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资本市场“小作文”对正常交易秩序、市场预期和企业营商环境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多部门重拳出击,整治网络谣言与诋毁中伤。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冯心怡 记者 何昕怡)近年来,资本市场“小作文”对正常交易秩序、市场预期和企业营商环境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多部门重拳出击,整治网络谣言与诋毁中伤。近日,曾被自媒体质疑抹黑的拟IPO公司大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明电子”)起诉恶意抹黑媒体案取得终审判决结果,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被告媒体上诉,维持原判,即大明电子胜诉。被告媒体公开发表向大明电子赔礼道歉的声明,以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大明电子经济损失5万元。
自媒体恶意抹黑被判侵权
大明电子专注于汽车电子零部件配套领域,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2022年12月,大明电子提交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申请,并于2024年2月2日通过上交所上市委审核。在此之后,大明电子遭到部分媒体抹黑,公司经营情况受到虚假描述和恶意攻击。对此,大明电子搜集、保留相关证据,并发起了法律维权。
其中,大明电子起诉恶意抹黑媒体案经过10个月的审理,由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
判决书显示,被告媒体的言论中部分内容带有明显的片面性、负面性和主观倾向,部分内容明显缺乏事实基础支持。其在短视频中选择性援引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特别是针对分红去向等公众较为敏感的关注点,作出的结论明显与大明电子公开的招股说明书内容不符。认定被告媒体的言论超出了其开展股评、股票推荐等市场营销活动的合理范围,足以造成接收信息的人员对大明电子的社会评价降低,损害了大明电子的商业信誉,构成对大明电子名誉权的侵害,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2025年2月,被告媒体已向大明电子进行赔偿,并在其抖音账号“王牌好股”和微信视频号“短线王牌”公开发布道歉视频。
据悉,本案为大明电子第二起胜诉的名誉权纠纷案。此前于2024年8月19日,乐清市人民法院对大明电子另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作出判决并生效,判决认定被告行为构成对原告名誉权的侵害,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法院同时判决被告公开赔礼道歉,以消除影响、恢复公司名誉。
多方合力整治资本市场谣言
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6个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涉及传统产业、中介行业、科技企业、征信机构等不同领域,体现了人民法院对企业名誉权的全面平等保护和及时充分救济。加强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对于增强企业信心、稳定企业预期、激励企业家创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实践中,很多侵害名誉权行为都是通过网络实施,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同时,部分媒体出于博取流量、吸引“眼球”等动机,发布关于企业的不实信息。
公安部信息显示,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净网2024”专项行动,针对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造谣传谣类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依法严惩网红大V、MCN机构有组织造谣炒作,侦办网络谣言案件4.2万余起,查处造谣传谣违法犯罪人员4.7万余人,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3万余个,清理网络谣言信息252万余条。
“打铁还需自身硬,公司要一门心思做好主营业务,同时也不能惧怕别人给我们造谣或者抹黑,要合理地、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去维护自己的权益,然后为自己正名。”大明电子董秘说,“法院的判决为公司建立了信心,所以这一次胜诉有很重大的意义。未来如遇到干扰企业正常经营的抹黑和造谣,公司还将积极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