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创新药研发企业真实生物近日二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该企业因拥有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新冠口服药物阿兹夫定而被市场熟知。此次二次赴港IPO,能为真实生物带来营收的药物仍只有阿兹夫定。真实生物距离成功上市还有多远?
首次赴港IPO不了了之
港交所官网显示,真实生物已再次提交上市申请材料,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资料显示,2022年8月,真实生物曾提交过上市申请,后来,上市申请相关材料变更为“失效”。
据悉,港股IPO流程分为递表、聆讯、路演、招股、公开发售结果、暗盘交易及挂牌上市等步骤,招股书失效往往发生在递表后至聆讯的阶段。根据港交所的规定,公司在港股申请IPO时,递交IPO资料后超过6个月未完成聆讯过程,根据正常程序将会显示为“失效”,而上市文件失效不等于上市失败,拟发行人依然可以通过更新资料重新申请再次“激活”上市程序,更新内容一般包括财务数据及其他需要披露的信息。
记者向真实生物求证二次递表中补充了哪些信息,对方表示,一切以公司最新向港交所递交的上市申请书内容为准。
公开资料显示,在真实生物第一次向港交所递表时,阿兹夫定才上市获批10天,当时业内人士认为该产品销售潜力巨大。即便如此,截至其第一次递交上市申请,真实生物尚未有收入进账。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5个月,真实生物分别亏损1.51亿元、1.97亿元和2.18亿元。真实生物当时表示,随着业务发展及扩张,公司预期将从阿兹夫定的经营活动中产生现金。
阿兹夫定仍是“王牌”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二次向港交所递表,能给真实生物带来收入的产品仍只有阿兹夫定。根据招股书,该公司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亏损7.84亿元、4004万元。真实生物表示,综合新冠病毒的情况,公司考虑产品的到期日及适销性,对制成品作出大幅存货撇减,因而产生亏损。
另外,真实生物此前依靠复星医药销售阿兹夫定,如今其与复星医药已“分手”。2024年,来自复星医药的营收占真实生物总收入的99.2%,复星医药销售阿兹夫定带来的销售额高达2.36亿元。
2024年9月,真实生物与复星医药宣布合作终止。复星医药财报显示,2023年起,阿兹夫定的销量大幅下滑。
市场消息称,与复星医药“分手”后,真实生物会通过向若干经销商销售阿兹夫定来弥补这部分“营收缺口”。记者向真实生物求证阿兹夫定目前的销售情况,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真实生物目前也在为阿兹夫定寻找“新销路”。真实生物正在开发阿兹夫定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比如和PD-1联用方案,用于肝癌、结直肠癌的治疗。目前研究成果如何,真实生物未对记者公布过多信息。
研发项目还在“烧钱”
根据招股书,2023年、2024年,真实生物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38亿元、1.51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现金及其等价物为1.4亿元。按照此数据计算,真实生物目前的现金储备已不足以覆盖一年的研发费用支出。
真实生物董事长杜锦发此前公开表示,目前,公司旗下多个研发项目正在进行中。
此前,多家药企在公布赴港上市的消息时称,赴港上市有利于企业后续出海。记者注意到,在出海方面,真实生物与同类型企业相比动作更少。
另一款新冠口服药VV116的厂商君实生物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临床试验,也与国内外多家机构合作,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根据公开资料,真实生物仅授权北京协和医院在部分国家开展阿兹夫定相关工作,可查询到的资料非常少。有投资机构分析师曾表示,新冠口服药的市场机会或在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