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中国商报报道,美国前财长耶伦针对中国持有美国国债问题作出表态,称中国不会抛售持有的美国国债。这一言论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在国际舆论场上掀起波澜。
贸易(资料图)
耶伦认为,如果中国抛售美元,将会推高自身货币币值,同时给美国国债市场和全球金融稳定造成风险,进而损害中国自身利益,并且她觉得这将是非常严重的升级行为,所以认定中国不会这么做。然而,耶伦的这份自信未免有些盲目。
美国长期以来频繁将美元武器化,肆意挥舞制裁大棒。这种行径使得中国深刻认识到,过度将巨额财富集中于地缘政治对手手中存在极大风险。从战略角度出发,减持美债成为中国分散风险的必然之举。再者,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已攀升至令人咋舌的36万亿美元,美债信用风险日益加剧。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不可能忽视风险而停止减持美债的步伐。若中国抛售美债,极有可能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进一步削弱美元霸权地位。更不容忽视的是,耶伦完全忽略了美国自身政策对中美关系的负面影响。倘若美国持续对华极限施压,那么中国抛售美债极有可能成为强有力的反制手段。所以,耶伦企图凭借“中国不抛美债论”来稳定局面,并非易事。
贸易(资料图)
除了美债相关言论,此前耶伦在其他经济议题上也有诸多对华表态。在谈及自由贸易时,耶伦声称看到了与中国自由贸易的弊端,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量低成本商品涌入美国市场带来了不利后果。她还着重指出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指责外国通过补贴削弱美国在半导体等领域的竞争力。然而,耶伦却对美国自身的补贴行为避而不谈。美国政府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基础设施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案》,本质上就是对美国本土相关产业的大规模补贴,同时还对来自中国的清洁能源、商品和半导体征收所谓“有针对性”的关税,这分明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径。
面对耶伦等美方官员的不当言论与错误政策,中国外交部坚决回应。在涉及经贸问题上,外交部发言人明确指出,美国持续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增加对华关税只会推高进口商品成本,最终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更多损失。中国敦促美方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措施,并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贸易(资料图)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也多次强调,中美利益深度交融,脱钩只会给双方带来巨大损害,合作共赢才是中美两国的最佳选择。这一观点清晰表明,中国始终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中美关系,积极倡导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而非采取对抗性举措。从国际关系的宏观视角来看,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双方经济联系紧密,合作空间广阔。任何无端的指责与不合理的限制措施,都不利于两国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美国若想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与国际地位,不应通过打压中国等手段,而应回归到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的正轨上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美国应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停止单方面的贸易保护与极限施压。中美两国唯有加强沟通与合作,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的基础上,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才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为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