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2周年。
4月29日上午,坐落在重庆上清寺的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以下简称“陈列馆”),正式面向公众全新开放。全馆依托特园康庄旧址而建立,是全国唯一一个全面展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光辉历程和中国民主党派光荣历史的博物馆。
重庆作为党的统战工作重要实践地、中国民主党派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统一战线及多党合作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特园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鲜英的公馆。抗战时期,特园曾享有“民主之家”美誉。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曾“三顾特园”,与张澜等民主人士共商国是;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在此与各民主党派、各界民主人士团结合作、发展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里也是中国民主同盟和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的诞生地。
这座2万平方米的博物馆里,珍藏有哪些红色记忆?上游新闻记者随同讲解员龙玉华走进陈列馆,寻访民主人士题词纪念册、邵力子的中山装、许德珩的毛呢大衣以及黄炎培的《延安五日记》等展陈文物背后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国讯》第400期中,刊载民主人士黄炎培的《延安五日记》,里面详细记载了“窑洞对”的情况。在这份记载中,毛泽东主席回答了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
“这件文物是首次与大众见面。”龙玉华说。
根据这里面的记录,毛泽东主席回答黄炎培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陈列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是各民主党派中央教育基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学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新开放的陈列馆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展览主题为“共画同心圆 共圆中国梦”,包括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和八个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展厅,另设全国工商联专题展览和民主之家——特园历史故事场景陈列。
据介绍,全馆展出历史图片约1300余幅、文物实物约2200余件(套),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携手奋进、共谋复兴的壮美画卷,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多党合作故事的重要窗口。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摄影 任君
编辑:杨虹 责编:蒋艳,张松涛 审核:冯飞