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呼“中国是刺客”的阿根廷总统米莱不跟了,面对美国威胁丝毫不惧,坚持与中国续约,还“翻倍进口”中国产品,米莱态度的转变,释放了哪些信号?
米莱这位2023年上任的阿根廷总统,在竞选期间,就曾对中国表现出明显的敌意,他曾高呼中国是“刺客”,还扬言要与中国中断关系,对特朗普却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狂热,甚至被誉为特朗普在拉美地区的“追随者”。
然而,这位追随者近期的态度却让特朗普政府无比头疼,原因是美国要求米莱中断与中国之间的货币互换协议,甚至不惜拿出阿根廷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之间的协议相威胁,试图让阿根廷就范。
但米莱却顶着压力,选择与中国续签货币互换协议,中阿双方的货币互换协议始于2009年,规模从一开始的700亿逐渐扩大至1300亿,根据该协议,阿根廷从中国进口商品时,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不再需要以美元作为中介。
该货币互换协议对中阿两方都有着重要作用,对阿根廷来说,可以帮其提供稳定的外汇资金,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其次也能降低中阿之间的贸易成本,中国也可以从阿根廷获得优质的农产品,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美国之所以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极力阻止中阿货币互换协议的续签,很可能是关税战的延续,美国想要切断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迫使中国在贸易谈判中作出妥协。
此外中国与阿根廷之间的合作,让美国感受到了威胁,美国将拉美地区视为“后院”,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阿之间的合作被美国视作一种挑衅,必须尽快中断。
所以,美国试图通过否决IMF对阿根廷200亿的美元贷款,逼迫阿根廷终止与中国的合作,该贷款协议一旦终止,阿根廷很可能失去偿债能力,进而陷入更深的经济崩盘,然而米莱不惜顶着如此大的压力,也要和中国续约,肯定做出了综合考量。
从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的朝令夕改来看,美国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其他国家是否受到关税冲击并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如果阿根廷站队美国,中断与中国的协议,贷款能不能拿到还是未知数,损失了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是肯定的。
与中国合作,实打实的保障是肯定的,阿根廷与中国续签本币互换协议后,可以用人民币兑换美元,不仅能偿还IMF债务,还可以规避特朗普对阿根廷加征的10%关税,保证关键农产品与矿产的出口,稳定国内经济,与谁合作好处多一目了然。
除了与中国续签货币互换协议外,阿根廷的下一个动作,更是给了美国一记重锤,根据阿根廷2月份进口报告显示,其进口额增长了40%以上,对中国的进口的产品翻了一倍,在特朗普大搞关税战这一背景下,阿根廷的举动直接泄了美国的气。
毕竟阿根廷目前的经济状况不太好,国内的通胀率和贫困率都很高,随着美元供应紧张,导致阿根廷的货币比索不断贬值,商品以及服务价格飞涨,民众为了购买便宜商品不得不四处奔波,一时间许多人无法承担基本生活开支,面临着饥饿的威胁。
反观中国的商品性价比却很高,中国作为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阿根廷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和外资来源国,双方之间的贸易往来是阿根廷重要的经济支柱,从中国进口大量商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阿根廷的通胀与民生问题。
由此可见,与中国合作的好处远大于美国的威胁,所以米莱这个狂热的特朗普追随者,宁愿顶着压力也要和中国合作,同时其态度的转变,也证明美国如今的手段愈发不入流,为了阻止中国经济发展不惜威胁别国,好在阿根廷不愿意成为其手中的棋子。
这同样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阿根廷的态度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国家见识到,中国有能力与美国抗衡,在面对特朗普政府打响的“关税战”“贸易战”时,将会有更多的国家站出来反对,共同维护多边主义。
美国用霸权手段压迫别国的时代已经过去,继续这种行为只会加剧其他国家对于美元体系的不信任,进而对国内经济产生更加负面的影响,比起关税战,共同合作才是真正的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