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张静懿
2025年2月,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或“公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保荐人名单中,美银、中金、摩根大通、高盛、瑞银等顶级投行云集。
此时,距离宁德时代宣布启动港股上市计划仅过去两个月。2024年12月,宁德时代在A股公告中首次披露赴港上市意图,明确表示此举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那么,为何宁德时代急需“资本赋能”呢?
双重上市背后的逻辑
宁德时代选择冲击港股上市,与近年来的全球化布局节奏密切相关。招股书显示,2023年宁德时代境外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速达70.3%,占总营收比重超过30%。客户名单几乎覆盖全球主流车企,宝马、奔驰、大众、丰田、福特、现代等传统巨头均位列其中。
这种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宁德时代从“电池出口”向“本地化生产”的战略转型。截至2024年末,宁德时代已在欧洲建成德国图林根州工厂(投资18亿欧元),并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启动总投资73.4亿美元的超级工厂项目。此外,公司还与Stellantis集团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合建40.38亿欧元的磷酸铁锂电池工厂。
但激进的产能扩张也带来了资金压力。仅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一期及二期就需投入49亿欧元,而截至2024年底,宁德时代在该项目上的实际投入仅7亿欧元。叠加印尼产业链布局及北美建厂计划,公司外汇储备已显捉襟见肘。
公开披露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6月,宁德时代美元及欧元外币余额分别为67.35亿美元及38.58亿欧元,难以覆盖欧洲等地动辄数十亿欧元的投资及持续的海外战略布局需求。招股书直言,此次港股募资将重点用于匈牙利工厂建设及国际业务拓展。
对于已在深交所创业板市值超万亿的宁德时代而言,选择港股二次上市背后有着多重战略考量。从市场层面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地位不容忽视——2024年10月,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联合推出快速审批通道,对市值超100亿港元的A股公司开放“先A后H”绿色通道。政策优化后,企业赴港上市时间成本大幅缩减,这为急需海外资金的宁德时代提供了制度便利。
更深层次的动因在于全球化战略的资本匹配需求。港股上市不仅能拓宽融资渠道,更重要的是搭建国际化资本平台。通过引入国际长线资金、优化股东结构,宁德时代可以增强海外合作伙伴的信心,特别是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多元化的资本结构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对冲。
数据显示,宁德时代A股股价在2024年呈现明显波动,全年振幅超过40%。截至2025年2月11日收盘,股价报251.8元/股,较2023年峰值回落约35%。此时启动港股IPO,既可借助A+H股溢价吸引增量资金,又能通过引入国际投资者平抑估值波动。
机与危往往并存
近年来,产业界更聚焦宁德时代的技术路线选择。数据显示,公司近十年的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660亿元,目前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领域均有布局,注册专利数量超1.4万件。
但这种技术领先优势正遭遇双重挑战。一方面,韩国LG新能源、三星SDI等竞争对手加速推进高镍三元和固态电池量产,大众集团投资的PowerCo计划在2025年将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另一方面,车企的“去宁德化”策略日渐清晰,宝马、奔驰等客户纷纷通过自建产能或扶持二供来平衡供应链风险。
对此,宁德时代选择“技术授权”新模式。公司与福特汽车的“技术入股”合作开创行业先例,通过授权电池专利技术换取合资工厂股权。这种从“产品输出”到“技术标准输出”的转变,或将重塑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价值分配体系。
不容忽视的是,支撑宁德时代港股融资野心的,还有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巨大的结构性机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40%,而欧洲、美国这一数字仅为22%和20%。看似悬殊的差距背后,隐藏着增长动能的微妙转换——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增速从2022年的93.4%骤降至2023年的36.3%,2024年进一步滑落至35.5%,而欧美市场却保持着5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
这种“渗透率剪刀差”正在重构全球产业格局。瑞银证券测算,到2030年欧洲动力电池需求将达700GWh,但本土产能仅能覆盖不足40%;北美市场缺口更为显著,IRA法案刺激下的需求爆发与供应链本土化要求形成矛盾,这为中国企业通过技术输出+本地化生产模式创造了机会窗口。
但机遇往往与风险并存。宁德时代招在招股书中提示海外经营风险,涉及地缘政治、贸易壁垒、文化差异等。以欧洲市场为例,欧盟《新电池法案》要求到2030年动力电池碳足迹需下降50%,这对依赖中国供应链的企业构成严峻挑战。而在北美市场,IRA法案虽提供税收抵免优惠,但“敏感实体”条款始终如剑高悬。
或许,资本市场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地缘政治波动可能影响国际认购热情,而A/H股价差导致的套利空间,更对上市后的价格稳定机制提出挑战。如何讲好“全球化+技术领先”的新故事,是宁德时代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思维财经出品)■
来源:投资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