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水滴造型,雄浑的桥墩设计,扑面而来的科幻片既视感……近期,位于巴南区的白居寺大桥因神似电影《星际穿越》中的场景而走红网络,也让这座大桥背后的“建筑者”受到各界关注。
据了解,白居寺大桥由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建造,不仅拥有重庆中心城区内最高桥塔,其用钢量更超过“鸟巢”,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跨径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而除了这座网红大桥,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还参与建设了港珠澳大桥、苏通长江大桥、中马友谊大桥、文莱大摩拉岛大桥等重大工程,将来自“桥都”的建设经验推广到国内外更多地方。
日前,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董事刘景红接受了上游新闻专访,以交通领域的科技创新为切入点,分享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立足科技创新
铸就更多国之重器
“桥梁是国之重器,关系着一个区域乃至国家的兴旺发达。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拥有30多年桥梁建设历史,足迹遍布国内外,承建了苏通长江大桥、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中马友谊大桥、文莱大摩拉岛大桥等一系列国家级、世界级桥梁,刷新了多项中国建桥纪录。”刘景红告诉记者,依托在该领域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创新,桥品牌已成为公司最闪耀的名片。
在他看来,要让天堑变通途,往往面临重重考验。很多重大工程都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并且没有先例可供参考。作为国之重器的建设者,要想持续擦亮桥品牌,一定离不开科技创新。
为此,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坚持以“技术引领生产”为理念,通过创新平台建设、优化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科研投入等方式,不断提升技术竞争力,巩固交通领域领头羊地位。
尤其在体制机制上,公司针对关键技术难题,实行技术“揭榜挂帅”等管理方式,实施“赛马制”等平行攻关方式,推行科技创新“项目制”试点;在人才培养上,鼓励员工创新和基层创新,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优化“首席专家制”和“双通道建设”,建立创新工作室等;在科研投入上,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达到产值的5%左右,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强动力。
以科幻外观出圈的白居寺大桥为例,大桥全长1384米,主跨660米,为世界上最大跨径的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作为承建方,公司团队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高塔高掺量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超长间隔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等,攻克了钢筋配料、线性控制、模板加工、高塔混凝土泵送、大体积混凝土防裂等难题,最终顺利实现桥梁的高质量建设。
不仅如此,公司承建的苏通长江大桥为当时世界上首座跨径超千米的斜拉桥,攻克了4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新成果一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创造了世界最大跨度中承式钢桁系杆双层公铁两用拱桥的纪录;华丽高速金安金沙江大桥则是世界最大跨径的山区峡谷钢桁梁悬索桥……
截至目前,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已在国内外累计修建桥梁100余座,涵盖了几乎所有桥型。公司已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4项,实现了千米级斜拉桥、多塔连跨悬索桥、大跨钢桁拱桥等多项建造技术领先。
四个方面发力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到来,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也对交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产业发展新趋势,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如何继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对此,刘景红表示,他将带领公司持续深耕桥梁产业链“链长”建设,助推桥梁建造向工业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擦亮桥品牌。同时公司还将从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协同创新、风险防控四个方面发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其中,在技术创新上,公司将持续发挥核心科技先导作用,完善科技体系、强化科技攻关,加大资源投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的引领力、硬实力、支撑力、源动力,让科技创新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在技术标准上,公司将推进技术标准化建设,建立科技创新与企业技术标准联动机制,以企业技术标准建设促进技术转化应用,推动更多的企业技术标准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让更多先进技术走向广泛应用。
在协同创新上,公司将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院士团队等合作,建立创新联合体和开放协同创新平台,增强科技创新合力。
在风险管理上,公司将形成更加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针对技术风险、安全风险、质量风险等方面,在建立专业管理团队的基础上,依托数智化技术,及时识别和防范风险,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回顾过去,我们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攻克了许多关键技术难题,积淀了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面向新时代,我们将积极发挥创新主导作用,打造桥梁智能建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实现桥梁工业化智能建造水平世界领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刘景红说。
上游新闻记者 唐小堞 视频编辑 王善昆
编辑:杨京 责编:石勇 审核:赵蕾
上一篇:美债暴跌、美元大涨!一夜过后 美联储6月降息悬了? 美债大跌 美债暴跌对美元影响
下一篇:挖掘新质生产力中的榜样力量 第三届重庆市制造业十大影响力年度人物评选名单出炉 挖掘新质生产力中的榜样力量 第三届重庆市制造业十大影响力年度人物评选名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