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月13日当周),国内新材料行业迎来两大标志性事件:国内轮胎龙头企业中策橡胶成功通过上交所主板IPO审核,拟募资48.5亿元加速产业布局;吉林亿鸿新材料年产500吨聚醚醚酮树脂(PEEK)聚合及改性项目正式进入环评公示阶段,引发市场对高性能材料国产化进程的关注。
一、中策橡胶IPO过会:募资缩水30%,聚焦绿色制造与全球化布局
IPO进程与募资调整
中策橡胶于2025年2月13日顺利通过上交所主板IPO审核,成为蛇年首家过会企业。根据招股书,公司原计划募资70亿元,后调整为48.5亿元,降幅达30%。调整后募资项目删除了补充流动资金的28.5亿元,新增泰国高性能子午胎项目(8.5亿元),其余资金将投向绿色5G数字工厂、全钢胎生产线扩建及天津高端轮胎产业链改造等项目。这一调整既回应了监管对融资合理性的要求,也契合公司全球化战略。
业绩表现与行业地位
中策橡胶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306亿元、318.89亿元、352.52亿元和185.18亿元,扣非净利润从12.9亿元攀升至21.44亿元(2024年上半年)。作为国内轮胎行业龙头,其全钢胎、半钢胎收入占比分别达46%和34.55%,产品覆盖全球五大洲,并向比亚迪、吉利等车企提供配套。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数据,中策橡胶连续多年位列中国轮胎企业榜首,并跻身全球轮胎前十强。
转型方向与挑战
公司提出向“智能制造+绿色经济”转型,募投项目中绿色5G工厂和泰国基地的建设是其重要抓手。尽管业绩稳健,但监管审议重点关注了2023年第四季度利润偏低及2024年上半年利润异常增长问题,并要求中介机构核查客户交易真实性。此外,公司报告期内累计分红28亿元(2020-2024年),与前期大额补充流动资金的计划形成对比,一度引发市场质疑。
二、500吨PEEK树脂项目落地:国产高端材料再突破
项目概况与工艺创新
吉林亿鸿新材料年产500吨PEEK树脂项目位于磐石冶金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规模未披露,但工艺细节显示其技术含量较高。项目以对苯二酚、4,4’-二氟二苯甲酮为原料,在熔融态二苯砜(DPS)溶剂中通过无氧高温缩聚反应制得PEEK树脂粗品。该工艺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工业化量产将突破我国高端特种工程塑料依赖进口的瓶颈。
PEEK材料应用与市场前景
PEEK树脂凭借耐高温、高强度、轻量化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植入、新能源汽车及人形机器人领域。例如,特斯拉Optimus-Gen2人形机器人通过使用PEEK材料实现减重10公斤,性能提升显著。据国金证券测算,到2030年,仅低空飞行器(eVTOL)领域就将拉动碳纤维需求2.04万吨,PEEK、芳纶纸等材料亦将迎来增量空间。亿鸿项目的落地,为国内机器人、半导体设备等产业提供了关键材料保障。
国产化进程与竞争格局
目前全球PEEK产能集中于英国威格斯、比利时索尔维等企业,国内金发科技、沃特股份等企业已布局相关技术。亿鸿项目若顺利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国产PEEK的市场份额。不过,行业仍面临工艺稳定性、成本控制等挑战。以金发科技为例,其通过珠海万通公司布局PA6T、LCP、PEEK等特种塑料,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达24.25亿元,显示出国产替代的强劲动能。
结语
中策橡胶的IPO与亿鸿新材料的PEEK项目,分别从传统制造升级和高端材料突破两个维度,映射出中国新材料行业的转型路径。前者通过资本化整合全球资源,后者以技术创新填补国产空白,共同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随着政策对绿色制造、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倾斜,新材料企业需在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中持续平衡,以把握新一轮产业机遇。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