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南通的小李
神色匆匆来到派出所大厅求助
值班民警接待后了解到
原来是小李的父亲可能遭遇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小李父亲平时经常手机刷短视频
通过短视频了解到
古早的“老钱币”
很值钱
能以钱换钱
之后便像着魔一般
不断与所谓的
“老钱币收藏家”聊天并汇款报名费
等待他人上门来换取“老钱币”
虽然家人轮番上阵劝说
但财迷心窍的老李
仍然执着于所谓“高额回报”
无奈
小李来到派出所求助
值班民警了解情况后
立即驾车前往和老李耐心沟通
结合本地实际案例
讲解套路、话术
并为其检查手机是否存在异常软件
经过有效工作
老李打消了准备2万元
投资“老钱币”的想法
表示以后一定提高警惕
不听不信不转账
守好自己钱袋子
套路
解析
01
第一步
包装“公司”成专业拍卖公司。骗子会从环境、资质、业务员素养等方面入手,将公司包装成专业、有实力的拍卖公司,之后安排业务员在各大古董爱好者论坛、网站发布拍卖信息,或以“专家免费鉴定”名义,物色急于鉴定古董或拍卖收藏品的对象。一旦有客户咨询,业务员就要求对方将“收藏品”以图片或者实物交割的方式交予公司。
02
第二步
哄骗客户,取得信任。所谓的“专家”并无任何鉴定资质,无论客户提供的藏品是真是假有无缺损,业务员和“专家”会配合忽悠客户,声称藏品价值很高,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从而获得客户对其公司的信任。
03
第三步
签下金额不等的服务协议。一旦客户将藏品委托给他们拍卖,公司会与其签订一份合同,要求客户根据藏品评估价值缴纳一定“展销服务费”,费用5000-50000不等。过程中,“专员”以指导操作为由,诱导受害人下载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随后以“操作失误”“审核失败”等理由,诱骗受害人进行“虚拟转账”或者“转到监管账户”等操作不断转账,直至掏空其钱包。
04
第四步
协议到期后继续“表演”圈钱。业务员会以各种理由宣称藏品未销售成功,要求客户转为拍卖流程,需继续缴纳一定的“拍卖服务费”,而拍卖的结果一定是流拍。若客户质疑,业务员则向其推送拍卖视频或者宣传画册图片进行迷惑。
小苏提醒
谨防“高价回收”骗局:网络上常有一些声称对老钱币或其他收藏品有兴趣的人,可能会以高价回收为诱饵,实则是为了骗取钱财。这些人可能会引导你到某些所谓的收藏公司或鉴定公司,途中可能会收取各种费用,最终导致钱财损失。
警惕换钱诈骗:有些不法分子会使用真钱换假钱的手段进行诈骗,例如在交易中故意将真钱缺角、撕毁等方式,然后再与消费者纠缠并要求更换,期间进行调包。消费者在进行交易时要保持警惕,尤其是在使用或接受钱币时,一定要认真辨别钱的真伪。
选择正规渠道:对于需要出让或交换古董及收藏品的消费者,建议选择正规商家、银行、拍卖行、典当行等进行交易,避免因贪图便宜而上当受骗。
转自:江苏网警
来源:平安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