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20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2月19日报道,亚洲货币贬值趋势暂告一段落。原因在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并未立即启动对等关税等措施,美元升值预期有所减弱。如果对货币贬值的警惕情绪缓解,则亚洲各国将更容易采取旨在支撑经济的降息措施。
在外汇市场,印尼盾对美元汇率18日徘徊在1美元兑16200印尼盾的水平,相比1月底上涨0.2%。如果月度涨幅维持在正区间,将是时隔五个月首次上涨。这种情况上次发生在2024年9月,印尼盾对美元汇率上涨2.1%。
其他国家货币对美元汇率也有所上升。泰铢对美元汇率自1月末以来上升0.3%,预计月涨幅连续三个月维持在正区间。印度卢比对美元汇率此前持续创下历史新低,进入2月以来下跌速度有所放缓。自1月末以来的下跌率为0.5%,如果继续维持在这一水平,这将是自2024年10月以来的最小降幅。
背景因素在于,自2024年秋季以来美元持续走强趋势告一段落。特朗普13日签署备忘录,指示实施对等关税,将美国的税率提高至与对方国家所征关税相同水平。考虑到对等关税措施可能立即启动,市场投资者争相买入美元。鉴于对等关税政策不会立即生效,不少人开始减持美元。
由于有主要经济指标显示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美元汇率也受到影响。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0.9%,远低于市场预期值,是一年来的最大跌幅。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高于市场预期。但是,美联储重视的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所反映的项目有所弱化,基于这一观点,市场出现了抛售美元的动向。
亚洲各国虽意识到经济负荷,但一直以来将政策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这是为了规避以下风险:以降息为契机,美元升值本国货币贬值的势头加剧,从而导致物价上涨。对本币贬值担忧情绪有所缓解的亚洲国家更容易采取降息措施,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印度储备银行7日将作为基准利率的回购利率由6.5%下调至6.25%。这是自2020年5月以来首次降息。该国2024年第三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率为5.4%,与第二季度的6.7%相比大幅下降。在经济出现减速迹象的背景下,印度央行转而实行货币宽松政策,旨在促进经济发展。
印尼央行也于1月下调七天期逆回购利率,时隔四个月下调政策利率。央行行长佩里·瓦吉约指出:“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有必要强化政策。”印尼2024年第三季度实际GDP增长率低于5%,时隔四个季度跌破这一数值,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更多国家进一步降息或转为降息的可能性日益增大。菲律宾央行2月13日在会议上决定,保持政策利率不变。不过,央行行长雷莫洛纳称“仍处于货币宽松周期中”,并强调继续实行货币宽松政策的姿态。新加坡也于1月时隔四年零10个月将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方向。泰国政府也要求央行降低利率。
巴西和墨西哥等美洲国家比亚洲更早采取降息措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统计世界投资信托资金动向的美国调查公司EPFR的数据显示,自2025年以来新兴国家股票基金约有100亿美元流出。但如果亚洲加快采取降息措施,则有望吸引资金流入。
“许多亚洲国家可能成为对等关税的实施对象。”瑞穗研究与技术公司主任经济学家龟卦川绯菜不无担忧地指出,随着对等关税政策付诸实施,美国利率上升和美元升值趋势或将加剧。届时能否优先重视经济而继续降息呢,各国也可能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编译/马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