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职位空缺半年后,农商行龙头迎来新掌门。4月16日晚间,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下称“重庆农商行”)公告称,选举刘小军担任重庆农商行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
从简历资料看,刘小军出生于1976年,经济学硕士。现任重庆农商行党委书记,拥有丰富的金融行业经验,曾先后在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中信信托工作。2024年初“空降”重庆,赴任重庆农商行前为重庆国资平台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记者观察发现,作为资产规模最大的A股上市农商行,重庆农商行近年来业绩表现并不理想,“核心业务增速下滑”同时“信贷业务违规”频出。拥有国有大行、信托公司、地方平台经验的刘小军履新后,将如何带领这家资产规模超过1.6万亿元的农商行龙头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
核心业务增速持续多年下滑
记者观察发现,作为全国首家“A+H”股上市农商行,重庆农商行在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农商行中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其资产规模、存款余额等核心指标长期位居重庆市银行业首位。截至2024年末,重庆农商行存款余额9419亿元,贷款余额7143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24%,综合实力排名全球银行第119位,位居中国银行业100强第22位。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资产总额1.61万亿元,位居上市农商行前列。
虽然业绩整体向好,可细看却能发现,近年来重庆农商行遭遇营收增长乏力与收入结构失衡挑战。财报信息显示,2022-2023年,该行营收连续两年负增长,同比分别下滑6.0%和3.6%。虽然2024年勉强实现1.1%的正增长至283亿元,但较2021年的历史高点仍有显著差距。更令人担忧的是,2024年一季度营收增速仅维持在1%左右,显示复苏势头极其微弱。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重庆农商行营收“基本盘”的利息净收入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持续多年下滑。2022-2024年,该行利息净收入增速分别为-3.2%、-7.5%和-4.3%;同期,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分别为-29.8%、-6.4%和-10.0%。
与此同时,投资收益成为推动该行营收增长的重要力量。2024年,重庆农商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57.67亿元,同比增加13.04亿元,增幅29.23%,占营业收入比为20.41%,同比增加 4.45个百分点;实现投资收益41.98亿元,同比增加93.56%。
对于非息收入增长,重庆农商行在年报中指出,主要得益于本集团合理安排投资组合,加强利率研判,丰富投资品种,把握交易机会,增厚金融资产整体收益。
事实上,作为一家扎根于重庆的农村商业银行,重庆农商行业务涵盖零售银行、公司银行、金融市场等多个领域,在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方面表现突出。记者留意到,除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外,重庆农商行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截至2025年3月末,重庆农商行共拥有超过1740个分支机构,并发起设立1家金融租赁公司、1家理财子公司、12家村镇银行,参股设立1家消费金融公司。
信贷业务违规频出,涉事高管“落马”
信贷业务是重庆农商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曾创新推出 “面业贷”“花椒贷” 等 30 余款特色信贷产品,精准对接重庆 “一县一业” 产业布局。
然而近年来,重庆农商行因贷款管理、信贷资金流向、内部控制等问题频频触碰监管红线,导致监管罚单频出。2022年11月,因涉及“信贷业务违规”重庆农商行收到该行史上最大罚单,罚款金额高达1285万元。可重罚过后,该行在信贷业务领域的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2024年,重庆农商行旗下分行共收到4张罚单,合计被罚超300万元,被罚原因均涉及“信贷业务违规”。
2024年8月,重庆农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舒静被“双开”。经查,舒静涉及利用职务便利非法经营同类营业,获取巨额非法利益;挪用公款,数额巨大;靠金融吃金融,将金融审批权作为敛财工具,为他人在贷款审批等方面谋利,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
作为主管重庆农商行财会工作多年的副行长,舒静“监守自盗”的行为,不仅为重庆农商行过往营收、财务质量等蒙上一层阴影,同时也暴露出该行在内控合规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
新帅上任后能否带来新变革?
刘小军的上任正值重庆农商行面临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业内人士认为,他的履新将为重庆农商行带来新的活力和战略眼光,带领重庆农商行突破当前瓶颈,实现投资业绩的持续增长与核心业务的全面升级。
简历信息显示,刘小军具有国有大行、信托机构从业背景。2002年入职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历任国际业务部业务副经理、房地产金融业务部业务经理。2006年进入信托行业,先后担任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后更名为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信托业务二部高级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信托业务八部副总经理,业务总监。2016年,刘小军跨入核心管理层,先后担任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信托业务八部(筹)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业务总监、副总经理。
记者留意到,作为“中信系”老将,刘小军对投资有着比较独特的见解。早在2016年,刘小军曾在“中信财富论坛”上表示,中国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会止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结束,并提醒大家要重视人口结构的变化。
2020年9月,刘小军在“2020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指出,投资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投资逻辑,要有自己的道理,要走自己的路。他提出“3331原则”:30%配置固定收益,30%配置优质房地产股权项目,30%投资以市场中性策略为主的产品量化对冲,10%投权益。
在信托行业期间,刘小军对泛资管时代的信托公司业务定位、产品布局、投资运作等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尤其是家族信托业务方面,获得了行业内的高度认可。
2024年初,刘小军空降至重庆,担任重庆发展投资公司董事长,随后调任至重庆农商行。
值得一提的是,据2024年年报披露,重庆发展投资公司是重庆农商行重要股东之一:共持有该行4.9亿股,持股比例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