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能源网&华夏储能(公众号hxcn3060)获悉,2月21日,思格新能源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寻求在港股IPO。
思格新能源成立于2022年5月,由前华为智能光伏业务总裁许映童创立,至今成立尚不满三年。
在发起IPO前,思格新能源已完成了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华登国际、云晖资本、钟鼎资本、江苏高科产业投、余杭国投集团、天堂硅谷、国核投资、永康市碳中和新能源产业基金等,估值已达43亿元。
思格新能源无疑是储能领域的一匹黑马,如果上市成功,有望创下中国储能企业最快IPO的纪录。
两年收入从0飞升到1亿美元
思格新能源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AI赋能的分布式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成立的两年多时间里,财务上实现了飞速跃升。
招股书显示,2022年,思格新能源收入为0元,经调整后净亏损3893万元;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5830万元,净亏损扩大至2.5亿元;2024年前9个月,营收飙升至7亿元,净利亏损1938万元,相较于2023年同期1.76亿元的亏损幅度,已有大幅收窄。
如此迅猛的增长背后,主要源于思格新能源的一款拳头产品—— SigenStor,该产品收入占总营收的90%以上。
2023年6月,思格新能源五合一光储充一体机 SigenStor正式问世,主要面向海外的户用储能市场。
SigenStor是一款五合一光储充一体机产品,将光伏逆变器、直流充电模块、PCS(储能变流器)、储能电池和EMS(能源管理系统)融为一体,采用模块化及堆叠式设计,这使得SigenStor的安装更方便。
( SigenStor产品图)
SigenStor推出后,短短一年时间,销量便提高了十倍以上:2023年销售量为18MWh,2024年前三季度已达到220MWh。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产品出货量计,思格新能源已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可堆叠分布式光出一体机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前三季度的市场份额达到24.3%。
思格新能源成立之初就着手全球布局,思格新能源主要客户群体来自欧洲,2024年前三季度,欧洲市场营收4.5亿元,占比65%,非洲和亚太地区分别占比12.9%和11.2%。
目前,思格新能源已经销售到全球60多个多家和地区,与99个分销商合作,拥有5600多家注册安装商。在招股书中,思格新能源也提到,依赖分销网络推广和销售相应的产品和服务,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分销商。
思格新能源还有两家工厂,分别位于上海临港片区和江苏南通,用于生产逆变器和储能电池。截至2024年9月30日,逆变器产能为5.8万个,储能电池产能为416MWh,其中,储能电池的产能利用率接近九成。
思格新能源官网称,公司是最快实现1亿美元营收的中国储能企业。
DNA里流淌着华为的血
2023年完成第二轮融资后,思格新能源的估值已达30亿元。此时公司刚刚发布第一款户储产品不久,销售收入只有小几百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还未创造出业绩的公司为何能获得了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这与创始团队的背景有直接关系。
思格新能源创始人许映童今年50岁,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复旦大学MBA,1999年加入华为后,先后担任无线产品经理、无线基站软件开发部部长、无线产品杭州研究所所长等职,具有丰富的无线通信产品及软件开发与管理经验,前后在华为工作近23年。
2010年许映童进入光伏领域,负责华为逆变器团队的组建、产品规划及开发等系列工作。2011年,华为开始布局光伏逆变器业务,仅仅四年时间,光伏逆变器出货量便做到全球第一。
(思格新能源创始人许映童)
许映童先后担任过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总经理、华为智能光伏业务总裁等职,是华为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干将。许映童后来调整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这也是他从华为离职前的title。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思格新能源的创始团队成员中,有不少都是出自华为。例如,思格新能源总裁张先淼,在华为任职超过11年,曾担任华为商用光伏业务负责人。思格新能源软件部负责人刘秦维、全球品牌总监杨顺霞也都来自华为系。
可以说,这是一支DNA里流淌着华为血液的创业团队。
或许正是华为作风,思格新能源很重视研发,持续投入重金。目前,思格新能源的员工数超过700名,研发人员占比近50%。2022年,思格新能源研发支出2616.4万元,2023年研发支出直接飙升至1.93亿元,2024年仍在高速增长,仅前三季度就达到了1.97亿元。
思格新能源称,全球可堆叠分布式光储充一体机市场将在未来五年增长至3610MWh,复合增长率达到87.8%。凭借技术研发和自带光环的团队,思格新能源正在讲述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好故事。
(转载请标明出处,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