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呢,围绕着美联储降息一事,特朗普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又吵了起来。特朗普重申,美联储必须要降低利率,美国小企业不需要任何救济。但美联储目前还没有松口,维持利率不变。
特朗普和鲍威尔之争,其实可以看成对美联储定义之争。美联储究竟是美国的美联储,还是世界的美联储,这才是争论的焦点。那么,为啥特朗普坚持要让美联储降息呢?那就要从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入手了。
我们知道,特朗普对全球发起对等关税,原因是美国在进出口方面,陷入到巨大的贸易逆差,每年逆差高达1.2万亿美元。当然,贸易逆差这事在过去的美国,其实不是什么问题,甚至美国的繁荣就要靠逆差。里面的逻辑就是,美联储印美元,去买其他国家的商品,其他国家手上就有很多的美元,这些美元留在手上也就是绿色的纸,不如拿去投资,而最稳妥的投资就是美债,一来二去,美国政府的债务越来越大,去年,光美债的利息支出,就高达1.1万亿美元,所以特朗普要施压美联储降息,从而缓解美债利息负担。
但是在美联储看来,美国总统随意去调整美元利息,你让其他持有美元的国家怎么看?久而久之,大家对美元的信心就不足了,会损害美元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霸主地位。而这,就是特朗普和鲍威尔的争论焦点。
我们可以发现,好像不管是哪一方争赢了,其他国家都没有话语权。毕竟大家手上用的都是美元,只有被动接受美联储操纵的份。我们所说的美元霸权,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这里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把商品换美元之后,只能去美国投资换美债,从此维持了美元的地位。如果换一个思路,我们把钱投在其他地方呢?而这,就是我们一带一路的思路。我们通过一带一路,把钱投资到东南亚、欧洲、中东、拉美或者非洲等地,打破了用商品换美元,再用美元投资美国这个循环。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届美国政府都要全力打压“一带一路”,因为这真的会动摇美国的国本。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其他的美国总统,都希望资源流向美国。
话又说回来,既然不需要投资美国了,那么美元是不是也就不是必要的了?很多国家或者地区做生意的时候,开始绕开美元,比如“一带一路” 框架下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专门给沿线国家的基建项目提供贷款。亚投行用多元货币运作,人民币的权重不断提升。这就相当于在国际金融领域,给美元之外的货币开辟了新的 “赛道”。以前很多国家想搞建设,只能找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些被美国主导的机构,还得听美国的 “指挥”。现在有了亚投行,大家多了个选择,话语权也更大了。
过去美元一家独大,现在随着美元地位的下降,其他国家都有必要“自谋生路”。当然,你说哪个国家的货币,能一下子取代美元,目前来看还不现实,所以我认为,美元霸权之后,主导地位不一定会被另一种货币取代,反而是货币多极化更有可能,而且货币多极化时代,已经要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