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方凤娇 上海报道
近日,联合利华发布2024年财报,当中宣布一个重磅消息:将剥离其冰淇淋业务,并在阿姆斯特丹、伦敦和纽约上市。联合利华表示,有望在2025年底之前完成计划。此前这一业务估值高达150亿英镑(约合1400亿人民币),若正式上市,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冰淇淋IPO。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业绩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分拆冰淇淋业务是联合利华精简运营下的较佳选择。冰淇淋业务剥离之后单独上市,符合联合利华的长期战略,符合其股东利益最大化,也符合该品类规模效应的重要背景。
拟剥离冰淇淋业务并上市
联合利华的冰淇淋业务涵盖和路雪、可爱多、梦龙等知名品牌,在全球冰淇淋市场占比20%,拥有全球销量前十品牌中的5个,此前估值高达1400亿人民币。若成功上市,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冰淇淋IPO。
在2024年财报上,联合利华还公布最新进展:冰淇淋业务将通过分拆的方式剥离,随后在荷兰注册成立,总部将继续设在阿姆斯特丹。与此同时,这一业务将在阿姆斯特丹、伦敦和纽约的交易所IPO,三家交易所也是联合利华股份目前交易的交易所。
事实上,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分拆计划早在2024年就开启。早在去年2月的业绩报告会上,司马翰便透露联合利华对冰淇淋业务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包括大规模的管理层调整、成本精简与产品组合的变动,并预期2024年冰淇淋的营收、利润都将会有所改善。
去年3月19日,联合利华正式宣布将剥离冰淇淋业务并称,分拆将立即开始,预计到2025年底完成。
对于剥离冰淇淋的具体原因,联合利华方面透露,是该项业务跟联合利华目前旗下业务的运营模式不同,其中包括供应链、渠道等,同时冰淇淋也更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而联合利华的其他业务,无论是在发达市场还是在新兴市场中,市场路线、研发及制造与分销方面则皆互补。
而从业绩表现上看,冰淇淋业务此前已成为联合利华的包袱。
2023全年冰淇淋是联合利华所有业务中增速最低的一项,全年营收7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03亿元),基本销售额增长2.3%。但这一增长主要是因为涨价,财报显示,联合利华的冰淇淋业务定价增长8.8%,销量却下降了6%。
“冰淇淋全年的表现令人失望,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不断下降。”彼时联合利华也在财报中坦言。
联合利华新任首席执行官司马翰(Hein Schumacher)曾公开表示,冰淇淋业务由于需要更多冰柜投入,由此带来的业务成本偏高,他形容为“令人无法接受”。“带着显而易见的复杂心情,我们决定分拆冰淇淋业务。”
直至2024年,联合利华的冰淇淋业务营业额约83亿欧元(约合6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5%,营业利润约5.7亿欧元(约合430亿人民币)。
对比2023年和2024年其冰淇淋的业绩数据,分拆确实是促进该项业务增长的举措。
“对于联合利华而言,冰淇淋业务已经比较拖后腿,因此会选择聚焦其他更高毛利、高增长的板块,”朱丹蓬表示,“从产品盈利到资本市场盈利双轨制的角度来看,其冰淇淋业务单独上市是一大利好,对于其他冰淇淋品牌格局应该没有太大影响。”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联合利华剥离冰淇淋业务上市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聚焦核心业务的战略调整。冰淇淋业务上市有望筹集大量资金,对其未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考虑到其市场份额和品牌价值,上市前景看好,或将成为全球冰淇淋行业的里程碑事件。上市后将增强冰淇淋业务的独立运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可能引发行业内的并购潮和竞争格局调整,推动冰淇淋品牌向更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消费巨头业绩承压
剥离背后,是联合利华业绩增长的压力。
过去两年,其业务增长未达股东预期,2024全年,联合利华销售额达60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20亿元),同比增长1.9%;但营业利润同比下滑3.7%至94亿欧元,净利润更是缩水10.8%至64亿欧元,增收不增利。
对于营业利润下滑,联合利华在财报中直言:“这主要是由于‘增长行动计划’导致重组成本上升,非经常性支出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冰淇淋业务占联合利华整体营业额的14%,增长乏力且难以融入公司生态。
为了调整这一现状,剥离边缘业务常常是巨头们最先考虑的操作之一。“在增长行动计划的指引下,我们力图精简业务,聚焦重点,力求做得更好、更有影响力。”司马翰在2024年财报中表示。
事实上,联合利华的业绩疲软早已显现。将时间线拉长来看,据公开数据,从2018年到2021年,联合利华营收基本维持在510亿—520亿欧元左右,增长缓慢。2022年,联合利华营业额增长14.5%至60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381.4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29.05亿欧元,同比下降6.92%。在2022年,其营收规模达601亿欧元,但更多源于涨价因素。2023年,联合利华实现营业额596.0亿欧元,较上年同期的600.7亿欧元有所减少,并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98.8亿欧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64.9亿欧元,同样较上年同期的76.4亿欧元有所减少。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联合利华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是市场竞争激烈,其面临宝洁、欧莱雅等竞争对手的压力。市场需求变化也是导致其业绩下滑的原因。消费者需求逐渐向天然、有机等方向转变,导致部分产品销量下滑。此外,成本压力上升也挤压了其利润空间,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在对2025年的展望中,联合利华表示,预计2025年全年基础销售额增长在3%—5%的范围内,但全年基础营业利润率将较2024年的18.4%略有提升。
詹军豪指出,近年来,联合利华业绩承压主要源于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消费习惯变化以及供应链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此外,冰淇淋业务增长乏力、季节性明显也加大了公司整体业绩的压力。
联合利华还在财报中表示,2024年市场增长放缓,预计2025年短期内市场增长也将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