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理财教育网
在银行,除了众所周知的货币-人民币之外,还会听到基础货币和报价货币这两个专有名词,它们是不是人民币的不同叫法?跟人民币有何异同?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普罗大众来为什么要了解基础货币和报价货币?
1、基础货币和报价货币的概念
基础货币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被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与商业银行体系持有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是央行发行的债务凭证,也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借以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
报价货币则是一种外汇交易中的货币,通常指的是货币对中的第二个货币。外汇市场中,报价货币用来表示购买一单位基础货币所需报价货币的数量。
2、二者的联系和区别
在银行和外汇交易中,货币成对书写,两者通常用正斜杠(“/”)分隔,组成货币对。如:欧元/美元,表示一欧元可以兑换多少美元。
组成货币对的两种货币,分别称为基础货币和报价货币。如:人民币/美元(RMB/USD),人民币称为基础货币;美元称为报价货币。基础货币是固定的,而报价货币是浮动的。
作为货币对的组成部分,基础货币和报价货币在汇率表示和外汇交易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比如:通常用一单位基础货币兑换多少报价货币表示汇率。
外汇交易中,买入是指买入基础货币,卖出报价货币;而卖出则是指卖出基础货币,买入报价货币。基础货币常表示交易的对象,报价货币则表示交易的价格。
3、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作为银行人,了解基础货币和报价货币是本职所在。而普通人要了解的不仅仅是两个经济学名词,更多的是要明白基础货币和报价货币在外汇交易中的作用,以及对旅行、留学、消费、就业和投资等自身生活造成的影响。
汇率变动影响出国留学和国外旅行的成本,汇率上升,兑换的外币增多,成本随之减少。反之,成本会随汇率的下降而增加。
购买过进口商品的人都知道,汇率变动会影响进口商品的价格,本币的升值或贬值直接影响商品价格的高低,进而影响消费时的购买决策,这对经常游走于对外贸易的进出口行业和相关从业者来说尤为重要。
哪怕既不做进出口,也不购买进口商品,还没有出国旅行和留学的打算,汇率依然会影响你的生活。比如,汇率波动直接影响外币投资的收益,也可会对储蓄的实际价值造成增加或减少的影响。
外汇市场对大环境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外汇市场波动可能引发经济不确定性,当局者因为汇率变动对经济政策作出的调整,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消费者信心和支出。
基础货币和报价货币、货币对、汇率、外汇,这些看起来距离普通人生活遥远的词汇,实则无时无刻影响着普罗大众的生活,无论是否要成为一名银行人,积极学习和理解它们的含义和影响,都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汇率变化带来的挑战。
免责声明:文中观点和看法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