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正式开启。实行住房“以旧换新”政策,是顺应国内消费的重要举措,有效刺激改善居民住房需求,提升楼市活跃度,帮助地方完成保障性住房任务。
“以旧换新”政策再加码
江苏多地针对置换客群推出“以旧换新”政策,通过直接收购、中介合作、发放补贴等多种方式,帮助居民卖旧买新,缩短旧房出售周期,从而激活改善需求。2024年初,江苏海安商品房“以旧换新”购房政策在江苏省率先落地,该项政策是指购房业主拿出手上原有成套住宅房屋,与意向购买的商品房开发项目议价,双方协商约定合理价格后,过户给开发商或开发商指定的对象,旧房价值开具等额定向房票,用于支付新房首付款。旧房和新房之间的差额由购房者通过自筹、按揭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支付后,置换成功。
4月2日,首批15名置换业主签约后,当即领到工作人员现场制作的房票。这标志着海安市“以旧换新”购房政策在全省率先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
江苏海安的童先生是众多希望换房的业主之一。在得知了商品房“以旧换新”政策后,他立即报名参与。童先生原有的108平方米的老房子经过评估,获得了122万元的置换价值。这笔资金作为新房的首付款,以“房票”的形式一次性兑换,用于定向购买当地的一套新房。这种买卖两件事一次办好的方式,使得整个流程变得简便高效,为童先生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而另一位业主赵女士说,“这两年一直想卖了旧房换上电梯房,让家里老人上下楼方便。”“房子以105万元的价格在网上挂了一年多,仅来了一个咨询电话。”“这个政策很好,解决了我老房子卖不掉的困惑,解决了买新房子的资金需求。”最终经过双方协商沟通,151平方米的老房子以95万元(房票形式)的价格与某项目开发商签订了置换协议。
2024年海安计划实施“以旧换新”100套,截至目前,活动报名累计超过400组。其中已成交15套,还有23套正在进行验房、评估。
国资入场成趋势
为畅通新旧住房置换环节,进一步满足改善性住房消费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江苏各地都推出相应的置换模式,表示对“以旧换新”的支持,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最初以鼓励为主,积极沟通房企、经纪机构与业主,推出“换新购”等服务例如宁波、盐城、济南等部分城市;其次是推出补贴,包括交易税费补贴与购房补贴、对个人和对开发商的补贴等,如盐城、苏州等地。
最新的则是有“国家队”出手,如苏州相城区、江苏太仓等。将本人名下符合条件的普通商品住房按照相应规则出售给指定的国资公司,并换购国资公司指定的新建商品住房,较以往借助中介的方式,国资公司直接收购二手房保证了二手房能够更快成交,提高置换效率。房屋置换人购买国资公司指定的新建商品住房,也能让国资公司对于利润预期有一定把控,从而规避市场风险。
2023年11月,江苏太仓试行“以旧换新”政策,可将本人名下符合条件的普通商品住房按照相应规则出售给指定的国资公司,并购买国资公司指定的新建商品住房。旧房由地方国企收购后,改造为人才房和保障房,旧房款直接用来抵新房款,买卖都由地方国企为业主一条龙操办,连旧房评估费都不用业主承担。“现在我自己都没花什么时间和精力,整个流程都是他们(国企)走。”太仓置换成功的业主张女士这样说。
旧房换新,一大批客户已经达成置换意向,不少人已经走完了置换全流程,坐等收房。2024年1月25日,太仓市经过两轮“以旧换新”试点之后,又一次走在了前面,进一步降低了置换门槛,细化了试点方案中的一些遗留问题,直接把“以旧换新”业务变成了常态化。
二手房后续利用是关键
推动以旧换新,除了政策给出优惠外,如何实现后续的二手房后续利用,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2024年2月20日,扬州市住建局发布共计七条的《关于鼓励市区商品住房“以旧换新”的通知》。《通知》第五条称,鼓励通过多种方式处置收购房源。鼓励各地探索将收购的旧房用作人才房、保障房和征迁安置房;鼓励开发企业通过出售、出租、活化利用等多种方式处置收购的房源。
相关部门表示,此举旨在鼓励各板块积极探索旧房活化、利用方式,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探索旧房去化新路径。
据了解,收购的“旧房”将作为人才公寓、征迁安置房、公租房,通过出售、出租、活化利用等方式,加快旧房去化新路径,积极打造保障性住房新亮点。而对已出让未建设含有配建保障性住房的开发项目,允许缴纳保障性住房易地建设费,由国企平台限期收购“卖旧”的房屋作为保障性住房或人才房使用,保障“换新”无后顾之忧。
短期来看,“以旧换新”政策有利于促进一二手房联动。改善型置业群体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获得置换资金,以最大的优惠力度购入新房,开发企业能够实现项目的快速销售,是一项互利互惠、多方共赢的活动。同时多地已经发布旧房使用规划,未来收购存量二手房作为保租房或是重要方式之一。
上游新闻 孙一鸣
编辑:成聚仁 责编:周希,胡苏 审核: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