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 星期四|
NO.1中信证券:华夏基金2024年净利润21.58亿元
中信证券2月5日披露控股子公司华夏基金2024年度业绩快报,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总资产202.34亿元,总负债63.02亿元;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0.31亿元,净利润21.58亿元,综合收益总额21.81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为24645.31亿元。
点评:华夏基金2024年的业绩表现凸显公司在资产管理行业的领先地位,反映出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对于中信证券而言,华夏基金的稳健表现有助于增强其整体财务实力和市场信心。此外,华夏基金的优异业绩也可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资产管理板块,推动行业整体发展。整体来看,这一消息对股市相关板块和投资者情绪具有积极影响。
NO.29只货币ETF发布停牌公告,多只产品全天不交易
2月5日,春节后开盘首日,9只货币ETF发布停牌公告,包括华泰天天金ETF、国寿货币ETF、融通货币ETF、嘉实快线ETF、广发货币ETF、金鹰增益货币ETF、国联日盈货币ETF、华泰货币ETF以及华安日日鑫货币ETF。和此前跨境ETF动辄停牌一个小时不同,多只货币ETF全天被按下“暂停键”。以华泰天天金ETF为例,该基金一早公告称,因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该基金将于2月5日9:15起至当日15:00停牌。
点评:此次9只货币ETF的停牌公告,反映了市场在春节后开盘首日的异常波动。货币ETF通常被视为低风险投资工具,但此次多只产品全天停牌,显示出市场对流动性和定价机制的担忧。这一现象可能引发投资者对货币基金稳定性的重新评估,进而影响资金流向。对于相关行业板块,尤其是金融和资产管理领域,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监管和市场压力。
NO.3西南证券:出售西证国际证券遭买家“爽约”,没收2700万港元已付对价
近日,西南证券公告称,因买方无法在约定期限内促使独立贷款人提供独立融资,公司全资子公司西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买方签订的关于转让其所持西证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股份(约27.13亿股,持股比例约为74.10%)及永续证券的买卖协议,于2025年1月28日失效并立即终止生效。根据西证国际投资和买方签订的买卖协议及相关补充协议,西证国际投资将没收买方已支付的第一期及第二期对价合计2700万港元,预计将相应增加公司当期收益。
点评:西南证券出售西证国际证券遇阻,交易失败却意外增收2700万港元,此事件或提升市场对其财务状况的关注。相关行业板块可能重新评估并购活动的风险,谨慎前行。对整体股市而言,此单一事件影响有限,但反映出资本运作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警惕类似交易的风险。
NO.4蛇年开年33只新基金“同台竞技”
蛇年第一个交易日,近10只新基金重磅开售。从已披露的公告来看,二月至少有33只新基金“同台竞技”。从基金类型来看,权益类基金占“大头”,多家基金公司权益部门负责人亲自“上阵”。今年1月,新基金发行迎来“开门红”。新基金发行总份额达832.64亿份,较去年同期增长近48%。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结构性的发行开门红仍然会持续,那些能够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投资方向的基金会占有一席之地,这也会促使基金公司在产品布局上更加精细地运作。
点评:蛇年新基金发行迎来升温,33只新基金同台竞技,权益类基金占据主导。这一现象预示着市场资金充裕,投资者选择多样化增加。基金公司间的竞争将促进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投资者可关注具有创新能力、能提供多样化投资方向的基金,以把握市场机遇。
NO.5国信证券:国信资管取得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
2月5日,国信证券公告称,2025年1月27日,子公司国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资管”)领取了《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证券期货业务范围为:证券资产管理。国信证券于同日换领了新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证券期货业务范围为: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融资融券;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代销金融产品;股票期权做市;上市证券做市交易。
点评:国信证券资管子公司取得经营许可,将拓宽公司业务范围,增强市场竞争力。此举可能提升公司在资管领域的专业形象,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对证券行业而言,这一事件预示着行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有利于行业整体发展。对于股市整体,此消息可能增强市场对券商板块的信心,但具体影响需观察市场进一步反应。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