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手掌大小,即便站在地铁车厢里捧着读也不觉得累;列车到站,把书页轻轻一合揣进裤兜也不显累赘;看完了,把书往轨道里的自助借阅柜一还,轻松回家……
4月25日上午,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巴·掌书”进轨道交通项目(以下简称“巴·掌书”项目)在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等8地同时启动。这也标志着即日起,市民在乘坐轨道交通时可以享受到“零费用”“随处用”“随身用”的阅读新体验了。
这10个轨道交通站今起可借“巴·掌书”
本次同广大市民见面的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巴·掌书”进轨道交通项目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图书馆等共同推出,为国内首个以省级文旅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布局,轨道交通、公共图书馆、出版机构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创新性服务项目。其旨在为广大市民打造移动的图书馆,以便携、便阅读的“巴·掌书”提升市民阅读兴趣,助力在全社会形成阅读风尚。
目前,通过重庆的轨道交通网络能够到达市内95%的热门景点,同时也是市民上班通勤的重要交通工具。“为了让市民游客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享受阅读之美和城市文化魅力,‘巴·掌书’进轨道交通项目应运而生。”25日上午,在启动仪式现场,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公共服务处处长张富伟这样跟上游新闻记者说道。
按计划,整个项目将分阶段推进。25日当天,一共有1号线大学城站,2号线曾家岩站、谢家湾站、大渡口站,3号线观音桥站,6号线红旗河沟站、冉家坝站、光电园站、西南大学站,环线弹子石站,一共10个“巴·掌书”借阅点投入使用。
在曾家岩站,值守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已经精心采购符合标准的成人、少儿图书2万册,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地理、科普、地方文献等类别。”与此同时,“巴·掌书”项目目前也已接入全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便民服务网络。这就意味着市民无论在轨道交通站点自助借阅柜借书、读完后,既能回到轨道交通站点的自助借阅柜还书,也能看自己方便把书还到就近的公共图书馆。
“巴·掌书”真的只有巴掌大小
“真的只有巴掌大!”
“还没翻开就觉得好可爱啊……”
25日上午,在简短的启动仪式后,已经有市民迫不及待地围拢到刚刚上线的自助借阅柜前尝鲜。记者也第一次看到了“巴·掌书”的真容:真的只有成年人的一个手掌的大小。
据重庆图书馆馆长张冰梅介绍,市民本次看到的“巴·掌书”尺寸大致在高185mm、宽150mm、厚40mm左右,“我们根据‘巴·掌书’的开本特点,研究制订了《“巴·掌书”加工规范》,为巴掌书设计了独特的加工方式和醒目的书标,为的就是可以让市民一手可握,更适合在拥挤的车厢内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阅读。”
张冰梅表示,“巴·掌书”重点针对的是在重庆轨道交通通勤的上班族、学生、游客等人群。“他们往往阅读时间相对碎片化,‘巴·掌书’的低门槛也让人更容易获得阅读成就感,让阅读变得容易,有助于培养阅读习惯。”
市民一次可以免费借8本
“巴·掌书”到底怎么借?需要什么凭证么?针对这些问题,上游新闻记者25日上午也已经打探好了。
首先,市民凭身份证、社保卡(电子社保卡)、渝快码、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一卡通读者证(虚拟读者证)均可借阅“巴·掌书”。自助借阅柜上也有“人脸识别借阅图书”的选项可以选择。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还没有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一卡通读者证(虚拟读者证),那就需要在“巴·掌书”自助借阅柜触控屏上线选“办证”,通过刷“身份证”“实体社保卡”“电子社保卡”“渝快码”(任选其一即可), 10秒内即可完成。
进入“借书”界面后,大家在屏幕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并确认,书仓的门就会打开,大家取走图书即可。
如果是要还书,大家只需在自助借阅柜的触控屏界面上点击“还书”,再选择空置的借阅柜书仓编号,系统就会自动打开书仓,放入图书并确认就行。市民一次可免押金免费借阅8本图书,借期30天,还可续借1次。
值得注意的是,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投入使用的每个“巴·掌书”自助借阅柜设有168个“巴·掌书”小书仓和30个大书仓。这也就是说,大家如果有在市内公共图书馆借阅的普通开本图书,现在起也可以带到轨道交通站内的这些“巴·掌书”自助借阅柜来还。
整个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巴·掌书”进轨道交通项目首批将建设50台“巴·掌书”自助借书柜,覆盖轨道交通1、2、3、5、6、9、10号线以及环线的共计50个站点。除25日起同广大市民见面的10个站点外,预计6月底前将完成其余40个站点建设。
与此同时,重庆市文旅委、重庆图书馆等还将改造21台轨道交通站点原布局自助借还书柜,纳入“巴·掌书”项目。届时全市预计将有71台“巴·掌书”自助借阅柜可为市民提供服务。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摄影 张锦旗 视频编辑 王善昆
编辑:夏洪玲 责编:孙琼英,张松涛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