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于央行、国家统计局、东方财富网、南方都市报等】
2025年1月14日,央行官网发布2024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4.26万亿元,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51.25万亿元。
据媒体报道,根据中国人口数量简单估算均值,我国人均存款为10.7万元,年度数据历史首次超过10万元大关。人均存款数迈过重要整数关口,背后是延续三年之久的“超额储蓄”现象。
“超额储蓄”持续3年人均存款破10万元 这三个地方最高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偏爱存钱,最近几年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在疫情爆发之前,我国居民每年新增存款大概为8万亿元上下,但是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居民新增存款迅速突破10万亿元大关,尤其是2022年,当年新增存款更是接近18万亿元,同比猛增了80%。到了2024年,新增存款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也依然保持在绝对高位,去年的人均存款更是首次突破了10万元。
另据媒体东方财富网统计报道,央行各地分支机构的数据截至2024年11月末(个别省市截至三季度末),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这四省的居民存款余额超过10万亿元,其中广东最高,达13.6万亿元。不过,由于广东的常住人口最多,高达1.27亿人,因而其人均存款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仅位列第十二。全国各省市中,人均存款排名前三的均为直辖市。其中北京最高,人均存款32.5万元,是全国均值的3倍。紧随其后的是上海,人均存款25.3万元,天津第三,人均存款17.3万元。此外,浙江、辽宁、江苏等地人均存款超12万元。
所以,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为什么民众的存款还可以高速增长,人均存款甚至创下了历史新高?普通人的存款到底从何而来?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民众的存款还能够保持增长,更多还是靠节衣缩食得来。以2024年的数据来看,去年我国住户人均存款同比增长超过了10%,但是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只有5.3%。存款速度远超正常收入,这就意味着,对大部分普通民众而言,存款的增长主要是通过压缩开支得来。
另外,当前对于爱储蓄的国人来说不得不面临一个重大挑战,那就是随着我国进入史无前例的低利率时代,手上的资金到底还要不要存在银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如果不将钱存进银行,钱又可以放在何处呢?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在第二十五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上表示,相信两会之后有更多政策推进,叠加盈利增速的反弹、成交量的回升以及资金面的改善,A股总体会处在往上走的局势,对2025年保持乐观。孟磊说,在我们看来A股市场目前,尤其在房地产市场没有办法成为居民财富蓄水池的新一轮背景下,A股市场有相关的职能取代房地产市场,成为新的居民财富蓄水池。
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万元 比上年名义增长5.3%
2025年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
那么居民收入情况如何?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居民收入增速是高于GDP增速的。“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康义表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按常住地分,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8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公开资料显示,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支配收入除以常住人口数后得到的平均数。它可以用来衡量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购买力,为制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不过国家统计局也坦言,该指标也存在局限性,一是将居民收入高低差异抽象化,二是居民收入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且呈偏态分布。这样的平均数虽然反映了总体的整体状况,但是将居民收入在总体各个群体之间的差异抽象化了,即无法反映不同行业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家庭规模等群体间的收入差异。由于个体和总体之间的差异,使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与部分居民的感受不是很相符。因此,在看待和理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时,建议同时关注分城乡分地区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收入中位数和收入五等份等更多反映居民收入分布和差异的数据。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470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1%。国家统计局对该项数据进行解释,这是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542元,中间偏下收入组21608元,中间收入组33925元,中间偏上收入组53359元,高收入组98809元。国家统计局对该项数据进行解释,这是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低20%的收入群体为低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间偏下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上收入组、高收入组。
南都记者注意到,国家统计局入户调查的收入五等分的数据,也是社会热议的“几亿人月收入多少”的主要数据来源。湖北省统计局原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对南都记者表示,按照当年全国人口的数据,每一收入分组占1/5的人口,就可以大致算出其所对应的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
当然正如国家统计局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样本中某个体数据出现极大值或者极小值时,就会拉高或降低平均收入数据。另外,居民收入数据一般不是标准的正态分布,而是呈现偏态分布,高收入家庭对居民收入的平均值影响较大,这使得多于一半的家庭收入处于平均值以下,使得该指标无法准确反映居民收入的中间水平。
国家统计局官网21日公布31个省份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数据显示,去年有6个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5万元。
31个省份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分省份来看,去年有6个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元,其中上海、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了8.5万元。2024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366元,位居第一。北京以85415元紧随其后。整体来看,其他省份与上海、北京均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