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生命最深沉的敬畏,带着对医学最纯粹的追求,他扎根呼吸与危重症领域18年,以满足患者需求为己任,怀仁心、精医术,大力推进呼吸系统疾病的规范化诊治,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广泛赞誉。他就是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六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朱佑明。
求学之路:奠定从医基石
朱佑明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99年,以重庆医科大学专科身份毕业的他,陷入“大医院进不去,小单位不想进”的尴尬局面。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挣扎了两年后,不甘心安于现状的他决心考研,可直到考试前六天他才得知专科生考研需额外加试两门新科目,且得分必须80分以上才能获得公费读书的名额。看着两本厚厚的新书,他硬着头皮“背水一战”,熬过了争分夺秒、废寝忘食的“黑暗六天”。幸而有惊无险,他以优异成绩顺利考研(公费)上岸。
或许是得来不易,朱佑明倍感学习机会的可贵。2009年,他开始攻读博士研究生,也是在这时,他遇到了对他职业生涯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人物,他的博士生导师——当时已69岁的著名呼吸结核病专家罗永艾教授。
在学术研究方面,罗永艾教授的严谨认真更是令朱佑明印象深刻。面对几百万字的专著,身为主编的老师会一字一句地进行严格修改,发表研究论文时,更是精益求精,不允许有任何虚假或水分掺杂其中。
“医者仁心,学术严谨,老师的思想与言行成了我从业以来参照的标杆,值得我终身学习。”朱佑明说。
医路追光:开拓创新攀高峰
2013年12月,朱佑明作为博士人才被引进市六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6年,他作为学科带头人,正式带领团队勇攀呼吸领域医学高峰。
“重任在肩,无数双眼睛都看着我,我时时提醒自己一定要起好带头作用,一是把老师教给我的,悉心传授给同事、学生;二是带领科室团队强化学科规范化建设,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亚专业全面开花的发展道路。”
一次,一名51岁的大咯血病人被紧急送入医院,6小时咯血达1000ml,经止血治疗后依然不见好转,病情十分危急。朱佑明立即组织科室医务人员进行病情讨论,凭借丰富的诊治经验,考虑患者为既往空洞型肺结核所致咯血,并立即为他进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幸得手术及时,患者转危为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连连道谢。
在朱佑明的带领下,科室实现了整体实力“质的飞跃”,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院内多项技术空白,已建设成为国家PCCM建设达标单位、间质性疾病诊疗中心达标单位、重庆市呼吸专科医联体核心单位,组建了完整的学科亚专业组体系,初步形成以职业性肺病临床诊疗为特色,传统呼吸病为基础,呼吸危重症为支撑,患者需求为导向的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呼吸科)。
职防特色:钻研间质性肺病
间质性肺疾病(ILD)作为呼吸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复杂异质性疾病,因其影像、病理改变复杂多样,牵涉多学科内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决策制定带来诸多困扰,是呼吸科医生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市六院作为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尘肺病患者的诊治是一大重点也是亮点,而间质性肺疾病与尘肺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尘肺病患者,朱佑明决定对间质性肺疾病进行深入研究。
2015年,作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朱佑明师从全国著名的间质性肺病专家、间质病学组组长代华平教授,阅读了多本间质性肺病专著,包括影像、病理等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深入了解了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组建职业性肺病学组,与同行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临床实践,逐渐在间质性肺疾病领域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见解和治疗思路,在抗纤维化治疗、全肺灌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更好地服务患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科室特色技术注入了职业病防治的独特元素。
人才培养:“人”是最大的挑战
一个优秀的科主任,不仅是科室的管理者,更是年轻医生的引路人和桥梁。
“科室要发展,‘人’是最大的挑战。呼吸内科病种繁多,包括感染性疾病、肺血管疾病、呼吸重症、肺癌与肺结节、间质性疾病与多种疑难罕见病等等,若是没有一技之长,又何谈为病人解除病痛呢?”朱佑明始终倡导医生们走出舒适区,广泛学习、深入实践,找到不足之处、结合自身爱好确定研究方向。
在朱佑明的引领和激励下,科室内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他们通过提升学历、参与科研项目、到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参与学术会议等方式,为科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科室成员们在各类医学竞赛中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们个人学术水平的肯定,更是对整个科室团队协作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最好证明。
患者为重:以梦为马守初心
第十二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首届“重庆市优秀青年呼吸医师”……
面对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和荣誉,朱佑明始终保持着一颗谦虚和低调的心。作为一名医生,他最看重的是能否真正为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这种坚定的理念也成为他每一次临床决策和医疗服务的指南。
“明”呼吸之道,“佑”生命之光,或许正如他的名字,他将护佑更多呼吸病患者的健康,为他们带去生的曙光。
(文/徐亚男)
原标题:“明”呼吸之道 “佑”生命之光——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朱佑明的从医之路
编辑:周晋羽 责编:黄蔷 审核: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