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各高校开展大学生运动会的时节。这不,北大校运会开幕式上,人工智能学院展示的机器人就因为走路哆嗦、行为怪异“出圈”了。
不仅北大,全国各高校的大学生都在绞尽脑汁用自己的专业“整活”:宠物科技学院的学生牵来猫猫狗狗上演动物表演,还有人负责铲屎;土木专业的学生装扮成愚公带着一家老小移山,走在最前头的则是个风水先生;临床医学生抬着担架狂奔,尽显急救常态;美术学院的学生cos大卫雕塑上场……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大学生们做不到的。
当我们看到现在的大学生这么大胆有创意时,不禁会回想曾经自己学生时代的运动会,也许是十年前,也许是二十年前,似乎都还停留在整齐划一在烈日底下走分列式的阶段,于是只好感叹一句“时代不同了”。也许如今的大学生要的就是对曾经“整齐划一”刻板印象的彻底颠覆。
与中学不同,大学本身就是一个释放天性的时期,而运动会开幕式就是一个最好的宣示舞台,宣示出属于大学生的青春、个性与自由。
各学院学生利用专业特色来“整活”,某种程度上也对大众心里某专业的标签进行了重塑和强化。大学专业很多,五花八门的专业名称一度只是停留在选专业手册里,而如今经过本专业学生的形象演绎变得鲜活起来。这些专业名称变成了具体的人、搞笑化的日常再现,有的打破了人们心中的固有标签,有的则深化了专业在其他人心中的认知,成为宣传该专业的“活招牌”。
学校支持这些让人“笑不活了”的创意,让它们大摇大摆地出现在正式的运动会开幕式上,不怕网友“嘲笑”,正体现出对学生创意思维百花齐放的呵护、鼓励和欣赏。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而这也正是大学的意义之一。
就像人们常说的,大学之“大”,在于开放、包容。对各种有益的文化、思想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是大学的应有之义,也让大学充满活力。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去肆意地追逐欢闹,去放开手创意尝试,是大学生活的意义之一。也许运动会开幕式就是一个新鲜的起点,引着大学生拥有自由、独立且专属于自己的眼光。
而对于围观的看客们来说,虽然嘴上都说“眼红”,实际上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青春的美好,唤醒了我们每一个人沉睡的大学记忆,也许不似这样欢闹,但也算是人生中一段无比鲜活的日子,所以还真得感谢大学生们带来这段“集体回忆杀”。
换个角度想,这样短暂的、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如果曾在大众的心里留下一小段共同记忆,也算是不负学生们绞尽脑汁想出的创意了吧。
编辑:龙春晖 责编:康磊 审核:李洋
上一篇:进度刷新!渝昆高铁永川南站站台主体完工 进度刷新!渝昆高铁永川南站站台主体完工
下一篇:安徽出台方案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全面推行跨部门集成式自助服务模式 安徽省率先推行改革 国务院关于高效办成一件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