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财经》文/高伟
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阳光集团)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目前却因财报更新处于“中止”状态。公司本次计划募集资金 40.00亿元,用于369万吨/年炭化室高度 6.78 米捣固焦化项目、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及合成氨项目、备煤系统及焦炭储运系统改造项目和220kV输变电工程项目。
《电鳗财经》经调查研究发现,该公司招股书存在很多疑点,尤其是招股书删除“补流” 、父子控股及财务集中预警,成为横在投资者心里的三堵墙。
不得不删除“补流”
据《电鳗财经》观察,早在2023年2月27日,阳光集团提交了第一版的招股说明书,募资总金额为60.0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拟用于369万吨/年炭化室高度6.78米捣固焦化项目、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及合成氨项目、备煤系统及焦炭储运系统改造项目、220kV输变电工程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其中,补流项目所涉及募资额高达16亿元。但在2024年12月31日披露的最新版招股书中,虽然拟发行股票数量仍为不超过14675.00万股,但补流项目已经消失不见。目前阳光集团的IPO募资额为40亿元,较此前已下调20亿元。
具体来看,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投资规模与第一版的招股书均有所变化:
其中,369万吨/年炭化室高度 6.78 米捣固焦化项目由第一版的拟投资31.30亿元降至最新版的30亿元;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及合成氨项目由第一版的拟投资4.5亿元降至最新版的4亿元;备煤系统及焦炭储运系统改造项目由6.7亿元降至5亿元;220kV 输变电工程项目由1.5亿元降至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在第一版招股书拟投资16亿元,新版招股书直接删除。
不过,阳光集团在新版招股书中保留了一句话“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度,利用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进行先期投入。募集资金到位后,将用于置换先期投入资金及支付项目建设
剩余款项。”
根据近期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征求意见稿)》指出,禁止超募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这意味着,若该意见稿顺利落地,A股公司使用超募资金补流将成为历史。“其实一直以来拟IPO企业募资用于补流确实会受到关注。但以前的话,合理性上如果可以自圆其说,基本上也没问题。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希望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投向项目的建设。”北京一位投行人士指出,“这也给发行人提了一个醒,要做好募投项目的规划,合理分配资金。”
父子控股故事多
阳光集团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薛靛民和薛国飞父子。本次发行前,薛靛民持有公司81.28%的股份且任职董事长,薛国飞先生持有公司0.60%的股份,为第9大股东,且任职董事、总经理,薛靛民和薛国飞父子合计控制本次发行前的 81.88%的股份,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另外,公司第8大股东赵仙叶,持有公司0.60%的股份,系公司实际控制人薛靛民配偶;第7大股东薛电龙,持有公司1.00%的股份,系薛靛民兄弟。
也就是说,阳光集团不但是父子控股,而且前十大股东中,还有亲属。
业内人士称,股权集中、“一股独大”被视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绊脚石。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中,如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某一自然人或者家族,公司治理结构弱点将更加突出。如此一来,公司很容易出现任人唯亲,怎能保护普通投资者利益?会否有利益输送行为发生?
天眼查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薛靛民目前有5条任职信息,担任股东5家,担任高管1家,实际控制权25家企业。尤为注意的是,其周边风险有162条,历史风险3条,预警提醒也多达71条。
高风险方面,其担任股东的运城市华馨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简易注销,担任股东的山西万福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有清算信息。诉讼方面,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因票据付款请求权纠纷而被起诉、曾因买卖合同纠纷而被起诉、曾因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而被起诉;曾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山西阳光焦化(集团)华升电力有限公司曾因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而被起诉;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因财产保险合同纠纷而被起诉、曾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而被起诉、曾因侵权责任纠纷而被起诉、曾因借款合同纠纷而被起诉……
此外,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因其他原因而受到行政处罚,2024年10月,公司生产设备存在9项安全隐患,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对其罚款5万元;2024年12月,因当年8月8日公司阳光焦化厂化产装置区发生一起死亡一人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河津市应急管理局对其处罚50万元。另外,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6项环保处罚信息。
如何保护好投资者利益,怎样安全生产,IPO如何顺利进行,是薛靛民需要考虑的问题。
已经触发25条财务风险预警
报告期内,阳光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159.92亿元、204.38亿元、181.94亿元,同比变动27.80%、-10.98%;净利润分别为21.37亿元、11.76亿元、6.76亿元,同比变动-44.98%、-42.48%;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分别为8536.27万元、-10.71亿元、3.34亿元,同比变动-1355.15%、131.17%;毛利率分别为20.91%、7.74%、6.82%;净利率分别为13.36%、5.75%、3.72%。
据新浪财经上市公司鹰眼预警系统算法,阳光集团已经触发25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首先,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负,近三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1.4亿元、11.8亿元、6.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43.74%。c营收净利增速双双下滑,近一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98%,净利润同比增长-42.48%。
其次,销售费用增速大于营收。近一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变动-10.98%,销售费用同比变动0.84%。
再次,毛利率逐年下降,近三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0.91%、7.74%、6.82%,最近两期同比变动分别为-62.99%、-11.89%;净资产收益率逐年下降,近三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4.68%、18.6%、9.29%,呈现逐年下降态势;净利率呈持续下降趋势,近三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净利率为13.36%、5.75%、3.72%。
最后,研发费用收入占比低于1%,近一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之比为0.32%;而销售费用收入占比超研发,近一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研发费用/营业收入为0.32%,销售费用/营业收入为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