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道作者 | 爱羽
最近,四川杀出一个超级隐形冠军:新荷花,这是中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供应商,近日向港交所发起IPO冲刺。谋划A股上市多年未果后,它正式转战港股。
新荷花是中国领先且最大的中药饮片产品供应商之一。按2023年中药饮片产品收入计算,市场份额全国排名第二。
本文将详细拆解:这家公司的背后,藏着一个怎样的隐秘赛道。
01 全国第二
出身中医药世家的江云,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早年深耕中药研究。
2001年,他创立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公司,立志扭转行业“标准混乱、质量参差”的局面。创业初期,他抵押资产引进GMP生产线,建成国内首个中药饮片规范车间。
期间,他研发无硫熏蒸技术,解决药材污染;引入指纹图谱技术提升检测精度;建立全流程追溯系统,确保原料品质。2008年推动企业出口欧美,2020年布局中药配方颗粒研发。
如今,新荷花成为中药饮片十强企业,年营收超10亿元。
图注:数据来自其招股书
02 产业链拆解
中药饮片产业链可拆解为:上游是中药材种植与初加工。中游是中药饮片生产加工。下游是销售与终端使用,包括医疗机构、药店、中成药厂、出口贸易商等。
2-1 上游:中药材种植与初加工
2-2 中游:中药饮片生产加工
2-3 下游:流通与应用
03 中药饮片赛道全景
3-1 中药饮片是什么?
它是中药材经过炮制加工后的制成品,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配方或中成药生产。其核心特点是保留药材药效,同时符合药用安全标准(如去除毒性、调整药性)。例如,生地黄经蒸制变为熟地黄,药性从清热转为滋阴补血。
3-2中药饮片的分类介绍
3-3 中药饮片的市场规模及增速
图注:中药饮片市场数据概览(2018-2025年)
在中国,它2023年的市场规模预计3000亿元,属于中型赛道。
3-4 中药饮片的发展阶段
中药饮片行业所处阶段:成熟早期。当前中国市场增速约8.5%(2023年),全球市场约5%,头部企业(如新荷花)通过并购、产业链整合提升集中度,但CR5(前五企业市占率)尚未达60%,仍处于整合阶段。
3-5 中药饮片赛道的关键驱动因素
04 上游产业链剖析
4-1行业现状:
4-2解决的痛点:
4-3所处地位强弱
上游(中药材种植与初加工)的地位相对中下游较弱。
议价能力弱:中药材种植分散,70%以上依赖农户,缺乏规模化经营,议价权受制于中间商(如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
技术壁垒低:依赖传统经验,技术含量低(如采收时间、干燥工艺),科技投入不足,GAP(规范化种植)普及率仅40%。
市场集中度低:参与者以个体农户和小型合作社为主,市场分散,缺乏龙头(CR5<10%)。
抗风险能力弱:易受自然灾害(旱涝)、价格波动(中间商压价)影响,农户收益不稳定,弃种现象频发。
4-4主要代表玩家
05 中游产业链剖析
5-1行业现状:
5-2解决的痛点
5-3所处地位强弱
中游地位强势,因技术门槛和集中度较高,掌握定价权,但受上下游牵制(如上游原料波动、下游需求分化)。
5-3主要代表玩家
06 下游产业链剖析
6-1 行业现状
6-2解决的痛点
6-3 所处地位强弱
下游地位中等,受医疗机构集中采购压价制约,但零售端分散化特征使其议价权弱于中游。
6-4主要代表玩家
07 未来1-3年新机遇
7-1政策驱动与标准化升级
中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将持续强化饮片产业扶持,推动GAP种植基地、无硫加工等标准化技术普及,头部企业(如新荷花)有望通过“种植-加工-出口”一体化模式抢占市场。同时,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完善,将释放院内制剂替代空间,预计该细分领域增速超20%。7-2政策驱动与能源转型。
7-2国际化与消费场景拓展
欧盟等市场对中药饮片注册门槛逐步放宽,具备国际认证(如EU-GMP)的企业将加速出海,东南亚传统医药市场成新增长极。此外,老龄化催生慢性病调理需求,补益类饮片(黄芪、当归)及即食化产品(养生茶包、药膳包)将渗透日常消费场景,推动行业向“医疗+大健康”双轮驱动转型。
本文数据来源,特此感谢:
• 国家统计局(中药材种植面积、市场规模)
• 国家药监局(GMP认证企业数量)
• 《中国药典》(炮制标准)
• 弗若斯特沙利文(市场规模与增速预测)
• 艾瑞咨询(消费者行为分析)
• 中国中药协会(行业白皮书)
• 四川新荷花(种植基地规模、出口数据)
• 中国中药(配方颗粒营收占比)
• 康美药业(产业链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