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大事引发舆论关注。
第一件大事:
据参考消息2月18日报道,在特朗普及其政府代表发表了关于乌克兰的最新声明后,北约方面紧急修改了声明的措辞,将一直采用的“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换成中性的“乌克兰冲突”。
2月17日,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在布鲁塞尔会见了特朗普委派的乌克兰和俄罗斯事务特使基思·凯洛格,双方讨论了乌克兰危机和平解决问题。
北约发布的新闻稿中,“俄罗斯侵略” 的字眼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中性的 “乌克兰冲突”。曾经在声明中频繁提及的继续军事支持乌克兰,确保基辅 “胜利” 等内容也不见踪影,反而强调公正和长期解决冲突对确保乌克兰稳定未来的重要性,凯洛格还呼吁盟友在冲突调解问题上要 “更加积极”。这一转变太过突然,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引发全球关注与猜测。
普京(资料图)
更让全世界都感到三观尽碎的是,北约竟然还和俄罗斯军队一起举行了军事演习。比如最近俄罗斯海军就和美国海军以及欧洲国家的海军一起在印尼参加了“科莫多-2025”国际演习。虽然这场演习的科目非常简单,但是美国和欧洲竟然愿意和俄罗斯一起参加演习,要知道以前美国和欧洲,恨不得把俄罗斯给踹到火星上去,现在却又到一起过家家了,这真的是太令人无法接受了。
第二件大事:
据红星新闻报道,俄美双方18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会晤,为可能举行的乌克兰问题谈判做准备,欧洲多国领导人17日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紧急会议,商讨乌克兰局势和欧洲集体安全等议题。
对此,郭嘉昆表示,关于乌克兰危机,中方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始终坚持劝和促谈,我们乐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包括美俄达成的和谈共识。同时我们期待所有当事方和利益攸关方都能适时参与到和谈进程中。
泽连斯基(资料图)
对于美俄此次举行的会谈,中方明确表达了“乐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的态度,其中涵盖了美俄达成的和谈共识。这一表态充分展现了中国对国际斡旋工作的大力支持,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积极担当。同时,这也反映出中国对谈判方式多元化的包容态度,即尊重不同国家为推动和平所采取的各种合理途径与方式。相关研究成果显示,多元化的谈判方式有助于汇聚各方智慧,增加和平解决冲突的可能性。
第三件大事:
据京报网报道,慕尼黑安全会议,很多欧洲人以为,第一次参会的美国副总统万斯,将会大谈如何解决俄乌冲突,哪知道结果,却是欧洲被万斯骂了个狗血喷头、面面相觑。
万斯果然很美国。
2月14日,开场白聊了几句,万斯迅速切入主题。
他直接告诫欧洲:“我最担心的是,欧洲的威胁,不是俄罗斯,不是中国,也不是任何其他外部参与者。我担心是来自内部的威胁——欧洲从与美国共享的最基本的价值观中退却了。”
万斯(资料图)
多家欧洲媒体指出,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发表的言论表明,目前美欧之间的分歧已无法掩盖,欧洲需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多家欧洲媒体分析称,本次万斯演讲基调与以往欧美在重要政策上持一致立场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这反映了当前跨大西洋关系的紧张。目前,欧美在乌克兰危机、贸易政策和北约防务支出等问题上分歧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