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房地产市场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据房管部门网签数据,河南省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自2024年5月份以来降幅连续8个月收窄,其中2024年12月份同比增长8.44%、环比增长10.73%;全省二手房成交面积自2024年6月份以来降幅连续7个月收窄,其中2024年12月份同比增长22.9%、环比增长29.42%。
“2024年以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和省级配套措施,因城施策出台货币化安置、购房补贴、契税补贴、公积金‘商转公’等政策,持续释放积极信号,促进市场‘止跌回稳’,取得了阶段性效果。”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高义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同时,河南省房地产市场在城市更新、住房保障、“白名单”项目推进、货币化安置政策实施以及住房“以旧换新”政策探索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2024年合力推动了252个项目整改修复进入‘白名单’,修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高义表示。
谈及未来河南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高义表示,下一步,将紧盯“稳住楼市”目标,在继续做好保交房扫尾攻坚的基础上,督促地市在政策端持续发力,因地制宜出台更多稳市场增量政策,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联动促销活动,优化购房措施,降低购房成本,让群众买房负担更小、换房更加便利,切实稳定市场预期。
中国房地产报:您如何评价2024年河南省房地产市场的整体表现?在城市更新、住房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高义:2024年河南全省房地产市场呈现“前高中低后稳”走势,特别是四季度全省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较三季度环比增长15.17%,初步呈现止跌回稳的积极态势,全省一、二手房成交总量9881.89万平方米,总体需求保持稳定。
城市更新方面,2024年全省各市全部完成年度城市体检,形成体检问题清单2840个、整治建议清单6401个,生成城市更新入库项目6880个、实施城市更新项目3610个,完成投资4610亿元,同比增长7.1%。
住房保障方面,我省已累计保障202.49万户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公租房实物保障量位居全国前列。2024年全省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75万套,新增保障1.92万人。自发展保租房以来,已保障20.1万新市民、青年人实现安居。5个城市共筹集配售型保障房1.21万套。
中国房地产报:2024年以来,政府为解决房地产行业发展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积极政策,如“白名单”“收储”、调整限购限售政策、利率调整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它们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
高义:2024年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推动实施多项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取得显著成效。其中,新建商品房与二手房销售面积降幅不断收窄,市场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具体来看,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高效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推动全省1152个项目纳入“白名单”,授信1637.21亿元,投放1318.89亿元,带动2024年房企国内贷款同比增长14.2%,有效满足项目融资需求;指导各地抢抓重要节假日消费节点,累计开展房展会、推介会、购房节等促销活动500余场,全省发放购房补贴、契税补贴3.34亿元,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2024年全省发放个人住房贷款529.66亿元,支持10.9万户群众购房,有力支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中国房地产报:河南省“白名单”项目具体是如何推进的?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采取了哪些优化措施以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地?
高义: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河南省建立了分管金融和住建的省领导双牵头、月调度工作机制,组建省级专班和郑州市专班合署办公,各地比照省级做法,建立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住建、金融的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及工作专班,靠前调度、定期研判、破解难题,全力保障项目融资需求。
在工作推进中,一些项目由于存在涉法涉诉、抽挪资金等问题,导致项目难以进入房地产“白名单”获得银行融资支持。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郑州市创新形成“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一银行一审计一法官”的“六个一模式”并在全省推广使用,通过府院联动、警税协同、国企介入,合力推动了252个项目整改修复进入“白名单”,修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中国房地产报:目前,河南省货币化安置政策的推进情况如何?是否有效推动了库存去化?未来是否有进一步的优化政策?
高义:通过省市联动、部门协同,河南省城中村改造各项工作进度较快。我们指导郑州市坚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原则,加大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选取108个项目中的29个项目开展货币化安置,印发实施方案并开发货币化安置电子系统平台,打破政策落实的区域性壁垒和障碍。充分发挥政策性资金效用,货币化安置兑付的资金全部拨付到开发商预售资金监管账户或安置房、保交楼、保交房等重点工作设立的共管账户,确保资金用于项目后续建设。
自2024年10月底启动货币化安置以来,累计安置面积255万平方米,通过货币化安置销售商品房134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13亿元。货币化安置对郑州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作用明显,10、11、1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环比增长均在10%以上,郑州市内八区商品房去化周期已降至16个月以内。通过货币化安置,既可实现群众快速安置,又能让群众在市场选购心仪的好房子,满足群众差异化住房需求,还可加快去化商品房库存,帮助房企解难纾困,受到群众、开发企业的大力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学习借鉴全国先进做法,结合本省实际尽快出台有关政策,为各城市货币化安置工作提供指引。
中国房地产报:郑州市率先推出住房“以旧换新”政策,并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广。目前,该政策的实施进展如何?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并采取了哪些调整措施以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高义:2024年,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郑州市积极探索住房“卖旧买新、以旧换新”工作,打通住房一、二级市场,形成联动和梯次消费效应。目前,已实现“卖旧买新、以旧换新”1.08万套,其中通过国有平台公司收购模式完成5085套、市场化交易模式完成5731套。
由于“以旧换新”是创新性产品,相应参与的商业银行数量少,发放融资贷款相对谨慎,一定程度影响了工作推进。对此,我们指导郑州市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一是对参与发放贷款的银行给予对应额度的政府性资金存款奖励,有效提高商业银行参与的积极性;二是支持平台公司积极申请更多商业银行的综合授信和额度,用于收购存量二手住房。通过上述措施,进一步打通难点和堵点,全面提升住房“卖旧买新、以旧换新”工作成效。
中国房地产报:您认为2024年河南在房地产领域取得的最大亮点是什么?购房者对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如何?接下来,河南省将采取哪些举措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高义:2024年,我们按照国家保交房统一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始终站稳人民立场,锚定目标任务,凝聚工作合力,着眼工作成效,公检法联动加强司法处置,省市县联动推进项目修复,政银企联动促进融资落地,跨部门联动做好信访稳定,全力以赴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全省纳入保交房的42万套房屋已交付40.07万套,有效维护购房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快恢复群众购房信心,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随着保交房项目逐步交付,群众对交付风险的担心情绪逐步缓解,叠加省市联动打出的一系列“组合拳”,市场预期相较之前有了明显改善。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稳住楼市”,统筹抓好化风险、稳市场、去库存、控增量、促转型,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一是加快出清风险。常态化推进房地产“白名单”,扎实做好保交房收尾攻坚,推动重点房企项目风险基本出清。二是稳定住房市场。指导地市因城施策出台更多稳市场、促消费增量政策,抢抓春节返乡等置业机遇开展住房促销活动,加大补贴优惠力度,扩大“以旧换新”规模,有效释放需求。三是加力去化库存。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用好专项债、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政策,加快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在城中村改造中全面推行货币化安置。四是严格控制增量。坚持封顶标准从严审批预售许可,联动省自然资源厅加强住宅用地管控,控制住房供应节奏。五是稳步推动转型。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有序构建房地产基础性制度,科学编制全省“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逐步推广现房销售,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责编:陈玉尧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