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如意
4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数说山东看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山东省金融运行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2025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在不断优化和创新,引导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这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实行会为山东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副行长李云山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积极贯彻落实总行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刻把握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内涵,推动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牵引带动作用有效发挥。
一是带动信贷总量稳定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大力推动畅通资金供需对接渠道,指导金融机构充分理解政策,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积极引导市场预期,提升企业有效融资需求。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发布业务指引,引导信贷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3月末,全省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余额4894亿元,同比增加271亿元,带动本外币贷款同比增长9.7%,高于上年增速,高于全国增速。
二是支持领域重点突出。目前,全省存续实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除了支持涉农、小微、民营、绿色、科创、房地产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还有支持资本市场的,是去年10月创设的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和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目前,全省金融机构已发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49亿元,中泰证券通过互换便利获得50亿元资金,全部投资股票市场,发挥了提振市场信心、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积极作用。
三是引导利率稳中有降。金融机构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成本,远低于其吸收存款等成本。一季度,银行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涉农、小微企业贷款的利率,比用其他资金发放的贷款低0.3个百分点以上;全省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69%、3.96%,同比分别下降0.27个、0.39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同时在全省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加强金融机构利率政策执行监督,多项政策共同发力,推动全省利率水平持续走低,当前处于历史低位。
四是政策联动成效明显。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联合省委金融办、山东金融监管局开展多层次银企对接,联合财政创设有贴息的山东版碳减排政策工具,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对绿色、科创、外贸等重点领域专列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的支持机制,联合山东证监局建立股票回购增持贷款面对面沟通机制,助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引导带动信贷结构不断优化。3月末,小微、科创、绿色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9.4%、21.2%、24.7%,均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将进一步贯彻执行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用足用好存量和增量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全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发力,为促进全省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贡献更多的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