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后夫妻的上市梦又近一步。
75后夫妻的上市梦又近一步。
近年来,茶饮江湖风云再起,各路品牌紧盯资本市场这块“肥肉”,IPO成为了它们扩张版图、稳固地位的重要手段。从奈雪的茶、喜茶到茶颜悦色,一个个熟悉的奶茶品牌,通过上市筹集资金,试图在资本市场上分一杯羹。
如今,由75后夫妻单卫钧和周蓉蓉创办的沪上阿姨,也不甘落后,积极备战,紧随一众奶茶巨头,全力冲刺资本市场。
近日,沪上阿姨通过中国证监会IPO备案,意味着它获得了在港交所上市的 “通行证”,可以 继续推进后续的聆讯、公开招股等上市环节,离港交所上市只差临门一脚。
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企业需提前4天交“备案通知书”才能聆讯,这意味着沪上阿姨已满足前置要求,拿到聆讯的 “入场券”,离上市又近了一步。
此前,沪上阿姨于曾去年2 月14 日首递招股书,结果6 个月没过聆讯,12 月27 日,它再次更新招股书,全力冲刺资本市场。
随着上市进程的推进,沪上阿姨上市一旦成功,单卫钧、周蓉蓉这对夫妻身价将飙升,茶饮江湖也会因沪上阿姨的崛起,再起波澜。
沪上阿姨的传奇故事,堪称奶茶界的奇迹!
2013年,单卫钧和周蓉蓉这对夫妻在上海人民广场租下一间25平米小店,开出了第一家沪上阿姨。他们以血糯米奶茶为招牌,定价7-15元,“五谷茶饮”概念,开业当天就排起了长队,第一个月营业额突破30万,为后续扩张奠定了基础。
夫妻俩敏锐察觉到: 一线租金高昂、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相反,二三线及以下城市人口基数大,消费能力强,且竞争较小,是一个被忽视的市场缝隙。
于是,他们果断决定将沪上阿姨下沉到三四线城市,这一战略选择,让他们在随后的几年里迅速扩张。
2014 年,沪上阿姨开始下沉,成立两年就开出了280 多家加盟店,卖出8000 万杯奶茶,销售额破2亿。3 年后,门店数量达到了惊人的500 家。截至2024 年6 月底,这对烟台夫妇,已在全国开8437家门店,半年GMV超50亿,扩张速度令人惊叹。
在品牌建设上,沪上阿姨也毫不含糊。通过与宝可梦、人鱼陷落、蛋仔派对等IP联名,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2024 年,更是推出了 “轻享版”品牌,产品价格 2 元-12 元, 进一步拓展下沉市场。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沪上阿姨 2023年卖了6亿杯,微信小程序会员 983 万。
加盟模式,是沪上阿姨快速扩张的关键。通过收取加盟费、售卖设备和日常经营物料,沪上阿姨不仅实现了 轻资产运营,还获得了 稳定的收入来源。
2021 年至2023 年,营收分别为16.4 亿元、22 亿元和33.48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83 亿元、1.49 亿元和3.88 亿元。2024 年1-6 月,GMV 狂飙超50 亿元,按这扩张速度,全年流水妥妥超100 亿!
急于上市的背后,是资本的无情催促和竞争的残酷现实。
自2020 年以来,沪上阿姨完成了多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4.8 亿元,资金用于门店扩张和供应链建设,但扩张加速,资金需求也大增。
新茶饮赛道中,蜜雪冰城、古茗等品牌纷纷寻求上市,沪上阿姨若不尽快上市,将被竞争对手甩开,上市成了不得不走的一步棋。
如今,在资本的推动下,沪上阿姨的IPO 之路正在加速推进。
2024 年2 月完成1.21 亿元的C 轮融资,估值约50 亿元。12 月27 日更新招股书,稳步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
踏入2025 年,沪上阿姨又赶在春节前夕,获得了证监会发布的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 离港交所上市又近了一步。
在茶饮赛道上,上市已成品牌竞争的生死关卡。
近年来,茶饮奶茶IPO 的景象,简直可以用“激烈”二字来形容。
品牌们前赴后继地扎堆冲击,却大多难逃“上市即巅峰、破发亏损”的噩运,这背后是整个行业的内卷困境与增长瓶颈在作祟。
看看那些上市前辈,奈雪的茶作为“中国奶茶第一股”, 上市首日就破发,股价一路狂跌,2024 年上半年净亏损高达4.2 亿至4.9 亿。茶百道4 月上市时虽连续3年盈利,但上市后股价也持续破发,营收、利润双降,让人揪心不已。
这些数据背后,是茶饮奶茶行业 竞争白热化、增长乏力的残酷现实。
茶饮奶茶曾是资本的香饽饽,但自2021年起,茶饮赛道融资金额和企业数一路下滑,2024年融资金额跌至7年最低,资本热情正迅速冷却。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我国现制茶饮店行业规模虽还在增长,但面对2025年,新茶饮市场规模增速将从2023年的44.3%暴跌至12.4%。在增长动力匮乏的情况下,行业竞争愈发惨烈。
未来在营销、价格、产品等方面的竞争,都需要海量资金,且这很可能是一场持久战, 茶饮品牌们只能把目光投向资本市场,寄希望于上市来缓解资金困境。
如今,各大品牌纷纷递交招股书,扩张意图明显,让行业再度掀起资本热潮。
除了蜜雪冰城、古茗等知名品牌,霸王茶姬传出赴美上市消息,茶颜悦色放弃港股转战美国IPO ,甜啦啦计划2025 年港股上市,新时沏奶茶也瞄准香港资本市场。
此外,益禾堂、书亦烧仙草、喜茶、CoCo 都可、一点点、一鸣真鲜奶吧、柠季手打柠檬茶、林里手打柠檬茶等品牌,也被市场猜测有上市计划。
从现阶段看,除了个别茶饮品牌外,大多数都处于亏损状态,自身造血能力差,急需开拓二级市场融资渠道来维持运营与发展。少数实现盈利的品牌,也因利润微薄,对上市渴望强烈。
对于品牌而言, 上市意味着资金、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在这场生死较量中,谁能率先登陆资本市场,谁就有可能在未来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沪上阿姨快速扩张的背后,还隐藏着诸多问题。
首先,加盟商的素质良莠不齐,导致部分门店运营和服务质量难以保证。2024 年上半年,沪上阿姨加盟店关闭531 家,闭店率高达6% ,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再看其加盟模式,虽是扩张关键,却也是隐患所在。由于 加盟店的业绩,直接影响着品牌的整体表现,加盟商能否获利,关乎公司生死存亡。
去年10 月,浙江宁波一加盟商,因不满公司高价物料及单方面关闭门店,挂出 “ 加盟要谨慎,已倾家荡产” 横幅,引发舆论关注。
这一事件,彻底暴露了加盟模式的脆弱,以及公司与加盟商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
截至2024年上半年,沪上阿姨8437间门店中,8409间由加盟商经营,占比高达99.7%。高度依赖加盟商,让公司对门店控制力大减,食品安全、经营效率等问题接踵而至。
2024 年,沪上阿姨因 食品安全问题多次被监管部门通报,品牌形象遭受重创。 从奶茶中喝出苍蝇、玻璃碴,到后厨卫生乱象,每一个问题,都足以对品牌造成致命打击。
相关数据显示,仅2024 年,沪上阿姨就 因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多次被北京市监管部门处罚,处罚手段包括 警告、责令整改和暂停线上经营。
此外,沪上阿姨的财务数据也不够亮眼。
2024 年上半年,营收16.58 亿元,同比增长6% ,但净利润较2023 年同期下降12.3% ,引发市场对其盈利能力的质疑。尽管公司在招股书中解释,利润缩水是因股份付款开支大幅增加,但这并未能完全打消投资者疑虑。
更令人咋舌的是,公司创始人单卫钧、周蓉蓉夫妇通过控制80.64% 投票权,在2023 年和2024 年两次派发高额股息,合计2.18 亿元,其中1.76 亿元落入二人囊中。
上市并非终点,而是新的挑战起点。
对于茶饮奶茶品牌而言,上市并非万能解药。若不能持续巩固经营模式,产品和品牌口碑崩塌,上市公司也会被消费者抛弃。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 发挥优势,留住客户,才是目前现制茶饮企业的当务之急。
但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品牌都还找不到有效解决方案,只能在上市路上摸索,试图借助资本力量求一线生机,却不知这可能是 饮鸩止渴,治标不治本。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沪上阿姨能否保持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时间检验。这对烟台夫妇单卫钧和周蓉蓉,能否在奶茶江湖续写传奇,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