从这岸到那岸,从上游到下游,构成了宏大的生命体验和澎湃的精神洪流,彰显了千姿百态磅礴之势、喷涌之形,璀璨之影,奔流之声,是一曲长江和她边上生活的人民发出的大合唱。“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在那个受裹挟洪流中,我上岸驻足,看见了山边那枚静静的朗月,照亮了黑暗中的山川大地,河流山脉。
如果文学就是那条江流、那轮明月,我会全神贯注地凝视,选择写作作为自己后半生的精神生活。
作者简介:冉前锋,重庆云阳县人,重庆作家协会会员,爆破工程师,《长河文艺》杂志社编辑,发表文章三十余万字,出版文集三部,近期出版了散文集《俯仰岐阳关》。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