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地铁线网指挥中心,技术人员打开“都市圈线网智能电力调度系统”,点击三维地图上的“所街主变电所”,地图上立即呈现多条动态光束,它们代表着这个主变电所“流”向地铁2号线和7号线的电力。
采集实时电力数据,智慧大脑迅捷计算,给出科学调度决策,是系统的主要功能。这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首个线网级电力调度系统,由南京地铁、南瑞继保联合研发,不久前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组织的评选中荣获2023年度城市轨道交通科技进步一等奖。
地铁列车这样的庞然大物,靠电力驱动——通过线路上部署的主变电所、车站设置的牵引降压变电所、轨道上方的接触网和列车顶部紧紧贴着接触网的受电弓,城市电网的电力传到列车上。
随着地铁织线成网,两条甚至多条线路共享的主变电所、换乘车站增加,地铁的供电系统也向网络化发展。南京地铁线网目前运营13条线路,其中有一条跨市的宁句城际线;在建11条线路,包括宁马、宁滁、宁扬3条城际线。提高全线网供电灵活性、跨域线路供电协调性,处理好支援供电、故障恢复供电等应急操作,人工经验、单线管理系统不够用,需要一个网络化、智能化的系统提供支撑。
“都市圈线网智能电力调度系统”可接入南京地铁13条线路的电力监控系统,采集线网内19个主变电所、375个牵引降压变电所、1450台变压器等所有供电设备的信息,并通过对线网供电系统的完整建模,实现调度方案管理、智能告警、电压无功协调控制等功能,提升调度分析决策能力,提高供电系统运营效率。
南京地铁有关人士介绍,在传统电力调度模式下,调度员按照规范文件的要求操作,例如遇到主变电所退出供电的情况,要采取降级运行模式,减少列车开行,而系统能跳出文件的框框,根据实时数据给出一个最优解决方案。这意味着,在具备一定安全裕度的情况下,受影响线路可向临近线路“借”电,避免“一刀切”降级运行,不影响乘客出行。
该系统对地铁线网的供电数据进行“汇-存-算-管-用”,推动电力调度由“人工经验调度”向“数据智能决策”转型,由“单线路管理”向“线网协同调控”发展,解决地铁网络化发展带来的复杂供电问题。系统还具备程序化控制能力,原本调度员需要多次操作才能完成一项任务,而系统可一键执行。
该系统在2021年12月宁句线开通之际同步投入使用,后陆续接入南京地铁其他线路。今后,南京地铁可逐步取消单个线路的电力监控系统,减少新线投资和运维成本。
原标题:国内率先!南京地铁建了个“都市圈线网智能电力调度系统”
编辑:肖玲 责编:周希 审核:袁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