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深夜,重庆多地出现雷雨天气。4月2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获悉,1日深夜到2日清晨,该院急诊科接诊了数十位突发剧烈咳嗽、呼吸急促的病人。
重医附二院急诊部医生邓建平介绍,4月2日0点到1点,急诊部接诊了近30位同样症状的患者。
在问诊中,这些患者大多是在夜间12点左右,重庆中心城区暴雨过后突然出现咳嗽症状加重、鼻塞、喘累、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很多患者还合并有过敏性鼻炎,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等,“我们考虑这起群体性哮喘不排除‘雷暴哮喘’”。
“我昨晚憋气严重得很,现在呼吸顺畅多了。没想到这竟是雷雨引起的。”4月2日,一名男性雷暴哮喘患者回忆自己前一晚的经历,“晚上11点多我还躺在床上看手机新闻,一段时间后我就感觉呼吸困难,后来越来越难受。”
“我们及时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雾化、吸氧、平喘等措施,目前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邓建平介绍,重医附二院急救部还启动应急机制,安排专人安抚这些病人的情绪,开展心理疏导,按照症状分类分批接诊。
什么是雷暴哮喘呢?
邓建平介绍,雷暴哮喘是指在雷雨天气中或紧随其后出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或加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
雷暴哮喘多发生在花粉季,有研究认为雷暴来临前的冷空气气流可以把花粉或霉菌颗粒带入云层,云层中的水分和闪电使花粉颗粒爆裂,释放出颗粒更小的微粒。返回地面花粉微粒因为颗粒小更容易进入呼吸道,而且,雷暴产生的强电场可能使花粉释放出的过敏原的变应原性增强,危害更大。
雷暴天气导致的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急性发作,症状严重且病情发展快,一般表现出群体性,许多患者同时发作。大部分患者既往有过敏性疾病,主要以过敏性鼻炎,哮喘病史为主,主要症状是胸闷气短明显,伴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在治疗方面主要是吸氧,雾化扩气道平喘,症状严重或者双肺满布哮鸣音的会输液抗炎平喘。用完药后,患者的症状基本都得到了有效缓解。”
另外,出现症状的儿童更要注意保持呼吸顺畅,并要及时送诊。孩子出现症状,要让孩子保持半卧位,同时稳定住孩子的情绪以及呼吸,可以让孩子腰部保持前倾,这样能有利于孩子呼吸。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吸入制剂,如果一次没有缓解,可以再次吸入。如果孩子半个小时都没有好转,应该立刻送往医院,避免耽误治疗。
医生提醒,有哮喘相关疾病的人群日常要注意监测气象预报。特别是雷暴或气象变化的预警,建议在雷暴发生时,尽量关好门窗,待在室内。
年轻人或者是没有基础性疾病的哮喘患者,如果在雷雨季节出现了呼吸困难,家中应该备一些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孟鲁斯特纳、信必可等治疗过敏和哮喘的药物。按照药品说明,自己在家就可以处理一些轻微哮喘症状。如果用药以后,症状不能缓解,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同时,要积极治疗花粉过敏,预防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建议接受预防性花粉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形成对花粉过敏原的“免疫耐受”,实现“脱敏”。此外,在花粉季的雷雨季节,尽量减少花粉接触,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避免意外发生。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编辑:邓晞 责编:林祺,周尚斗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