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证监会披露《关于同意广东太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称已收到广东太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力科技”)报送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意见及该公司注册申请文件。
根据规定,证监会同意太力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批复时间为2025年2月18日。据贝多财经了解,太力科技于2022年12月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2023年8月上会并顺利通过。
直至2025年2月,太力科技提交注册。本次报考上市,太力科技计划募资5.42亿元,将用于太力武汉生产及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信息系统升级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据招股书介绍,太力科技的主营业务为真空收纳、壁挂置物、气调保鲜、户外装备、安全防护等多品类家居收纳用品及相关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旗下拥有“太力”“LEVERLOC”“宜尚”等自有品牌。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太力科技成立于2003年3月,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8121万元,法定代表人为石正兵,主要股东石正兵、蔡小文、中山市魏力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
据招股书披露,石正兵直接及间接合计控制太力科技79.11%的表决权。其中,石正兵直接持有该公司70.72%的股份,通过中山新正、中山魏力间接控制8.39%的表决权。同时,石正兵也是太力科技董事长、总经理。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太力科技的营收分别约为6.23亿元、6.38亿元、8.35亿元和5.44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4358.21万元、5887.18万元、8497.78万元和5178.06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为4153.60万元、5129.94万元、8075.67万元和5065.18万元。
此前招股书显示,太力科技2020年的营收、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为5.46亿元、7344.83万元和7167.84万元。对比可知,太力科技2021年的净利润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另外,该公司2021年至2023年的营收复合增长率仅15.79%。
不难发现,太力科技并不符合创业板定位相关指标中的“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0%”。不过,该公司2023年的营收约为8.35亿元,超过3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3亿元的企业可不适用评价标准中规定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要求)。
另据太力科技披露,该公司2024年度的营收约为10.20亿元,同比增长22.07%;净利润约为8813.40万元,同比增长3.7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8572.20万元,同比增长6.15%,增速并不算高。
特别说明的是,太力科技曾存在转贷等财务内控问题,并引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关注。其中,2019年太力科技合计转贷5354万元,2021年1月转贷1000万元,贷款银行包括广发银行、交通银行、湖北京山农商行等。
根据《贷款通则》第十九条规定:“借款人应该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第六十一条规定:“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
据《贷款通则》第七十一条规定:“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由贷款人对其部分或全部贷款加收利息;情节特别严重的,由贷款人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并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一、不按借款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贷款的。”
据《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七条:“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贷款人应根据约定的贷款用途,审核借款人提供的支付申请所列支付对象、支付金额等信息是否与相应的商务合同等证明材料相符。”
这意味着,太力科技及相关方的转贷行为不符合上述规定。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但太力科技方面则称,该公司已取得银行《情况说明》,证明上述各借款主体银行贷款在存续期间,未出现逾期、欠息等情况,未损害相关银行利益,未出现其他风险事项。同时,该等转贷行为所涉的贷款本息均已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